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1)
2023(6190)
2022(5189)
2021(4749)
2020(3967)
2019(8988)
2018(8595)
2017(17152)
2016(9325)
2015(10239)
2014(10193)
2013(9830)
2012(9448)
2011(8449)
2010(8897)
2009(8188)
2008(8271)
2007(7385)
2006(6664)
2005(6087)
作者
(25010)
(20911)
(20537)
(19944)
(13580)
(9891)
(9399)
(7978)
(7826)
(7774)
(6973)
(6852)
(6726)
(6688)
(6613)
(6362)
(6213)
(6149)
(6140)
(5929)
(5243)
(5034)
(4944)
(4826)
(4770)
(4714)
(4673)
(4576)
(4154)
(4071)
学科
(36596)
经济(36555)
管理(31002)
(29337)
(24380)
企业(24380)
方法(14417)
(14318)
数学(12405)
数学方法(12203)
(10494)
中国(10453)
(9849)
贸易(9845)
(9658)
(9009)
(9004)
财务(8995)
财务管理(8979)
(8731)
企业财务(8527)
(8360)
金融(8359)
(8125)
银行(8123)
业经(7877)
(7760)
地方(6800)
农业(6661)
及其(6264)
机构
学院(130176)
大学(128617)
(59784)
经济(58555)
管理(50487)
研究(44699)
理学(42836)
理学院(42436)
管理学(41879)
管理学院(41633)
中国(36118)
(31232)
(26429)
财经(23676)
科学(23400)
(21708)
(21600)
中心(20772)
(20021)
研究所(19209)
经济学(18740)
财经大学(17610)
(17568)
经济学院(16968)
北京(16930)
(16289)
(16223)
师范(16118)
(15776)
业大(15441)
基金
项目(81381)
科学(65636)
研究(62609)
基金(60417)
(51371)
国家(50924)
科学基金(44493)
社会(41000)
社会科(39089)
社会科学(39083)
基金项目(30798)
(30456)
教育(29119)
自然(27653)
自然科(27078)
自然科学(27073)
自然科学基金(26590)
(25971)
资助(25679)
编号(25330)
成果(21690)
(19235)
重点(18258)
课题(17864)
(17601)
教育部(17036)
国家社会(17032)
(16949)
(16825)
人文(16674)
期刊
(67272)
经济(67272)
研究(44474)
中国(24705)
(24361)
管理(19624)
(18204)
金融(18204)
(15762)
学报(15198)
科学(15104)
教育(14113)
大学(12491)
经济研究(12137)
学学(11771)
财经(11652)
农业(10804)
国际(10613)
业经(10376)
技术(10370)
(10174)
(10063)
问题(8850)
世界(7163)
现代(6206)
理论(6186)
技术经济(5926)
会计(5902)
商业(5875)
(5752)
共检索到206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徐前春  
通过运用格兰杰二元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多国的货币市场利率、货币供给量、政府净债务和政府支出等指标的增长率变动进行分析,可以证实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并且通过分析这些指标与各国经济总量GDP的互动关系,可以证实存在着国际间宏观经济互动调控的经济福利效应,它通过一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国际互动机制得以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彬  
1.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和社会保障费用分担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逐渐降低间接税比重,增加直接税比重,特别是全面推进"营改增"。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对社会保障费用标准和分担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此外,政府可根据情况采取加大退税力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范式转变特征的DSGE模型,对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政策可信度如何影响这一结构转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调控效应。本文分析得到:在政策当局做出政策目标调整后,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可信,那么主要经济变量将会在政策调整期内达到目标均衡水平;反之,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不可信,那么市场预期和政策目标之间的分歧将使得主要经济变量偏离目标均衡水平,导致政策调整无法实现其既定目标。同时,政策可信度不仅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还能降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波动,具有较好的宏观调控效应,从而降低政策实施成本。特别是,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这一稳定效应在中长期内更为明显。本文分析为理解经济结构性转变过程中的政策信用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课题组  
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遏制某些行业中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举措,表明了中央政府清理整顿违规使用土地、遏制地方政府投资饥渴症,探索维护土地市场秩序“长效机制”的决心。但是上收地方政府土地审批权限,把土地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同样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否能有效遏制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盲目冲动,仍有待实践检验;如何通过政策规范来引导土地市场实现制度创新,依然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研究。为此,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最近在京举办了“土地市场治理与宏观调控”研讨会,本文是对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所进行的整理和综合。本刊认为有一定参考价值,特予以刊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晏国菀  蒲勇健  饶茜  
本文用两步多变量回归方法检验了我国2002—2008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总的来说,调控政策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抑制房地产业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反应为正或负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政策频发能够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但过分密集的政策会因为和前次政策间隔时间过短而使政策效应受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慧中  别曼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宏观调控政策搭配的实践与经验,并与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较,总结出我国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好地运用政策手段调控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立兴  
