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9)
2023(10472)
2022(8985)
2021(8204)
2020(7361)
2019(16655)
2018(16497)
2017(32656)
2016(17942)
2015(20072)
2014(20064)
2013(19967)
2012(18796)
2011(17047)
2010(17177)
2009(16465)
2008(16564)
2007(15095)
2006(13138)
2005(11819)
作者
(55646)
(46547)
(46200)
(44207)
(29280)
(22390)
(21289)
(18380)
(17278)
(16379)
(15695)
(15306)
(14755)
(14670)
(14551)
(14462)
(14431)
(13761)
(13444)
(13366)
(11811)
(11450)
(11248)
(10760)
(10363)
(10348)
(10313)
(10218)
(9341)
(9249)
学科
(72033)
经济(71944)
(51478)
管理(49920)
(38718)
企业(38718)
方法(36461)
数学(33018)
数学方法(32789)
中国(22185)
(21010)
(20821)
(16970)
贸易(16965)
(16755)
(16577)
(15537)
银行(15484)
(15023)
(14680)
业经(14491)
农业(13481)
(13299)
金融(13297)
(12960)
财务(12945)
财务管理(12909)
企业财务(12195)
地方(11729)
(11253)
机构
大学(268674)
学院(266220)
(111054)
经济(108846)
管理(101606)
研究(89258)
理学(87432)
理学院(86458)
管理学(85082)
管理学院(84597)
中国(71191)
科学(56277)
(55966)
(54025)
(53023)
(47059)
业大(44111)
财经(43215)
研究所(42852)
农业(42671)
中心(41461)
(39171)
(39108)
北京(35331)
经济学(34754)
财经大学(32156)
经济学院(31917)
(31902)
师范(31439)
(31275)
基金
项目(174692)
科学(135484)
基金(127443)
研究(120860)
(113498)
国家(112542)
科学基金(94166)
社会(77334)
社会科(73226)
社会科学(73201)
基金项目(68062)
(67723)
自然(62581)
自然科(61113)
自然科学(61086)
自然科学基金(60032)
(58185)
教育(54962)
资助(52304)
编号(48025)
重点(39529)
(39092)
成果(38570)
(36887)
(36030)
科研(34789)
计划(34061)
创新(33840)
教育部(32832)
课题(32502)
期刊
(116134)
经济(116134)
研究(76836)
学报(48240)
(46824)
中国(46008)
科学(41466)
(40829)
大学(34879)
学学(33431)
管理(33424)
农业(30917)
(29864)
金融(29864)
财经(21338)
技术(19617)
经济研究(19612)
业经(19532)
教育(19308)
(18086)
问题(16625)
(16308)
(14484)
理论(13970)
(13669)
商业(13600)
技术经济(13572)
统计(12882)
实践(12641)
(12641)
共检索到385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荟  陆杰华  
根据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1998~2005年),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宗教参与对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人口学特征、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行为及社会经济支持这五类因素在宗教参与和死亡风险关系中的交互作用,以此对西方文献中相关的4种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宗教参与对死亡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控制其他因素则会削弱这种影响,其中肌体健康因素所代表的"替代性机制"能够将两者关系的显著作用完全消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贵平  
文章使用1998-2000年中国高龄老年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应用Cox风险回归方法分析中国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差异。结果显示,死亡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死亡风险低于男性。出生于农村者死亡率高于出生于城镇者;丧偶者死亡风险高于已婚者;少数民族死亡风险低于汉族;有较多兄弟姐妹者死亡风险低于兄弟姐妹数量较少者。60岁以前主要职业是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重要预测变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沈可  
文章应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00、2002和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对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部分通过成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作用,而健康行为并没有在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对死亡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在控制成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行为后,父亲职业仍对死亡风险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柳玉芝,李强  
文章运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追踪研究1998-2002年的数据,将自评健康作为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对年龄范围在80-105岁的高龄老人考察自评健康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基期社会人口特征、日常活动的参与程度、生理功能以及患慢性病数量后,自评健康显著预测高龄老人的死亡风险。日常活动的参与程度和生理功能只解释了它部分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的分性别分析表明,自评健康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在性别间差异非常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震  
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 ,分析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及其机制 ,力求为中国养老机制的建立及培育提供决策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 ,来自子女的生活照料和感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存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而经济支持却在统计上对老年人的存活不具有显著影响。同时 ,有家庭支持的老人的存活状态要明显好于无家庭支持的老人 ,但家庭支持与居住安排及老人健康状况间的交互效应表明 ,应该对这种影响得以产生的条件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在未来几十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不断增加,高龄老人数量也会不断扩大,因而关注高龄老人疾病与健康,探讨健康长寿的机理很有必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焦开山  
