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2)
- 2023(7661)
- 2022(6429)
- 2021(5763)
- 2020(4849)
- 2019(10455)
- 2018(10214)
- 2017(19460)
- 2016(10085)
- 2015(10908)
- 2014(10257)
- 2013(9692)
- 2012(8594)
- 2011(7421)
- 2010(7782)
- 2009(7608)
- 2008(6866)
- 2007(5950)
- 2006(5237)
- 2005(4820)
- 学科
- 济(34443)
- 经济(34408)
- 管理(31984)
- 业(30871)
- 企(27681)
- 企业(27681)
- 融(25731)
- 金融(25730)
- 银(23444)
- 银行(23439)
- 行(22598)
- 中国(17229)
- 财(16567)
- 方法(13457)
- 务(12913)
- 财务(12889)
- 财务管理(12868)
- 企业财务(12335)
- 制(12048)
- 数学(11711)
- 数学方法(11547)
- 中国金融(11137)
- 农(9235)
- 业经(9107)
- 地方(8418)
- 体(7293)
- 理论(6978)
- 贸(6878)
- 贸易(6867)
- 易(6729)
- 机构
- 学院(126705)
- 大学(122512)
- 济(52331)
- 经济(51136)
- 管理(45843)
- 中国(39315)
- 理学(38623)
- 研究(38608)
- 理学院(38281)
- 管理学(37511)
- 管理学院(37309)
- 财(29372)
- 京(24544)
- 财经(22650)
- 中心(21212)
- 科学(21010)
- 经(20489)
- 银(19192)
- 融(18625)
- 银行(18530)
- 江(18484)
- 金融(18233)
- 所(18173)
- 行(17361)
- 经济学(17334)
- 农(17110)
- 财经大学(17055)
- 州(16142)
- 研究所(16061)
- 人民(15744)
- 基金
- 项目(81455)
- 科学(64392)
- 研究(62358)
- 基金(59053)
- 家(50097)
- 国家(49641)
- 科学基金(43590)
- 社会(40267)
- 社会科(38364)
- 社会科学(38357)
- 省(32817)
- 基金项目(30415)
- 教育(28672)
- 自然(26913)
- 划(26532)
- 自然科(26267)
- 自然科学(26264)
- 编号(26112)
- 自然科学基金(25778)
- 资助(24490)
- 成果(21292)
- 重点(18763)
- 发(17878)
- 课题(17824)
- 创(17822)
- 部(17496)
- 性(17270)
- 项目编号(16823)
- 国家社会(16682)
- 创新(16633)
共检索到198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乃武 彭俊明
本文首先提出“中国当前的金融是非均衡的”判断并对其进行了论述 ,然后在追溯资产调控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 ,提出如何在中国宏观金融非均衡的条件下进行资产调控 ,包括调控指标、方法与手段选择 ,最后简要给出该条件下的资产调控操作。
关键词:
金融 非均衡 资产 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自力
股票、债券作为资金融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已为人们所熟悉,它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且也给金融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拟从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转让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出发,探讨中央银行在证券买卖条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经济的非均衡从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供给大于需求;另一种是供给小于需求。对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的估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的经济已经告别了短缺,出现了过剩;另一种则认为我们仍然处于有效供给不足的阶段。对此,笔者认为要做些具体的分析。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建华 秦志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连飞
构建带有利率双轨和利率并轨情况的DSGE模型,研究在双支柱框架下利率"两轨合一轨"过程中,宏观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在取消利率管制后采用更具竞争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利率传导渠道更为顺畅,市场利率的调控政策能更深度地影响经济动态;利率并轨时,宽松的贷款价值比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激励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发放贷款,但存款利率降低相对较少,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存款管制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利率并轨后,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利率传导效果更好;当发生利率冲击时,利率并轨在短期内加剧社会福利损失;面对贷款价值比冲击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冲击,利率并轨可以有效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
利率双轨 利率并轨 两轨合一轨 双支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调整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因而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使宏观调控必然出现一种长期以来未曾引起人们注意的调控效应"时滞"。为缩短以致消除这种"时滞",宏观调控有必要确立并遵循"适度超前调控原则"。
关键词:
调节成本 总量均衡区间 时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出现对宏观调控将产生诸多重要影响,使之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为有效应对这种新情况,在宏观调控实践中有必要相应地确立“近似均衡原则”、“适度超前原则”、“临界点原则”、“供给方原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怀鎏
市场经济条件下 ,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 ,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 ,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对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它使总量波动的形态发生了一定变化 ,使市场机制对总量平衡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削弱 ,使现实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失衡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形态 ,使政府宏观调控的操作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 ,应更新对总量失衡状态的理解 ,重视总量均衡区间及其影响 ,对区间内总量失衡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调节成本 总量均衡区间 总供求 总量失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华民 黄列
中国开放经济下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华民黄列(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一、导论自1992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全面的开放政策,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特别是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FDI),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这些外国资本不仅弥补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缺口,提高了国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决定经济能否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宏观调控的内涵 ,学术界有较大分歧 ,尽管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与西方没有两样 ,但在转轨过程中 ,宏观调控的目标次序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做出调整。短期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兼顾中长期市场化的制度变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韶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纪韶在我国目前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宏观调控制度,才能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深层次的难题?关系到中国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为此,笔者想从借鉴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文秀
买方市场是一种持续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在买方市场上,买者处于主动地位,买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多大,对实际交易规模和产出水平有决定性影响。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面临新的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英 曹海霞
当前形势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通过提高产业进入壁垒、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以及金融信贷体制改革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遏制过度投资与化解产能过剩。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投资过度 宏观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悦 李崇明 丁烈云
文章借助均衡理论对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及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房地产的垄断性特征、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进而提出了借助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来调整市场不合理供求结构,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的建议。
关键词:
均衡理论 房地产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