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5)
- 2023(6466)
- 2022(5173)
- 2021(4944)
- 2020(4253)
- 2019(9343)
- 2018(8620)
- 2017(17005)
- 2016(8918)
- 2015(9909)
- 2014(9869)
- 2013(9626)
- 2012(9025)
- 2011(7563)
- 2010(8111)
- 2009(8320)
- 2008(7611)
- 2007(6670)
- 2006(5854)
- 2005(5479)
- 学科
- 济(33050)
- 经济(33011)
- 管理(32925)
- 业(31396)
- 财(29245)
- 企(27328)
- 企业(27328)
- 融(26525)
- 金融(26525)
- 银(25049)
- 银行(25049)
- 行(24118)
- 中国(20057)
- 方法(15066)
- 制(14749)
- 务(14557)
- 财务(14544)
- 财务管理(14493)
- 财政(14021)
- 企业财务(13929)
- 数学(11957)
- 数学方法(11904)
- 政(11561)
- 中国金融(11259)
- 险(10859)
- 保险(10768)
- 地方(9168)
- 业经(9089)
- 制度(9049)
- 度(9049)
- 机构
- 学院(114022)
- 大学(113552)
- 济(52020)
- 经济(50924)
- 管理(43811)
- 财(40789)
- 中国(40056)
- 理学(36290)
- 理学院(36033)
- 管理学(35684)
- 管理学院(35480)
- 研究(34040)
- 财经(27272)
- 经(24725)
- 京(22404)
- 融(21399)
- 金融(21020)
- 财经大学(20356)
- 银(20246)
- 银行(19453)
- 中心(19132)
- 行(18220)
- 经济学(18192)
- 江(17315)
- 人民(16917)
- 经济学院(16629)
- 科学(16098)
- 所(15953)
- 国人(15764)
- 中国人(15681)
- 基金
- 项目(68176)
- 科学(53889)
- 研究(53251)
- 基金(51165)
- 家(41914)
- 国家(41522)
- 科学基金(36953)
- 社会(36459)
- 社会科(34469)
- 社会科学(34461)
- 基金项目(26367)
- 省(25488)
- 教育(23336)
- 资助(21776)
- 自然(21411)
- 编号(21083)
- 自然科(20958)
- 自然科学(20955)
- 自然科学基金(20607)
- 划(20470)
- 成果(18439)
- 性(16133)
- 部(15813)
- 国家社会(15481)
- 制(14974)
- 重点(14825)
- 教育部(14566)
- 创(14479)
- 人文(14363)
- 项目编号(14276)
共检索到193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中国的宏观金融风险仍处于发散状态,呈现出行业特性(风险业)与金融转轨风险“叠加”的特征。当前的金融改革既是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的战略举措,其改革本身也是宏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政府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需要改变“一事一议”的个案方式,迫切需要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应急反应机制,并把宏观金融风险纳入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框架,以避免政府财政责任变为仅仅是事后买单。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 公共风险 政府财政责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中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政府投资行为角度,对政府财政行为对金融风险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及定位,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和计划,应通过构建法律体系明确和界定政府职能,约束政府权力,实现民主和透明的政府决策程序。
关键词:
政府财政行为 金融风险 定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玉龙
文章从地方政府债券和土地财政的视角,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外生冲击造成的总产出下降会抑制家庭和企业的土地需求,土地价格下跌会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相关收入。由于土地财政因素的存在,土地相关收入下降会减少政府支出,且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债务风险上升,导致债券利率上升和价格下跌。债券价格下跌会影响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使其杠杆率上升和信贷紧缩,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大。当金融风险上升和经济形势恶化时,由于企业债务的违约风险高于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机构会增持地方政府债券,由此带来的信贷挤出效应会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导致总产出和土地价格进一步下降。经济中存在"金融加速器"机制,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强化。文章研究表明,进一步拓展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适当降低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且在必要时中央银行实施信用政策,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金龙
一、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对国内外大量典型案例的归纳、研究表明,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在表现形式上高度相关。其表现是:财政风险“金融化”,即财政收入风险、财政支出风险、财政政策风险、债务过度风险、隐性财政风险表现为金融风险,开放条件下的财政风险表现为跨国性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圆圆 范博超
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财政风险金融化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和财政金融政策中的重要问题。笔者从财政与金融关系理论出发,界定了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概念与类型,从理论层面提出了财政风险金融化双重宏观效应产生机理、评价标准和宏观经济效应最优点。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分层次论证了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效应程度及双重宏观效应。研究表明,在金融体系结构因素影响下,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效应在财政风险宏观效应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效应呈倒U型结构,可以延缓财政风险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预警防控机制的建立应基于双重宏观效应将财政风险金融化保持在低风险区间与预警区间。在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财政金融双支柱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升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超 张瑞雪 朱相宇
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相互交织、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交互行为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和宏观经济风险指数,采用DCCA、MF-ADCCA、基于时间延迟的DCCA算法与TVP-VAR模型分析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之间交叉相关的、非对称的、方向性的、时变性的复杂交互行为,结果表明: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呈双向交叉影响作用关系;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大,且金融风险的累积会加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而金融风险的释放却不能及时带来经济的繁荣;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间具有显著的时变关联性,宏观经济风险对金融风险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淑芳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矛盾,特别是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债务规模更是快速上升,引发了各方对债务风险的担忧。对此,需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治本之道,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齐炎龙
自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成为业界及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对金融风险的管控失效,而金融危机的治理需要重新认识及测度宏观金融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对本次金融危机后有关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理论、方法与争论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而从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传染三个角度对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就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晓琳
本文分步骤、分层次的解析了系统性/金融危机酝酿及演化过程中,宏观金融风险在各类因素推动下加速增高的具体机制——风险联动综合传染机制。同时利用我国2000—2008年系统性宏观金融数据实证分析了风险传染的现实状况和不同实现机制。文章旨在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脆弱性的演变机制及局部性负面冲击升级演变为系统性危机的轨迹和速度。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 CCA方法 风险传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廷干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还远未见底,深化宏观金融风险研究对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宏观金融风险进行概念辨析,寻找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探求相关金融变量的作用机制,对金融预警监测方法进行评介和比较分析,试图为调控和管理金融风险提供新思路和新判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1997年以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有关国家遭受惨重损失,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有的甚至面临国民经济的崩溃边缘。在对这场危机的原因和后果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的发展既可以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将一国的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肖飞 张希羚 徐龙炳
宏观审慎工具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上市银行为样本,基于宏观审慎政策指数,从宏观审慎工具视角研究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宽松型和紧缩型宏观审慎工具均能显著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且二者表现并无差异,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宏观审慎工具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当银行竞争度高、透明度低时,宏观审慎工具的作用效果更显著,表明宏观审慎工具有效性的发挥是情境依赖的。本文从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视角丰富和补充了宏观审慎工具应用评价的研究,在宏观审慎工具运用情境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