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4)
- 2023(9123)
- 2022(7599)
- 2021(6892)
- 2020(5717)
- 2019(12778)
- 2018(12610)
- 2017(24216)
- 2016(13134)
- 2015(14751)
- 2014(14874)
- 2013(14322)
- 2012(13974)
- 2011(12727)
- 2010(13414)
- 2009(12741)
- 2008(12821)
- 2007(11911)
- 2006(11027)
- 2005(10210)
- 学科
- 济(74424)
- 经济(74369)
- 管理(43398)
- 业(37085)
- 企(31309)
- 企业(31309)
- 方法(22247)
- 地方(19635)
- 数学(19219)
- 数学方法(18910)
- 中国(17115)
- 财(16820)
- 农(15306)
- 业经(13897)
- 学(13779)
- 地方经济(13513)
- 制(13019)
- 策(11554)
- 贸(10621)
- 贸易(10614)
- 银(10412)
- 银行(10403)
- 务(10228)
- 易(10200)
- 财务(10200)
- 融(10178)
- 金融(10178)
- 财务管理(10175)
- 农业(9999)
- 行(9976)
- 机构
- 学院(196334)
- 大学(195097)
- 济(90824)
- 经济(88896)
- 管理(72206)
- 研究(70786)
- 理学(60758)
- 理学院(60058)
- 管理学(58955)
- 管理学院(58591)
- 中国(55717)
- 财(43175)
- 京(41147)
- 科学(40143)
- 所(36003)
- 财经(32851)
- 中心(31924)
- 研究所(31843)
- 江(31575)
- 经(29549)
- 经济学(28556)
- 农(28478)
- 北京(26486)
- 范(25753)
- 师范(25547)
- 经济学院(25123)
- 院(25037)
- 州(24890)
- 业大(24637)
- 财经大学(23856)
- 基金
- 项目(117847)
- 科学(93606)
- 研究(88021)
- 基金(85781)
- 家(73346)
- 国家(72712)
- 科学基金(62755)
- 社会(57874)
- 社会科(54766)
- 社会科学(54753)
- 省(45705)
- 基金项目(43653)
- 教育(40276)
- 自然(38902)
- 自然科(38027)
- 自然科学(38020)
- 划(37840)
- 自然科学基金(37314)
- 资助(36462)
- 编号(34886)
- 成果(30140)
- 发(26680)
- 重点(26666)
- 部(26324)
- 课题(25370)
- 创(23741)
- 国家社会(23679)
- 教育部(22967)
- 性(22771)
- 人文(22479)
共检索到321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绍朋 王健 汪海波
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在经济“软着陆”中的作用周绍朋王健汪海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我国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针对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过热现象,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国家综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帆
继续坚持“软着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1995年下半年宏观调控分析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目前,主张放松宏观调控,使经济再度“热”的舆论又开始抬头。例如,上海证券报7月17日发表股票专家徐凯南的预测,言“宏观经济软着陆成功初见端倪,股市走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为了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未来18年当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必须维持在年增长8%左右的水平上,因此8%的增长速度便是“全面小康增长”速度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处于这个平均增长速度上,这要求我国未来经济增长过程不仅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且还要求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晓 陈光磊 高菲
本文通过对物价增长偏低、社会资金偏紧、总需求结构不合理等宏观数据的分析,认为2003年以来的经济过热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宏观调控已经到位,国民经济实现了软着陆,需要警惕的是宏观调控不能过犹不及断送增长周期。文章建议,为保持增长周期的持续,当前宏观调控必须尽快做出相应调整,以形成增加国内需求的新政策体系,确保国民经济在不发生紧缩的情况下持续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周期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庆
在外部需求前景和国内政策定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把所设想的2008年可能出现的情形比喻成一年的四个季节。秋季代表"输入型软着陆",夏季代表"过热",春季代表"政策引导型软着陆",而冬季则代表"彻底的硬着陆"。我们预测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秋季"的可能性最大。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预测 软着陆 宏观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的运行形势,指出了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下行风险。随后,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物价运行的形势,发现我国本轮物价上涨具有以往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现在处于经济下行风险和物价上涨并存的态势,并对如何采取宏观政策调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运行 物价上涨 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兆祥 郭红玉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一些结合部,深入研究这些结合部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减少政策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已经能够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主动选择适当的政策组合,运用间接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系。文章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货币双稳健”宏观调控思想的确立,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或制度配合为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光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慧中 别曼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宏观调控政策搭配的实践与经验,并与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较,总结出我国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好地运用政策手段调控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国际比较 政策协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健
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与完善王健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效应是多重的,需要加以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其纠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扬长避短、发挥合力是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取得卓著成效的基本经验之一。本文结合这次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分析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立兴
在国际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同时面临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复杂情形。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国家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从一个简单的两国博弈模型分析入手,阐述了国家间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和帕累托改善为每个博弈参与者所带来的收益分配问题,以及不同实力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博弈的动机、预期和采取的策略。通过总结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东亚区域合作组织的政策协调实践,论述了在目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和平崛起”战略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对维护世界稳定经济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
宏观调控政策 博弈 和平崛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后启 汪义达 关世来 蒋万进 汪志洪
一、引言由于经济系统复杂的关联结构与动态关系,早在1954年菲利普斯(Phillips)就最先指出:即使对于简单的乘数——加速数模型,根据直觉知识给出经济稳定化政策也很可能导致事先难以预料的经济振荡或不稳定。更不用说复杂的经济模型或经济现实,在存在复杂的时滞结构以及多个政策手段的情况下,防止根据直观经验制定政策而导致灾难性后果是多么困难!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借助于计算机建立大规模的动态联立方程模型以同时考虑存在于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但即使建立了经济大系统运行模型,怎样制定出相互协调的调控政策以保证经济运行的多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泽云
宏观审慎监管是针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目的是保持金融稳定。它与微观审慎监管有较明显区别,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限制单个金融机构的危机,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熙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各国财政中占主要地位,它起着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保护政府支出的作用,税收作为国家经济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它主要被各国政府用来反经济周期,扼制经济过热,防止经济大萧条,这种作用的实现,是靠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