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0)
2023(3484)
2022(2892)
2021(2751)
2020(2539)
2019(5665)
2018(5437)
2017(11230)
2016(5895)
2015(6246)
2014(6185)
2013(6231)
2012(5715)
2011(5116)
2010(5150)
2009(4964)
2008(5000)
2007(4393)
2006(3850)
2005(3711)
作者
(16148)
(13403)
(13287)
(12860)
(8535)
(6337)
(6261)
(5217)
(5135)
(4676)
(4672)
(4500)
(4444)
(4263)
(4238)
(4117)
(4097)
(3917)
(3742)
(3687)
(3407)
(3318)
(3180)
(3101)
(3091)
(3009)
(2944)
(2719)
(2642)
(2577)
学科
(25639)
经济(25621)
(20385)
管理(16111)
(15538)
企业(15538)
方法(13858)
数学(12715)
数学方法(12628)
(10722)
保险(10631)
中国(9682)
(8986)
(7903)
(7789)
银行(7781)
(7343)
(7231)
金融(7231)
(6456)
财务(6455)
财务管理(6442)
企业财务(6243)
(5534)
结构(5128)
(4764)
业经(4609)
产业(4496)
各种(4391)
体制(4329)
机构
大学(84161)
学院(82977)
(39309)
经济(38634)
管理(33421)
理学(28366)
理学院(28107)
管理学(27687)
管理学院(27536)
研究(25755)
中国(25010)
(21528)
财经(16998)
(16867)
(15581)
科学(13838)
经济学(13700)
财经大学(13068)
经济学院(12517)
(12413)
中心(12235)
(11701)
(11649)
金融(11487)
研究所(11138)
北京(10857)
(10853)
业大(10127)
商学(9529)
商学院(9455)
基金
项目(53991)
科学(43780)
基金(42043)
研究(38299)
(35977)
国家(35725)
科学基金(31622)
社会(26859)
社会科(25500)
社会科学(25494)
基金项目(21882)
自然(20401)
自然科(19962)
自然科学(19958)
自然科学基金(19630)
(19627)
资助(18594)
教育(17703)
(16585)
编号(14025)
(12942)
重点(12006)
教育部(11628)
国家社会(11627)
人文(11118)
成果(11019)
(10943)
科研(10584)
(10473)
大学(10400)
期刊
(38977)
经济(38977)
研究(28626)
(16592)
(16193)
金融(16193)
中国(13716)
管理(11820)
学报(11362)
科学(11015)
大学(9216)
财经(9009)
学学(8991)
(8915)
(7606)
经济研究(7065)
技术(6111)
农业(5516)
问题(5039)
统计(4997)
业经(4911)
技术经济(4479)
理论(4444)
(4438)
保险(4296)
(4296)
决策(4067)
财会(4056)
(4013)
实践(3891)
共检索到123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鑫萍  戴亦一  翁若宇  
选取2004-2014年在A股主板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宗教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受宗教的影响越大,其资本结构水平高于目标水平的可能性就越低;当资本结构水平高于目标水平时,其向下调整的速度更快,反之,其向上调整的速度更慢;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宗教的"低资本结构效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受宗教影响较大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减少负债来降低资本结构水平,而不是采用正净权益融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兰军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以中国2007—2011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经理层风险厌恶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理层风险厌恶与资本结构负相关,经理层风险厌恶程度越大,公司负债率越低;同时,比较分析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经理层风险厌恶程度要高于国有上市公司,其对公司负债率的影响也更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业安  
对一般人而言,都不太喜欢风险这个东西。经济学家假定人们厌恶风险,是有道理的。俗话说,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能够确定地得到一笔收入,总好过每个月提心吊胆地看业绩考核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参加实验的人选择:是确定地获得1000元;还是获得一张彩票,这张彩票有50%的可能性得到3000元,有50%的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海  郑振龙  
本文在Campbell and Cochrane(1998)和Brandt and Wang(2001)的研究基础之上利用随机贴现因子对包含习惯的效用函数中的风险厌恶进行了动态一般化分析,并探讨了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资产定价以及消费增长等因素之间的一般化关系。这种一般化关系有助于解释“股权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等不合理现象的存在。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邓辛凝  毕秀春  张曙光  
协整配对交易试图在协整资产偏离平衡时获取收益.在常风险厌恶的均值-方差模型中,最优动态协整配对交易策略显示,配置在风险资产上的额度仅与时间有关而与财富总额无关,这不符合常理.研究了在状态相依风险厌恶的均值-方差模型下协整资产的最优分配问题,并通过求解广义HJB方程得到最优配置策略的一个代数形式.策略显示,最优配置额度不仅与时间有关,还依赖于现有财富总额,并且策略能保证财富总额始终为正.因而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相比于常风险厌恶下的最优策略,本文策略更加合理.数值例子表明,本文策略在资产分配方面表现得更加稳定,并且配置额度随着时间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与常风险厌恶下的最优策略正好相反.此外,还分析了协整系数矩阵和均值回复速度对策略的影响,并对其加以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京  吕廷杰  