在国际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同时面临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复杂情形。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国家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从一个简单的两国博弈模型分析入手,阐述了国家间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和帕累托改善为每个博弈参与者所带来的收益分配问题,以及不同实力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博弈的动机、预期和采取的策略。通过总结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东亚区域合作组织的政策协调实践,论述了在目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和平崛起”战略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对维护世界稳定经济环境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岩  
从2004年到2005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之大、动作之迅猛、政策出台之频密出乎不少人的意料,本文将就本轮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特别是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政策作用进行一些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金全  郑荻  
本文基于中央银行数量与价格工具协调并用的事实,分别构造了“量主价辅”“价主量辅”和“量价并行”三种形式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并利用包含粘性价格和预期冲击的NK-DSGE模型,对比不同规则下各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应,结果发现:中央银行更关注利率政策的持续性和一致性,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则更多是出于相机目的;预期冲击的引入能有效提高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力度,预期管理将在价格型政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包含预期的“量价并行”规则是当前阶段最符合我国宏观调控需要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且利率政策权重系数要显著大于货币数量权重系数,说明在当前我国实行的混合型货币政策中,价格型工具已经开始起主导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光升  
国债管理可以通过流动性效应与利息率效应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其中对宏观调控的影响集中反映在宏观调控手段和调控经济效果两个方面。我国国债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主要是 :( 1)注意国债品种多样化 ;( 2 )选择适当的国债种类及应债来源 ;( 3)增加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的比重 ;( 4)大力发展国债二级市场 ;( 5 )积极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保民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也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货币政策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在经济周期变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应用和调控手段也在变化。因此,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及效果,探讨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发挥的因素,对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军  李佳文  孟勉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虽日趋成熟,但房价波动仍然较大,为此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多次宏观调控。本文采用中国房地产指数通过GARCH类模型对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住宅和商铺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对各个市场的影响不同,且住宅市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商铺市场。其二,政府实施的鼓励或调控的政策对各地房地产市场造成的冲击效用也不相同,以首轮调控“国八条”的冲击是最大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本文在剖析双顺差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减少双顺差和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双顺差是我国长期执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形式多样的鼓励出口和引资的税费优惠政策导致双顺差;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国际流动性同国内流动性结合扩大了双顺差,地方政府追求GDP,对双顺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减少双顺差。需要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立足内需、优化外需的经济发展新战略。实行新的经济发展新战略,需要协调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协调、调整投资和进出口、促进消费、实施平衡的财政政策和取消出口及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双向浮动的汇率政策、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世界经济"滞胀"风险在增加,我国面临宏观经济下行而通胀压力依旧的复杂局面,"一保一控"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以前适用于"防过热、防通胀"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面临修订,在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必须对经济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在继续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对存贷利率、信贷结构进行调整。同时,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构,达到有保有压的经济效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泽云  
宏观审慎监管是针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目的是保持金融稳定。它与微观审慎监管有较明显区别,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限制单个金融机构的危机,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