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4)
- 2023(4274)
- 2022(3484)
- 2021(3313)
- 2020(2743)
- 2019(6282)
- 2018(6374)
- 2017(11230)
- 2016(6468)
- 2015(7363)
- 2014(7866)
- 2013(7380)
- 2012(7003)
- 2011(6185)
- 2010(6548)
- 2009(5992)
- 2008(6535)
- 2007(5998)
- 2006(5320)
- 2005(5027)
- 学科
- 济(24012)
- 经济(23982)
- 管理(22505)
- 业(19117)
- 企(18152)
- 企业(18152)
- 财(10313)
- 方法(8791)
- 理论(8132)
- 务(7800)
- 财务(7788)
- 财务管理(7764)
- 企业财务(7366)
- 中国(7023)
- 学(6946)
- 制(6422)
- 业经(6398)
- 数学(5978)
- 数学方法(5841)
- 农(5802)
- 教育(5411)
- 银(5280)
- 银行(5274)
- 行(4910)
- 和(4592)
- 融(4436)
- 金融(4435)
- 教学(4410)
- 体(4265)
- 策(4230)
- 机构
- 学院(93016)
- 大学(92088)
- 济(33261)
- 经济(32217)
- 管理(31415)
- 研究(29378)
- 理学(25795)
- 理学院(25479)
- 管理学(24936)
- 管理学院(24771)
- 中国(24361)
- 京(20506)
- 财(20133)
- 科学(17719)
- 江(16006)
- 所(15052)
- 财经(14924)
- 中心(13883)
- 范(13453)
- 经(13330)
- 师范(13318)
- 州(13298)
- 北京(13237)
- 研究所(13036)
- 农(12319)
- 业大(11448)
- 技术(11251)
- 财经大学(10979)
- 院(10791)
- 经济学(10570)
- 基金
- 项目(52290)
- 研究(41196)
- 科学(40057)
- 基金(35657)
- 家(30441)
- 国家(30110)
- 科学基金(25631)
- 社会(24051)
- 社会科(22464)
- 社会科学(22460)
- 省(21140)
- 教育(20523)
- 编号(18483)
- 基金项目(18214)
- 划(17236)
- 成果(16653)
- 自然(16042)
- 自然科(15646)
- 自然科学(15644)
- 自然科学基金(15356)
- 资助(15032)
- 课题(13421)
- 重点(12330)
- 性(11733)
- 部(11380)
- 年(11331)
- 项目编号(11323)
- 创(10663)
- 大学(10650)
- 发(10624)
共检索到152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健英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在30年代被提出后,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宏观政策上,对宏观调控的原因、内在规定、与市场的关系等基础理论,认识并不很清楚或一致。这与西方宏观调控理论缺乏相应理论基础有直接关系。为澄清上述问题并从中探寻有益的启示,现对马克思与凯恩斯学派的有关论述作扼要的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超林
一般竞争均衡理论尽管提供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竞争均衡标准 ,但由于一般竞争均衡理论既无法处理宏观非均衡现象 ,甚至也未从根本上提供价格实现机制 ,因而只能是一种静态的纯理论。凯恩斯宏观非均衡理论虽然论证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情形下的市场经济运行问题 ,但又因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 ,从而难以成为完整的宏观调控理论基础。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过程的本质出发 ,试图在比较与综合一般竞争均衡、宏观非均衡以及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中 ,归纳分析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际红
从宏观调控立法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宏观调控立法的客观必然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宏观调控立法作为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其产生与存在的思想理论基础,并且结合现实的国情及其发展历程特点,围绕本国社会公共利益和国际发展局势,追求内容的社会性、民主性和国际性,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使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逐步规范、科学,以期使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不断加强和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仁军 初可佳
对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献不胜枚举,但很多学者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将制度当作给定的外生变量,忽略其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企图仅从纯经济分析来理解市场经济的真面目,这种分析框架决定了对宏观调控理论基础的研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必须放弃无制度背景的纯粹经济分析,应引入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变量分析,本文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出发,分别考察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与效应,从而形成宏观调控完整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刘嗣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秀云
投资宏观调控对投资效率进而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的投资宏观调控在理论上相对滞后且在实践上效力不足。本文立足于我国投资发展和调控的现实状况,对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进行了再认识,指出了实现有效的投资宏观调控的现实条件,最后在针对性基础上对投资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创新,以求促进和完善我国当前的投资宏观调控。
关键词:
现实基础 目标 条件 手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建成 包双叶