一、介绍金融经济学理论将人们分成三类投资者:风险厌恶者、风险中性者以及风险爱好者。就学术研究而言,不同的风险态度假设会推导出不同的经济学结论,故对市场中投资者风险态度的精确刻画自然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实证研究而言,尤其是居民投资需求方面,随着国内各类金融产品的推出,了解居民的风险态度显然有利于金融监管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及投资门槛的划分,也有助于金融机构为居民量身定制出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路妍  李刚  
资产价格波动是金融市场永远的主题,资产价格过度波动是产生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也是金融稳定最大的威胁。资产价格波动归根到底是"人"作用的结果。从宏观上来讲,"人"的变化最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本文基于美国SCF数据库及全球面板数据,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时,其风险厌恶态度的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最终导致的资产价格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年龄存在风险厌恶时变特性,人口年龄对风险厌恶的影响呈U字型变化趋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显著影响资产价格的变化和波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琰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科技保险风险补偿问题进行建模研究,得到了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情形下政府最优风险补偿策略及保险公司最优努力水平的显示解。结果显示,最优边际激励系数不再恒大于零,其随着政府的风险厌恶程度增加而递增,随着保险公司的风险厌恶程度增加而递减,随着科技保险业务盈利水平的增加而递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鹏  崔援民  翁小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祯  朱超  
金融市场中要更多考虑参与主体"人"的因素。经典理论模型通常设定风险厌恶系数为不随年龄而变的常数。本文构建模型并运用微观和宏观数据,刻画和验证经济主体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中的时变特征。微观视角下风险厌恶受年龄正向影响,宏观视角下金融市场和行为风险厌恶均随平均年龄上升而上升。少年人口占比负向影响风险厌恶;中、老年人口降低风险偏好,风险态度趋于保守。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年龄越大风险厌恶越强,可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对于后续建模中设定风险厌恶可变系数有借鉴意义。年龄改变风险态度和风险资产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祯  朱超  
金融市场中要更多考虑参与主体"人"的因素。经典理论模型通常设定风险厌恶系数为不随年龄而变的常数。本文构建模型并运用微观和宏观数据,刻画和验证经济主体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中的时变特征。微观视角下风险厌恶受年龄正向影响,宏观视角下金融市场和行为风险厌恶均随平均年龄上升而上升。少年人口占比负向影响风险厌恶;中、老年人口降低风险偏好,风险态度趋于保守。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年龄越大风险厌恶越强,可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对于后续建模中设定风险厌恶可变系数有借鉴意义。年龄改变风险态度和风险资产组合,使得人口年龄结构系统性影响金融市场风险结构。因此,本文对于从人口学视角预判未来金融市场风险结构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乔坤元  
本文通过模型化公司的资产积累路径给出了公司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的表达式,并由此得到资产回报率溢价与加权资产回报波动率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借助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发现上市公司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在5到9之间,高于美国的风险厌恶区间,并且非国有上市公司和在非垄断行业中的上市公司更加厌恶风险,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的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对政府、监管者、金融机构、投资者以及学术界都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文革  
针对巨灾事故发生频率较小,样本数据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比较困难的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巨灾风险市场参与者模糊性厌恶的情况,本文在Hansen和sargent引入的稳健控制理论的框架下,建立了保险风险的修正均衡模型,由此得到了巨灾产品的定价公式并用巨灾债券的实证数据给出了统计估计和稳健性检验。最后将本文得到的公式和国际上流行的其它几种巨灾风险定价公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细芳  陶婷芳  
以累积前景理论为基础,以一手市场调研数据为样本,本文创建重游愿意PR模型并运用Ologit方法考察健康风险损失厌恶对重游意愿的直接影响力及调节机制。研究发现:健康风险损失厌恶情绪是影响重游意愿的关键因子;提高收入水平、开发新景点和举办重大节事,是缓解厌恶情绪的有效缓冲机制;提供旅游健康风险保险服务是缓解损失厌恶情绪的有效补偿机制。本研究揭示了健康风险损失厌恶对重游意愿的作用机理,在当前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发生频率日渐频繁的背景下,该作用机理对旅游业复苏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缓解健康风险损失厌恶情绪的缓冲与补偿机制是目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重振旅游业的着力点;目的地不但要将营销对象覆盖一般收入群体,还要与居所地联合发力,并持续将自身打造成健康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以此提高重游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兴发  
提出了非参数ARCH-M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局部估计方法。对2000-2005年间中国A股日市场综合收益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风险厌恶的度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常数风险厌恶模型相比,非参数化后的ARCH-M模型能较好地捕捉了变化趋势,且模型的预测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