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5)
2023(5011)
2022(4015)
2021(3614)
2020(3192)
2019(6875)
2018(6451)
2017(12425)
2016(6570)
2015(7386)
2014(7228)
2013(6984)
2012(6631)
2011(5764)
2010(6295)
2009(6537)
2008(5570)
2007(5143)
2006(4832)
2005(4863)
作者
(17764)
(14584)
(14290)
(14108)
(9292)
(6952)
(6784)
(5797)
(5466)
(5329)
(4998)
(4975)
(4827)
(4791)
(4643)
(4597)
(4360)
(4240)
(4176)
(4014)
(3819)
(3550)
(3523)
(3417)
(3364)
(3309)
(3304)
(3279)
(2973)
(2936)
学科
(25090)
金融(25090)
(23826)
经济(23790)
(22680)
银行(22677)
(22102)
(19448)
管理(18914)
(16808)
企业(16808)
中国(15854)
中国金融(11007)
(10283)
(10163)
地方(7663)
方法(7644)
(7268)
财务(7250)
财务管理(7238)
企业财务(6996)
(6965)
数学(6662)
数学方法(6564)
业经(6467)
(5913)
(5525)
理论(5363)
制度(5232)
(5232)
机构
学院(85104)
大学(85004)
(37226)
经济(36262)
中国(32176)
研究(29684)
管理(28872)
理学(23277)
理学院(23057)
管理学(22647)
管理学院(22494)
(21571)
(18338)
(17745)
银行(17740)
中心(17226)
(16617)
财经(16052)
(15737)
金融(15458)
科学(15415)
(14904)
人民(14487)
(14453)
(14290)
(13145)
国人(12947)
中国人(12873)
中国人民(12751)
(12647)
基金
项目(50419)
科学(39418)
研究(38853)
基金(36525)
(30917)
国家(30595)
科学基金(26364)
社会(25087)
社会科(23918)
社会科学(23915)
(19832)
基金项目(18361)
教育(17706)
(16250)
编号(15839)
资助(15742)
自然(15605)
自然科(15297)
自然科学(15287)
自然科学基金(15018)
成果(14279)
重点(11682)
课题(11506)
(11366)
(11184)
(10980)
(10866)
(10796)
国家社会(10551)
项目编号(10326)
期刊
(43006)
经济(43006)
研究(31892)
(30197)
金融(30197)
中国(21368)
(17861)
(12602)
学报(12229)
管理(11926)
教育(10608)
科学(10358)
大学(9901)
学学(9198)
财经(8666)
(7410)
经济研究(7246)
农业(6909)
技术(6468)
理论(6014)
业经(5924)
实践(5437)
(5437)
问题(5372)
中国金融(5001)
国际(4971)
(4767)
图书(4682)
农村(4453)
(4453)
共检索到153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保持宏观金融稳定是一个世界性话题,也是一个世纪性话题。而金融风险如同病毒不可能消灭,且会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不断发生变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不仅使得金融市场容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更是改变了某些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得中央银行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着眼于现实的许多两难抑或多难选择,决策者应该从微观金融基础上去观察思考,应该由阻断不良资产对于金融机构的威胁转向阻断高风险金融机构对于金融体系的威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德勇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既源于金融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和脆弱性,更源于国内国外竞争主体强弱分明的态势。金融开放的风险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互相联系但却不尽相同的层面。宏观金融风险的最终表现是国民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而微观金融风险的形成则在于我国微观金融主体竞争效率的低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沛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脉络,分析现代金融经济中影响金融稳定的宏微观因,以期对金融稳定的维护和政策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爽  刘丹  
通常,政府管理房地产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供求平衡,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房地产市场管制是政府的微观经济管制职能,旨在规范房地产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正确区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房地产市场管制、合理界定各自的政策边界、协调好二者重复的内容,对于厘清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中的作用,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爽  刘丹  
通常,政府管理房地产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供求平衡,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房地产市场管制是政府的微观经济管制职能,旨在规范房地产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正确区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房地产市场管制、合理界定各自的政策边界、协调好二者重复的内容,对于厘清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中的作用,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扬  
发展金融市场的直接目的不是促成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是有可能对于金融运行的稳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央行货币调控机制从行政性为主向市场化为主的转换,从而也为央行提供了日益强大的促成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当然,央行还应从增加货币市场工具种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妍  
本次危机之后,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最早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主要探讨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相关问题:近年来系统性风险的新特征进一步凸显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中央银行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我国应如何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川方明  何乐  
为了防止国际金融危机重演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不仅需要微观审慎监管确保单家金融机构稳健运营,同时还需要宏观审慎监管来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实施有效监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峻赫  付婧  徐华歌  
金融开放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但也会加大金融市场风险暴露。本文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探究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开放在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更多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基于此,在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提高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化解能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开放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李岩松  姜旭  
文章研究了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如何降低由跨境资本流动引发投资过热导致的金融失衡、社会福利损失,并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违约概率条件下,如何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运用审慎工具抑制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累积,而后通过一个四变量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以及金融杠杆的区制效应。结果表明,实施对国内金融部门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制特征。在常规时期,应当以针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而在危机爆发时期,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同时放宽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谷书堂  
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与微观经济改革的关系南开大学谷书堂从96年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通货膨胀已被控制在一位数之内,这个矛盾趋于缓和,人们议论物价的情况已经少了。但与此同时,失业与下岗待业问题却突出起来了,现在到处都在议论“下岗”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新“三定”方案已经出台,对中央银行的职能作了调整。职能调整后,人民银行其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这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事。因此,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辖区分支行的领导和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把握新要求,进一步做好辖区金融调控工作,确保各项改革顺利进行,确保辖内金融稳健运行,促进辖区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本文从当前金融稳定理论发展和中国金融稳定操作现实出发,构建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居民部门的非均衡博弈模型,试图寻找最优金融稳定规则。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当前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与稳定政策组合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第二,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流动性的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具有隐藏信息和游说央行的负面激励;第三,中央银行出于对未来支付体系稳定的考虑,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均因此而丧失独立性;第四,居民不具备真正的博弈参与权,而只是博弈结果的承担者,其结果是承担真实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税;第五,根据以上博弈分析,建立最优金融稳定政策必须在微观机制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