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0)
2023(5904)
2022(4745)
2021(4290)
2020(3798)
2019(8240)
2018(7724)
2017(15041)
2016(7655)
2015(8508)
2014(8303)
2013(8197)
2012(7586)
2011(6723)
2010(7152)
2009(7359)
2008(6445)
2007(5714)
2006(5111)
2005(4980)
作者
(21658)
(17603)
(17229)
(16846)
(11254)
(8484)
(8215)
(7009)
(6767)
(6304)
(6039)
(6006)
(5830)
(5580)
(5575)
(5479)
(5207)
(5175)
(4998)
(4811)
(4404)
(4177)
(4160)
(4097)
(3996)
(3985)
(3900)
(3698)
(3490)
(3462)
学科
(31429)
经济(31398)
(26365)
金融(26365)
(24524)
(24311)
银行(24306)
(23555)
管理(20786)
(19049)
企业(19049)
中国(17846)
方法(14566)
数学(12964)
数学方法(12735)
中国金融(11213)
(11206)
(11074)
(10794)
保险(10702)
(8551)
财务(8529)
财务管理(8510)
企业财务(8205)
地方(7637)
业经(6810)
(6724)
(6222)
理论(6056)
(5965)
机构
大学(106260)
学院(105758)
(47593)
经济(46521)
管理(40009)
中国(39500)
研究(34485)
理学(33180)
理学院(32829)
管理学(32183)
管理学院(32007)
(26524)
(22222)
财经(20798)
(20035)
金融(19695)
中心(19344)
(19045)
(18930)
科学(18903)
银行(18292)
(17126)
(16584)
经济学(16479)
财经大学(15922)
人民(15466)
(15419)
经济学院(15028)
研究所(14895)
国人(14634)
基金
项目(68035)
科学(54346)
基金(51685)
研究(49239)
(44147)
国家(43804)
科学基金(38625)
社会(33104)
社会科(31582)
社会科学(31572)
基金项目(26209)
(25035)
自然(24570)
自然科(24110)
自然科学(24107)
自然科学基金(23668)
资助(22767)
教育(21395)
(21202)
编号(18874)
成果(15569)
重点(15310)
(15119)
国家社会(14318)
(14104)
(14085)
教育部(13398)
创新(13290)
(13279)
科研(13230)
期刊
(47407)
经济(47407)
研究(37032)
(34693)
金融(34693)
中国(20691)
(19918)
管理(14408)
学报(14030)
科学(13226)
(12472)
大学(11301)
学学(10996)
财经(10348)
(8656)
经济研究(8289)
技术(7786)
统计(7754)
理论(7188)
农业(7145)
(6661)
实践(6518)
(6518)
决策(6221)
教育(6035)
中国金融(5970)
业经(5681)
问题(5571)
财会(5307)
技术经济(5302)
共检索到171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齐炎龙  
自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成为业界及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对金融风险的管控失效,而金融危机的治理需要重新认识及测度宏观金融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对本次金融危机后有关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理论、方法与争论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而从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传染三个角度对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就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宫晓琳  
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CCA),在汇集、处理与整合编制多方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层面的风险财务报表,测度了2000—2008年我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并直观展示和分析了该期间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风险敞口的动态演变情况。本文在我国特殊的数据背景下,基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探索了测度和监控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具体理论与方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全胜  
本文介绍了金融风险测度理论的最新进展。我们详细说明了相容风险测度的公理化方法及该方法的经济意义,对动态相容风险测度给出了三种主要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的未来可能应用方向。相容风险测度在投资组合优化中的应用对风险管理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我们指出了使用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区别。使用相容风险测度进行风险资本配置是更加合理的方法,本文介绍了相容资本配置原理与联盟博弈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一般均衡框架中嵌入相容风险测度的分析方法和相关结论,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超  张瑞雪  朱相宇  
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相互交织、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交互行为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和宏观经济风险指数,采用DCCA、MF-ADCCA、基于时间延迟的DCCA算法与TVP-VAR模型分析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之间交叉相关的、非对称的、方向性的、时变性的复杂交互行为,结果表明: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呈双向交叉影响作用关系;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大,且金融风险的累积会加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而金融风险的释放却不能及时带来经济的繁荣;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间具有显著的时变关联性,宏观经济风险对金融风险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晓琳  