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高度重视住房消费与住房投资,尤其突出地表现为对二者的区别对待。"鼓励消费,抑制投资"成为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住房投资的信贷风险较高,容易引发银行危机,乃至整个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而住房消费似乎具有某种"抗体",其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从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从现实层面推翻了以上传统认识,有力冲击了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住房消费与住房投资在多重视角下的重新解读,从理论层面修正了传统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文辉
宏观调控行为是重要的政府行为之一,宏观调控行为欲发挥效力,必须具备伦理上的"善"和正义性,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所要实现的正义是现代制度伦理中的分配正义、规则正义、经济民主和实质公平。宏观调控的伦理正义性应通过宏观调控的制度化与体系化、宏观调控决策中的协商民主与大众参与等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
宏观调控行为 伦理基础 正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中国实行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化大生产、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市场经济失灵等。宏观调控主体是政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是宏观调控的客体。中央政府是宏观调控的终极主体,地方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客体。中国需要制定专门规范宏观调控行为的法规,这种法规应当属于程序性法规。
关键词:
国民经济管理 宏观调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庞明川
本文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宏观调控经验和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体制基础,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不应沿用和照搬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应与经济转轨的体制基础相适应,在围绕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短期波动去研究和应对的同时,结合体制、产权等方面出现的障碍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注重与相应的体制基础相协调和配合。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宏观调控 体制性约束 政策绩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家鑫
近几年来,多次出现货币信贷投放失控,之后紧急压缩,强化宏观控制。尤其是去年八月以后抽紧银根,限时压缩超规模贷款;人民银行直接从专业银行存款帐户扣收临时借款,专业银行于是强压企业贷款,采取只收不放的非常措施。这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稳定金融的大局所必需。。无庸讳言,这样做的结果,使金融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影响,不少基层行所面临开不了门的困境。影响之大,处境之难,是江西等不少省任何一年所没有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玉伟
用来源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理论对用户信息行为(UIB)进行阐释,分上下两篇,上篇:基于批判现实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探讨UIB的哲学基础;用知识异常状态、意义建构、认知负荷理论来探讨UIB的认知科学基础;用自我效能感、次序效应和从众心理理论来探讨UIB的心理学基础;用最小省力法则和布鲁克斯知识方程来探讨UIB的图情学基础;下篇:用社会网络、小世界和信息贫困理论来探讨UIB的社会学基础;用利用与满足、游戏娱乐、沉默的螺旋理论来探讨UIB的传播学基础;用风险回报理论来阐述UIB研究的经济学基础;用信息觅食理论来阐述UIB的生态学基础。最后得出结论:UIB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
关键词:
用户信息行为 理论基础 学科融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玉伟
用来源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理论对用户信息行为(UIB)进行阐释,分上下两篇,上篇:基于批判现实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探讨UIB的哲学基础;用知识异常状态、意义建构、认知负荷理论探讨UIB的认知科学基础;用自我效能感、次序效应和从众心理理论探讨UIB的心理学基础;用最小省力法则和布鲁克斯知识方程探讨UIB的图情学基础;下篇:用社会网络、小世界和信息贫困理论探讨UIB的社会学基础;用利用与满足、游戏娱乐、沉默的螺旋理论探讨UIB的传播学基础;用风险回报理论阐述UIB研究的经济学基础;用信息觅食理论阐述UIB的生态学基础。最后得出结论:UIB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
关键词:
用户信息行为 理论基础 学科融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勇
40多年宏观经济管理的实践和正反经验揭示,省级调控层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中介和枢纽作用,省级调控层作为以行政区划为依据的区域经济单元,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区域。加强分级分层宏观管理体制下的省级经济调控,是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颖
市场机制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弱点,因此,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成为客观的必要。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有宏观调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也不例外。但在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时,有些人往往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把国家制定微观经济政策的依据或全面干预经济的依据,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相互替代,经纬不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