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2)
2023(8506)
2022(6949)
2021(6781)
2020(5582)
2019(12648)
2018(12635)
2017(22414)
2016(13666)
2015(15444)
2014(15744)
2013(14661)
2012(13552)
2011(12361)
2010(12943)
2009(11734)
2008(11901)
2007(10730)
2006(9648)
2005(9250)
作者
(36116)
(29977)
(29767)
(28992)
(19177)
(14376)
(13853)
(11598)
(11521)
(11028)
(10281)
(10191)
(9849)
(9724)
(9600)
(9419)
(9135)
(9013)
(8910)
(8595)
(8082)
(7437)
(7252)
(6882)
(6862)
(6859)
(6782)
(6604)
(6096)
(5957)
学科
(44406)
经济(44334)
管理(41084)
(31990)
(28033)
企业(28033)
教育(20328)
中国(18449)
方法(16282)
(15898)
(15158)
数学(13912)
数学方法(13699)
理论(12330)
(11791)
(11656)
(10934)
业经(10112)
(9680)
财务(9657)
财务管理(9635)
体制(9409)
教学(9336)
企业财务(9159)
(8479)
银行(8465)
(8077)
(7964)
金融(7962)
技术(7856)
机构
大学(188141)
学院(183980)
(67890)
经济(66101)
研究(65940)
管理(61660)
理学(51955)
理学院(51229)
管理学(50190)
管理学院(49788)
中国(45051)
(41920)
科学(37991)
(36448)
(34382)
师范(34137)
(32869)
教育(32843)
(30598)
研究所(29420)
中心(28474)
师范大学(27933)
财经(27683)
北京(27470)
(25220)
(24989)
(23843)
(23650)
业大(23249)
技术(23207)
基金
项目(115938)
研究(93333)
科学(92624)
基金(80456)
(68790)
国家(68085)
科学基金(57978)
社会(56926)
社会科(53636)
社会科学(53625)
教育(52259)
(46771)
基金项目(41432)
(40851)
编号(40414)
成果(36402)
自然(35059)
自然科(34090)
自然科学(34082)
自然科学基金(33489)
资助(32863)
课题(31938)
(28300)
重点(28154)
(27385)
(26422)
(25761)
(25343)
教育部(25216)
规划(24593)
期刊
(78472)
经济(78472)
研究(67252)
教育(56639)
中国(50954)
(30518)
学报(26748)
管理(24412)
科学(23981)
(22614)
大学(21672)
技术(20516)
学学(18523)
(16115)
金融(16115)
职业(15609)
财经(15009)
农业(14975)
(12974)
经济研究(12039)
业经(11292)
技术教育(10410)
职业技术(10410)
职业技术教育(10410)
问题(10118)
(9783)
论坛(9783)
图书(9259)
(9135)
资源(8170)
共检索到296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亦祥  孙绍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专业结构却背其道而行,出现专业设置雷同率大幅提高、专业人才结构性过剩等不良现象。本文旨在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高校专业结构的资源分区控制方法,即通过设置人力、物力资源门槛,调整财力资源杠杆,来达到对不同性质的专业进行资源分区控制的目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继军  王剑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入学规模的迅速扩展,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这是否会降低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进而减少对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呢?文章从多个方面陈述了相反的观点,指出在我国对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存在着巨大的膨胀机制。因此只有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才能使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的政策目标与实际供给、社会需求比较接近,避免严重失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传德  
浅议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陈传德一、为什么要重视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对高等教育(这里指普通高等教育,下同)的宏观调控,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以高等教育总体和总量为对象,以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要求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科技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黄荣坦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增长速度?对我国50多年来高等教育发展波动和美日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规模扩张的历史经验的分析表明: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周期性波动仍不可避免,但应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2003-202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理想区间目标是,高等学校学生数的年增长率控制在2%-7%之间为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素珍  
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主要内容之一是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是目前存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误解,认为只要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可以代替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取消规模控制。实际上,这种认识既脱离了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的,它在理论上、逻辑上也模糊不清。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资金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源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资产管理理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我国的实践和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于能否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直接关系,而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则对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实施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无论对达到我国本世纪末还是下个世纪中期的战略目标,都是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文青  
一、我国投资运行机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改革以来,我国投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1)过去集中的权力和利益结构向相对分散的方向转化。企业、地方政府及各类投资主体的权力和利益有所增强;(2)单一的由计划配置资源向二元方向转化,市场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蔺翠牌  
宏观调控法是国家或政府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活动调节与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财政法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宏观调控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财政法为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各项职能管理部门所需资金提供法律保障 ,也是使市场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重要工具。因此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嘉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把14年改革实践中处理这方面问题的一些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总结概括,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为起点,以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问题为核心,把理论的和实证性的分析相结合,力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出一些新的认识。一、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 第一,企业必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企业法》和《条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2014年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6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与稳中求进的相互关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要从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整为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稳增长。实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宏观调控,需要计划、财税、金融这三大调控杠杆形成合力。结构性调整的政策要从选择性的调整政策转向功能性的调整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日新  臧跃茹  
从当前经济的运行来看,我们不能只看到现金(人民币)是货币,实际上企业的存款和居民的储蓄存款经过一定手续可以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是一种货币。尽管经济学界对货币的定义一直争论不休,迄今尚无定论(外国也是一样),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迫切要求回答在宏观调控上究竟主要控制哪个层次的货币指标,才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避免前几年出现过的那种宏观严重失控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