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3)
2023(6766)
2022(5580)
2021(5150)
2020(4281)
2019(9640)
2018(9447)
2017(17694)
2016(9694)
2015(10858)
2014(10938)
2013(10469)
2012(9704)
2011(8884)
2010(9116)
2009(8906)
2008(9116)
2007(8147)
2006(7367)
2005(7084)
作者
(27350)
(23132)
(22750)
(21911)
(14717)
(10920)
(10243)
(8794)
(8735)
(8258)
(7834)
(7670)
(7538)
(7409)
(7394)
(7111)
(6714)
(6620)
(6575)
(6514)
(5858)
(5535)
(5479)
(5284)
(5179)
(5151)
(5150)
(4948)
(4625)
(4399)
学科
(39274)
经济(39195)
管理(35863)
(29756)
(27070)
企业(27070)
方法(14833)
(14035)
(13410)
数学(11581)
数学方法(11415)
中国(11087)
业经(10185)
(9366)
(9303)
(9208)
(8463)
理论(8461)
财务(8441)
财务管理(8423)
(8320)
银行(8313)
企业财务(8058)
体制(8031)
(7955)
(7914)
金融(7912)
(6885)
(6260)
环境(6106)
机构
大学(146052)
学院(142856)
(61305)
经济(59997)
管理(53646)
研究(48849)
理学(45671)
理学院(45136)
管理学(44478)
管理学院(44197)
中国(38155)
(33649)
(30945)
科学(26942)
财经(25506)
(23738)
(23081)
(21925)
中心(21749)
研究所(21012)
经济学(20161)
北京(19631)
财经大学(19044)
(18990)
(18656)
师范(18490)
经济学院(17893)
业大(17887)
(17805)
(17049)
基金
项目(90872)
科学(73136)
研究(68442)
基金(68080)
(58648)
国家(58162)
科学基金(50504)
社会(45992)
社会科(43465)
社会科学(43457)
基金项目(35242)
(33792)
教育(32198)
自然(31091)
自然科(30368)
自然科学(30361)
自然科学基金(29845)
(28831)
资助(27185)
编号(26762)
成果(23614)
(23345)
(21411)
重点(20955)
国家社会(19583)
课题(19273)
教育部(19079)
(19029)
(18552)
(18535)
期刊
(71881)
经济(71881)
研究(47814)
中国(31163)
(28577)
管理(22694)
学报(20716)
科学(19899)
(17770)
教育(17414)
大学(16879)
学学(15856)
(15308)
金融(15308)
财经(14231)
(12256)
经济研究(11492)
技术(11353)
农业(11209)
业经(9817)
问题(9364)
(7090)
(6966)
理论(6769)
会计(6707)
现代(6623)
财会(6564)
技术经济(6210)
世界(6185)
科技(6099)
共检索到223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仁军  初可佳  
对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献不胜枚举,但很多学者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将制度当作给定的外生变量,忽略其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企图仅从纯经济分析来理解市场经济的真面目,这种分析框架决定了对宏观调控理论基础的研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必须放弃无制度背景的纯粹经济分析,应引入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变量分析,本文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出发,分别考察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与效应,从而形成宏观调控完整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健英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在30年代被提出后,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宏观政策上,对宏观调控的原因、内在规定、与市场的关系等基础理论,认识并不很清楚或一致。这与西方宏观调控理论缺乏相应理论基础有直接关系。为澄清上述问题并从中探寻有益的启示,现对马克思与凯恩斯学派的有关论述作扼要的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超林  
一般竞争均衡理论尽管提供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竞争均衡标准 ,但由于一般竞争均衡理论既无法处理宏观非均衡现象 ,甚至也未从根本上提供价格实现机制 ,因而只能是一种静态的纯理论。凯恩斯宏观非均衡理论虽然论证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情形下的市场经济运行问题 ,但又因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 ,从而难以成为完整的宏观调控理论基础。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过程的本质出发 ,试图在比较与综合一般竞争均衡、宏观非均衡以及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中 ,归纳分析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际红  
从宏观调控立法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宏观调控立法的客观必然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宏观调控立法作为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其产生与存在的思想理论基础,并且结合现实的国情及其发展历程特点,围绕本国社会公共利益和国际发展局势,追求内容的社会性、民主性和国际性,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使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逐步规范、科学,以期使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不断加强和完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刘嗣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臧旭恒  
笔者曾从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消费者行为转变及其对消费-收入关系影响的角度,论述过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的改变。本文将再次从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入手,以摩迪里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定为例,验证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的改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宏观经济分析理论和调控实践应依据的几个基本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庞明川  
本文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宏观调控经验和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体制基础,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不应沿用和照搬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应与经济转轨的体制基础相适应,在围绕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短期波动去研究和应对的同时,结合体制、产权等方面出现的障碍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注重与相应的体制基础相协调和配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星宇  吕春成  
规制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对其正式进行研究是从 19世纪美国对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铁路运输规制开始的。一百多年以来 ,经历了从规制到放松规制的变迁 ,二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均有明显的经济绩效。遵循规制的发展轨迹 :前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则 ,可以探寻规制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子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宏观调控邓子基一、现代企业制度与宏观调控同是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单个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制等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中。单个业主制与合伙制古已有之,而股份制从其萌芽算起,迄今只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淑珍  李贺良  
试论转移支付制度的宏观调控职能●王淑珍李贺良转移支付笼统地讲,它表现的是政府间财力的上下移动。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研究中转移支付一般特指相邻两级政府,上级对下级的财力援助与支持。转移支付更深层的内涵、本质是: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以全国各地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利娜  
近期房价上涨过快,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市场的因素(经济基本面、供需关系),也有非市场的因素(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相关制度改革滞后),且各城市房价走高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加之房地产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使得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常常难以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隋建利  李玥蓉  李悦欣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攻坚期,如何通过“政府之手”推进结构改革、引导经济转型是未来发展的重心。本文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构建经济结构变迁指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模型探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相对价格变化、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非线性驱动机制,甄别变量间的时变因果关系以及时间区制分布,以期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研究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均能显著影响相对价格变化和产业结构变迁,且第三产业部门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度较强。此外,政府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均能有效作用于相对价格变化和产业结构变迁,且第一、第二产业部门对财政政策的冲击更为敏感。最后,中国政府通常采取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调控相对物价水平,采用货币供给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发展。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结构变迁的作用具有时变性特征。相比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变迁的作用时间更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建成  包双叶  
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高度重视住房消费与住房投资,尤其突出地表现为对二者的区别对待。"鼓励消费,抑制投资"成为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住房投资的信贷风险较高,容易引发银行危机,乃至整个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而住房消费似乎具有某种"抗体",其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从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从现实层面推翻了以上传统认识,有力冲击了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住房消费与住房投资在多重视角下的重新解读,从理论层面修正了传统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文辉  
宏观调控行为是重要的政府行为之一,宏观调控行为欲发挥效力,必须具备伦理上的"善"和正义性,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所要实现的正义是现代制度伦理中的分配正义、规则正义、经济民主和实质公平。宏观调控的伦理正义性应通过宏观调控的制度化与体系化、宏观调控决策中的协商民主与大众参与等路径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