本文分步骤、分层次的解析了系统性/金融危机酝酿及演化过程中,宏观金融风险在各类因素推动下加速增高的具体机制——风险联动综合传染机制。同时利用我国2000—2008年系统性宏观金融数据实证分析了风险传染的现实状况和不同实现机制。文章旨在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脆弱性的演变机制及局部性负面冲击升级演变为系统性危机的轨迹和速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廷干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还远未见底,深化宏观金融风险研究对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宏观金融风险进行概念辨析,寻找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探求相关金融变量的作用机制,对金融预警监测方法进行评介和比较分析,试图为调控和管理金融风险提供新思路和新判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中国的宏观金融风险仍处于发散状态,呈现出行业特性(风险业)与金融转轨风险“叠加”的特征。当前的金融改革既是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的战略举措,其改革本身也是宏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政府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需要改变“一事一议”的个案方式,迫切需要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应急反应机制,并把宏观金融风险纳入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框架,以避免政府财政责任变为仅仅是事后买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1997年以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有关国家遭受惨重损失,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有的甚至面临国民经济的崩溃边缘。在对这场危机的原因和后果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的发展既可以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将一国的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肖飞  张希羚  徐龙炳  
宏观审慎工具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上市银行为样本,基于宏观审慎政策指数,从宏观审慎工具视角研究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宽松型和紧缩型宏观审慎工具均能显著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且二者表现并无差异,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宏观审慎工具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当银行竞争度高、透明度低时,宏观审慎工具的作用效果更显著,表明宏观审慎工具有效性的发挥是情境依赖的。本文从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视角丰富和补充了宏观审慎工具应用评价的研究,在宏观审慎工具运用情境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全国工商联不动产商会房地产金融课题组  陈洪波  王震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业中资金循环的三个环节以及影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存在于我国房地产业中的宏观金融风险。通过与国际经验的比较,发现存在于我国房地产业中的宏观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开发企业环节,但是仍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宏观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房地产业的本轮上升;制度因素对房地产宏观金融风险影响较大。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的分析发现,存在着对房地产业金融风险的误读,对此需要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提出了从制度建设方面防范房地产宏观金融风险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宏观金融系统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构建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本文从三方面建立完整的金融预警系统: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选择预警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历史数据判断金融风险程度,以及应用BP神经网络设计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并对2010年的金融风险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显示总体金融运行安全,但我国宏观经济子系统和外部金融子系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李正辉  
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理论 ,分析了宏观金融风险主体——中央银行和公众之间的博弈行为 ,论述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通货膨胀及金融稳定的关系 ,从而提出了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毛建林  
金融危机发生后,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我国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对西方主要经济体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实践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从明确组织机构、健全风险监测评估框架、丰富工具篮子、完善政策安排及协调机制四个方面健全完善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周学伟  
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溢出具有复杂性,不同分位点可能具有不同特征,厘清金融风险不同分位点对宏观经济不同分布的溢出效应,有助于相关部门完善宏观经济风险防范体系,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本文基于45家上市金融机构股票数据和国债数据,从极值风险、波动率、流动性和联动性4个角度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并借助前沿的分位数对分位数方法,将非参数估计和分位数分析相结合,探讨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同分位点对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最后从多维角度考察了各风险指标不同分位点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溢出。研究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极端状态对宏观经济无显著负向溢出,风险演化过程对宏观经济存在显著负向溢出;多维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温和联动与适度宽松有助于经济增长,极端联动会放大宏观经济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化过程对宏观经济的负向溢出具有时滞特征,短期内集中在宏观经济上下尾部,中长期涵盖宏观经济中间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