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8)
2023(5545)
2022(4431)
2021(3696)
2020(2885)
2019(6308)
2018(5850)
2017(10610)
2016(5425)
2015(6035)
2014(6166)
2013(6470)
2012(6321)
2011(6062)
2010(6129)
2009(5838)
2008(5278)
2007(4768)
2006(4579)
2005(4217)
作者
(16833)
(14436)
(14435)
(13753)
(9308)
(6670)
(6391)
(5614)
(5544)
(5290)
(5150)
(4733)
(4662)
(4619)
(4491)
(4449)
(4215)
(4145)
(4033)
(3762)
(3759)
(3460)
(3458)
(3381)
(3346)
(3318)
(3000)
(2934)
(2849)
(2841)
学科
(55494)
经济(55457)
地方(16529)
(14493)
方法(13944)
管理(12901)
数学(12830)
数学方法(12809)
地方经济(11844)
(11811)
农业(11172)
中国(10872)
业经(10754)
收入(8821)
(8763)
(7885)
(7258)
经济学(6474)
(5922)
企业(5922)
环境(5751)
发展(5729)
(5723)
国民(5625)
农业经济(5606)
产业(5358)
(5334)
金融(5334)
(5317)
总论(4651)
机构
学院(94316)
大学(92609)
(54776)
经济(53926)
研究(36825)
管理(32356)
理学(27574)
理学院(27226)
管理学(26874)
中国(26748)
管理学院(26687)
(22427)
经济学(19577)
科学(18964)
(18429)
(18217)
财经(17666)
经济学院(17343)
研究所(16249)
(15995)
中心(15392)
(13951)
财经大学(12873)
(12836)
(12558)
(12458)
师范(12414)
社会(12046)
北京(11819)
科学院(11575)
基金
项目(57415)
科学(46039)
研究(43738)
基金(42806)
(36251)
国家(35921)
社会(32420)
科学基金(30834)
社会科(30701)
社会科学(30695)
基金项目(21857)
(21630)
教育(18505)
资助(17236)
(17166)
自然(16170)
编号(16168)
自然科(15770)
自然科学(15767)
自然科学基金(15472)
国家社会(14554)
(14520)
(13474)
经济(13362)
成果(12994)
重点(12907)
(12777)
发展(12760)
(12598)
课题(11840)
期刊
(71654)
经济(71654)
研究(34029)
中国(17356)
(15957)
(14632)
经济研究(12960)
管理(12670)
科学(12159)
学报(11545)
财经(10159)
业经(10029)
农业(9881)
大学(9696)
学学(9544)
问题(9015)
(9006)
(8320)
金融(8320)
技术(8169)
技术经济(6769)
统计(6611)
世界(6351)
经济问题(6061)
(5591)
(5350)
商业(5213)
经济学(5150)
决策(5119)
经济管理(4963)
共检索到151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卫  
本文对"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24个省份截面数据运用OrderL Ogit模型检验发现,宗教信仰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对农村居民而言,宗教信仰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显著;宗教信仰弱化了收入和学历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对农村居民并没有显著影响。收入和学历正向显著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总体来说,虽然城市物质生活水平要远高于农村,如教育、医疗、公园和各种社会基础福利设施,但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平均水平要高于城市居民,参照点理论能够很好解释这个结果。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差异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现缩小的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  陈华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市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3个群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促进成都地区和谐社会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增强幸福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调研结果表明,成都地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指数偏高,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居住环境、睡眠时间、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指数的4个主要因素,经济收入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关系,但与幸福并无必然联系;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居民比在市区、乡村居住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指数高;睡眠时间在4~6小时的居民,其幸福感显著高于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和4小时以下的居民;健康状况好的居民,其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那些健康状况一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本文利用河南省S县340户农户样本数据检验了宗教信仰与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宗教信仰对男性精神层面主观福利和女性精神层面主观福利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宗教信仰对男性主观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够显著地削弱创伤性事件对其精神层面主观福利的不利影响,而对女性则没有很强的影响;宗教参与形式对精神层面主观福利的影响差异较大,公共宗教活动参与与精神层面主观福利有正相关关系,而私人宗教活动与精神层面主观福利之间则是负相关关系;无论是对男性而言还是对女性而言,宗教信仰与总体主观福利都没有显著的关系,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宗教参与都与总体主观福利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居民在物质生活条件上远远超过农村居民。但一些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强于城市居民。将这种悖论式的事实置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实之中,运用多分类模型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城乡幸福悖论主要源于城乡居民不同程度的收入水平、抑郁程度和健康水平。分析结果得出,虽然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城市居民,但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客观基础条件,仍然制约着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因此分析存在差异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对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居民在物质生活条件上远远超过农村居民。但一些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强于城市居民。将这种悖论式的事实置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实之中,运用多分类模型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城乡幸福悖论主要源于城乡居民不同程度的收入水平、抑郁程度和健康水平。分析结果得出,虽然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城市居民,但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客观基础条件,仍然制约着农村居民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贵立义  
