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9)
- 2023(261)
- 2022(230)
- 2021(223)
- 2020(203)
- 2019(394)
- 2018(357)
- 2017(780)
- 2016(399)
- 2015(469)
- 2014(437)
- 2013(393)
- 2012(394)
- 2011(323)
- 2010(327)
- 2009(280)
- 2008(311)
- 2007(241)
- 2006(232)
- 2005(180)
- 学科
- 管理(1857)
- 济(1706)
- 经济(1705)
- 业(1691)
- 企(1572)
- 企业(1572)
- 财(1128)
- 务(1008)
- 财务(1008)
- 财务管理(1008)
- 方法(1005)
- 企业财务(993)
- 数学(955)
- 数学方法(952)
- 制(509)
- 银(465)
- 银行(465)
- 行(417)
- 中国(403)
- 融(378)
- 金融(378)
- 体(289)
- 体制(267)
- 农(251)
- 学(244)
- 业经(243)
- 划(242)
- 制度(235)
- 度(235)
- 技术(226)
- 机构
- 大学(5550)
- 学院(5360)
- 济(2412)
- 经济(2358)
- 管理(2091)
- 理学(1832)
- 理学院(1811)
- 管理学(1807)
- 管理学院(1791)
- 研究(1662)
- 财(1567)
- 中国(1394)
- 财经(1273)
- 经(1193)
- 京(1140)
- 财经大学(1023)
- 经济学(900)
- 中心(890)
- 经济学院(828)
- 科学(826)
- 商学(756)
- 商学院(747)
- 北京(694)
- 农(690)
- 融(675)
- 所(674)
- 业大(662)
- 金融(661)
- 江(659)
- 会计(622)
共检索到7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江虹
近两年来,珠海市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城市医疗卫生建设和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保证资金投入,卫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3年全年基本建设投资1亿多元,完成基本建设项目50项,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先进仪器设备近千件。近半年来,先后峻工投入使用的有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市卫生防疫站、市医疗中心影像部和外伤门诊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金壮,刘健,张杰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按照需要、公平和效益原则,把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到最需要、最能发挥效率和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地方。这里的优化指的是供需平衡及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市场和计划进行调节。市场调节是依赖市场需要和市场机制配置卫生资源。计划调节是利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统一安排卫生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艾克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市卫生事业迅速发展。1979~1998年20年中,门诊部及以上卫生机构增加了1450个,病床增加20534张,卫生人员增加42527人。在医疗机构建设立,一方面实施“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全市形成23个技术特色,构成天津市的医疗技术网络;另一方面,社会办医机构很快发展,既成为解决一度出现的“看病难、住院难”的好措施,也打破了“独家办”的格局。这些卫生服务供给,保证了全市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卫生服务供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迟心志
卫生事业管理的紧迫任务是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调控系统。这个调控系统应具有制约性,各个子系统之间应当形成纵横交错的反馈关系,建立系统内部的制约机制,以免发生相互掣肘。因此,笔者认为卫生事业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卓美莉,白耀刚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宏观调控(控制),微观搞活”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针。新形势下,这八字方针对医疗卫生财务管理也更有它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因为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的福利性公共事业,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它必须以社会效益为主,所以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从辩证的角度讲,宏观调控、微观搞活也是相辅相成的,微观搞活的程度和范围必须以宏观调控为前提,微观搞活不仅需要宏观调控的指导和制约,而且需要宏观调控为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外部条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贺志忠
一、对卫生事业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是卫生事业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卫生事业的计划管理,包括直接计划管理与间接计划调控两种形式。所谓直接计划管理形式,就是国家借助于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对卫生机构的人、财、物和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具体的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世界上任何社会制度中,国家政权都必须具有动员和配置内部经济资源和引进外部经济资源的能力,具有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规格和速度的能力,具有形成国民共识并进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能力,具有动用法制的规范手段或强制手段维护社会安定的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第一条最为根本。国家只有掌握了必要的财力,才有充分的可能去实现其他功能。一个典型的“弱财政”中国改革的第一阶段曾经以“放权让利”作为基本特征和主要手段,财政体制也相应地经历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等三次较大的变化。这一系列改革所遵循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从而打破了集中过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燕斐
宏观调控应注意保证适度有效需求叶燕斐编者按:我国长期以来有效供给不足,伴随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有效供给不足逐渐得到了缓解,而有效需求不足却渐显端倪。文章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保证适度有效需求应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观点有一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张世平
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能够宏观调控卫生资源,其投入原则、投入方向等可以影响卫生福利政策。投入原则:(1)效率原则;(2)公平原则;(3)增长原则;(4)稳定原则。投入方向:划分中央、地方层次,医学科研招标,构建社区医院体系,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
关键词:
理论概念 原则 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文进 周文 吴晓兰
近年来应对突发冲击宏观调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之间的权衡;静态预案与动态应对之间的权衡;应对手段的选择。更多学者对直接宏观调控持有怀疑态度,而对间接宏观调控则呼声更高。静态预案反应迅速但缺乏弹性;动态应对反应灵活但决策难度大。冲击本身的发展变异以及冲击的环境变量对应对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2008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9月16日起,银行1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并自9月25日起,将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这是中国货币政策一次重要的适度微调,意味着在我国实行了11个月的从紧货币政策有可能被适度从紧的或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所替代,我国的宏观调控出现了方向性调整。与此同时,9月18日,政府对股票市场也出手拯救,主要是三大政策:对股市以往一直双边征收的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上自主购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票;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回购自己的股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兴 黄祖泰 陈金铭
林业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与运作许文兴,黄祖泰,陈金铭拙作《对林业宏观调控的重新认识》和《林业宏观调控的环境建设》(《林业经济》1995年第3期和第4期)先后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林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正确处_理好政府的职能作用及市场功能作用的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利娜
近期房价上涨过快,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市场的因素(经济基本面、供需关系),也有非市场的因素(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相关制度改革滞后),且各城市房价走高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加之房地产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使得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常常难以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振斌
从人口密度角度考察城市建设,可以发现,我国城区发展不平衡与城市大小、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达程度以及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多少并不相关。因此,需要依据人口密度对全国的城区建设进行宏观调控。
关键词:
人口密度 宏观调控 地区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