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9)
- 2023(3165)
- 2022(2649)
- 2021(2416)
- 2020(2223)
- 2019(5150)
- 2018(4894)
- 2017(9272)
- 2016(4867)
- 2015(5264)
- 2014(5036)
- 2013(4995)
- 2012(4807)
- 2011(4257)
- 2010(4555)
- 2009(4217)
- 2008(4515)
- 2007(4098)
- 2006(3709)
- 2005(3567)
- 学科
- 济(21645)
- 经济(21629)
- 管理(15365)
- 业(13844)
- 企(12836)
- 企业(12836)
- 财(7619)
- 方法(6884)
- 中国(5790)
- 务(5651)
- 财务(5634)
- 财务管理(5622)
- 企业财务(5364)
- 数学(5359)
- 数学方法(5231)
- 制(5044)
- 学(4448)
- 农(4332)
- 银(4260)
- 银行(4255)
- 业经(4213)
- 行(4016)
- 融(3963)
- 金融(3963)
- 关系(3915)
- 贸(3899)
- 贸易(3895)
- 理论(3823)
- 易(3769)
- 地方(3622)
- 机构
- 大学(65893)
- 学院(64515)
- 济(28181)
- 经济(27574)
- 研究(26262)
- 管理(22500)
- 中国(21113)
- 理学(18548)
- 理学院(18305)
- 管理学(17885)
- 管理学院(17748)
- 京(15407)
- 财(15030)
- 科学(13980)
- 所(13508)
- 研究所(11870)
- 中心(11810)
- 财经(11011)
- 江(10322)
- 北京(10319)
- 经(9991)
- 农(9949)
- 院(9571)
- 范(8793)
- 师范(8711)
- 经济学(8528)
- 州(8316)
- 财经大学(8234)
- 业大(8218)
- 农业(7671)
- 基金
- 项目(38900)
- 科学(30804)
- 研究(29077)
- 基金(28752)
- 家(25225)
- 国家(25032)
- 科学基金(21281)
- 社会(18538)
- 社会科(17510)
- 社会科学(17505)
- 基金项目(14579)
- 省(14193)
- 教育(13710)
- 自然(13551)
- 自然科(13277)
- 自然科学(13275)
- 自然科学基金(13024)
- 资助(12216)
- 划(12208)
- 编号(11434)
- 成果(10676)
- 重点(9293)
- 部(9021)
- 课题(8374)
- 性(8187)
- 发(7981)
- 教育部(7838)
- 国家社会(7792)
- 创(7739)
- 制(7652)
共检索到113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立群 杜德瑞
中国经济增速"破8"引起了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对长期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源于对中国改革方向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不同研判,对短期经济走势的争论集中于政策调整空间的不同判断。这种情势表明,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已日显紧迫。利用经济增速下调提供的时间和空间,认真梳理和总结中国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取向,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在体制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经济走势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家智 周振
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处在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已发生了趋势性改变,现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困境具有内外因素叠加效应。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失衡从而引发出的结构矛盾是困扰中国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快速的政府主导型的投资驱动调控无疑有助于阻止经济总量增速的快速下滑,但是从长远看,投资驱动型总量政策将更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基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矛盾视角分析结论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应以促进消费增长的消费驱动型代替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为动力的内部需求扩大就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当前,在继续稳健审慎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有效扩大内需的同时,必须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变化,从体制变革和科技创新入手,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通过放松管制、激活市场等制度创新,促进平等竞争,强化市场功能,化解制约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的制度性因素,改变供给低效和刚性,提高供给效率和弹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大规模投入驱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良初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把握是做好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下,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更强的财政宏观调控对策,以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目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培新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平抑粮油价格工作会议,1993年12月25日在北京举行.朱镕基副总理指出,必须迅速制止目前的涨价势头,防止连锁反应.要确保市场稳定,为1994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江萍
投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投资不足将使经济增长缓慢;投资过旺又会诱发通货膨胀,并使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调控必须谨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调控的重点及政策取向都是大不相同的。在短时期内,投资调控的方向和力度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和投资品供给平衡情况及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情况。如果这两个平衡都同时达到,那么表明投资调控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两者都未达到平衡,例如投资品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则表明投资需求过旺,应该采取控制投资规模的办法进行调控;当然相反情况下,投资品过剩和大量产品积压时,则应采取鼓励投资的办法。如果前者基本平衡(表现为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本文利用最新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统计数据,分析认为,我国一季度经济形势出现回暖迹象,但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因此,下一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方面,应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居民消费、调整工业结构、千方百计扩大外需、扩大就业等。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政策 金融危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书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完善政策手段, 转变调控方式,提高调控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宏观调控 政策安排 政府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季光
关于加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效和如何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商季光一、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从1993年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以来,加强了对金融市场和社会集资的管理;积极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措施,缓解了国有企业的困难;加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可辉
2007年,人民银行频繁运用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但调控效果与政策预期还存在一些差距,货币政策调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和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手段乃至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形成调控合力,综合起来就是要注重"五个协调",才能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力,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进一步完善税制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安体富1994年我国的税制改革,贯彻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原则,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框架。但从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来看,现行税制尚需不断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