本文论述了宪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意义 ,并指出宗教信仰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 ,无论是外国宪法还是我国宪法都规定了种种的限制 ,这是宗教信徒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则。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邪教有着重要的区别 ,在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 ,必须打击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建英  张欢  杜勇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本文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宗教信仰对居民人情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宗教信仰对居民人情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省级层面的宗教活动场所数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回归以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该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还发现宗教信仰者的消费自控力更强,此外,相对于高收入样本,在低收入样本宗教信仰对居民人情消费的影响更大;相对于高市场化程度地区,在低市场化程度地区宗教信仰对居民人情消费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陶颖  王文涛  陈启亮  柯明  
宗教信仰与农户非农收入的关系是宗教经济学亟需破解的难题。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传统分位数回归(QR)与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IVQR)方法,实证检验宗教信仰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宗教信仰对农户非农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农户收入的低分位点阶段,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农户的信教动机逐渐由"功利取向"转化为"价值取向",导致宗教信仰的增收效应呈现出递减趋势。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农村居民信仰转型的理解,而且也提供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与视角。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陶颖  王文涛  陈启亮  柯明  
宗教信仰与农户非农收入的关系是宗教经济学亟需破解的难题。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传统分位数回归(QR)与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IVQR)方法,实证检验宗教信仰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宗教信仰对农户非农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农户收入的低分位点阶段,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农户的信教动机逐渐由"功利取向"转化为"价值取向",导致宗教信仰的增收效应呈现出递减趋势。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农村居民信仰转型的理解,而且也提供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与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洁华  刘飞  夏彩云  魏鑫  
文章基于哈尔滨、郑州、南昌三个城市的城乡居民问卷的调查数据,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城乡居民生活的幸福感,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内部路径关系,找出社会环境因子与工作情况因子、身体健康因子与个人发展因子之间相关程度较大。通过建立幸福感测量的指标体系,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大小对比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韦永贵  李红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及ARDA宗教数据,构造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东道国宗教信仰多样性和东道国与中国宗教信仰相似性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东道国宗教信仰多样性对中国OFDI有促进效应,但东道国与中国宗教信仰相似性对OFDI没有显著正影响。使用1900年宗教信仰结构匹配的宗教变量及1500年东道国与中国的遗传距离作为工具变量,纠正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存在。同时,用控制传导变量及剔除金融危机影响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测试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最后,在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中初步发现,宗教信仰会通过选择偏好效应、信任间性效应和制度介导效应作用于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彦凤  张丽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增多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惠芳  叶敬忠  刘鹏  
本文以河南省农村宗教信仰现象为背景,讨论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宗教信仰行为动因以及这种行为对她们的影响。同时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带来的缺乏安全感、心理压力大等影响是留守妇女信仰宗教的直接原因,家庭背景、社区宗教团体发展情况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等因素是促成其信仰宗教的社会原因。宗教信仰为留守妇女带来了心理调适、物质帮助即行动约束等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导致宗教信仰容易陷入新的迷信误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宗教信仰与社会冲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非信徒,信徒产生冤屈情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概率更高。宗教对冤屈情绪产生正向影响的原因可能是信徒因为其身份遭受了不平等待遇;宗教对群体性事件有正向影响的原因可能在于,宗教对冤屈情绪有正向影响同时宗教的组织性降低了群体性事件的参与成本。这些结果表明,宗教本身并不是社会冲突的根源,其在社会冲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