文章基于"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数据"(1998~2005),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了中国老人丧偶对其死亡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深入分析了配偶照顾因素在降低老人死亡风险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丧偶与死亡风险具有显著的关系,一般而言,长期丧偶老人的死亡风险显著地高于长期有偶的老人。而且,除了高龄女性老人之外,老人在丧偶初期,其死亡风险会大大增加。在解释丧偶是如何影响老人的死亡风险时,配偶的照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控制配偶照顾的条件下,丧偶者与有偶者的死亡风险差异会大幅下降,这说明来自配偶的生活照顾对于老人的寿命发挥着重要影响。此外,本研究也发现配偶照顾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组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华磊   肖文静   方格格  
随着失能老人数量增加,全社会养老压力日益加大。如何选择与养老需求相匹配的照护方式,对失能老人的健康福祉乃至死亡风险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CLHLS)2008~2018年的4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了不同长期照护方式选择对失能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如下。(1)照护方式对轻度失能老人的死亡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对于非正式照护,正式照护会显著降低轻度失能老人的死亡风险,尤其会显著降低女性、无配偶、接受过教育的失能老人的死亡风险。(2)在正式照护中,接受机构照护者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接受社区照护者;在非正式照护中,由配偶照护的老人死亡风险比由子女照护的老人更低。通过探讨长期照护方式选择对中国失能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及其差异,文章检验了既有照护理论的经验推断,为发展和完善照护理论提供了经验依据,研究发现有望为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体系、完善保障失能老人的福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勤,顾大男  
本文利用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及国家公布的有关资料对中国城乡高龄老人健康和死亡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具有随年龄增加而自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衰退、多病的特点。分析了城乡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的差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毅  冯秋石  Therese Hesketh  Kaare Christensen  James W.Vaupel  
文章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近两万名80~105岁高龄老人的数据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使得2008年高龄老人存活概率和自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1998年有显著改善。医疗条件进步使健康较差高龄老人被"救"存活率提高,使2008年高龄老人客观量测的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比10年前显著下降;这给社会和亿万家庭带来严峻挑战。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提高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成本;但它不是以往不少国际文献解释这一现象时所称的"胜利的失败",所以没有必要为此恐慌,而需要全社会积极应对,努力实现人口健康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晓茜  高奇隆  赵灿  魏景明  孙雪姗  顾钰璇  甄雪梅  李园园  董恒进  
文章采用1998~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7次数据,基于组基轨迹模型,同时探索了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能发展轨迹和死亡轨迹,并从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情况、儿童期特征3个角度对失能轨迹类型归属进行解释。分析结果表明,高龄老人的失能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男性分为"低起点缓慢发展型""低起点快速发展型"和"高起点缓慢发展型"3种,女性分为"低起点缓慢发展型""低起点快速发展型"和"高起点快速发展型"3种。女性属于"低起点缓慢发展型"的比例低于男性。不同类型的失能轨迹和死亡轨迹的高低分层排序一致,女性的死亡率大多低于相对应类型的男性。高龄老人的居住地和职业类型对失能轨迹类型归属有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毅  冯秋石  Therese Hesketh  Kaare Christensen  James W.Vaupel  
文章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近两万名80105岁高龄老人的数据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使得2008年高龄老人存活概率和自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1998年有显著改善。医疗条件进步使健康较差高龄老人被"救"存活率提高,使2008年高龄老人客观量测的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比10年前显著下降;这给社会和亿万家庭带来严峻挑战。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提高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成本;但它不是以往不少国际文献解释这一现象时所称的"胜利的失败",所以没有必要为此恐慌,而需要全社会积极应对,努力实现人口健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赵明  
本文采用1996-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率数据,以70岁男性人口作为高龄人口的代表,基于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较少的特点,突破了传统Lee-Carter模型的框架,直接从死亡率改善产生的原因入手,采取Monte Carlo方法建立中国高龄人口死亡率随机波动趋势模型。通过对不同死亡率改善原因进行组合,从中选取最优模型来探究死亡率的随机趋势性与波动性的关系,更好地克服了死亡率普遍被低估的事实,使得对未来死亡率的预测更加准确、可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丰,郑真真  
文章通过对三次高龄老人调查数据分析,描述了高龄老人健康自评及其变化,初步分析了部分人口、社会、健康变量对高龄老人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结论是:高龄老人的健康自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变化与实际健康状况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一致性;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并不是完全主观的判断。高龄老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对健康自评有影响,但不如健康相关变量那么关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下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雍爱琳,李宏规,刘惠刚  
本文通过对248名八旬老人与437名七旬老人的生活质量(QOL)与生活满意度(DSL)的调查分析,发现八旬老人生活质量不如七旬老人,但生活满意度却优于七旬组;八旬老人呼吸系统与五官科疾病多见,但影响八旬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婚姻状况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有重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