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0)
- 2023(9424)
- 2022(8457)
- 2021(8084)
- 2020(6840)
- 2019(15866)
- 2018(15862)
- 2017(30792)
- 2016(16853)
- 2015(19046)
- 2014(19021)
- 2013(18795)
- 2012(17224)
- 2011(15301)
- 2010(15150)
- 2009(13750)
- 2008(13398)
- 2007(11400)
- 2006(9817)
- 2005(8402)
- 学科
- 济(64726)
- 经济(64656)
- 管理(52162)
- 业(47520)
- 企(41163)
- 企业(41163)
- 方法(31734)
- 数学(27334)
- 数学方法(27015)
- 财(18147)
- 农(15984)
- 中国(15475)
- 学(15193)
- 业经(14187)
- 务(12933)
- 财务(12874)
- 财务管理(12851)
- 地方(12654)
- 企业财务(12219)
- 理论(11484)
- 和(11154)
- 制(11134)
- 贸(10873)
- 贸易(10866)
- 环境(10792)
- 农业(10702)
- 技术(10614)
- 易(10539)
- 划(10066)
- 教育(9381)
- 机构
- 大学(235498)
- 学院(233126)
- 管理(97028)
- 济(87796)
- 经济(85713)
- 理学(84741)
- 理学院(83829)
- 管理学(82400)
- 管理学院(81999)
- 研究(74720)
- 中国(54748)
- 京(50531)
- 科学(47841)
- 财(40227)
- 所(36964)
- 业大(36100)
- 农(35502)
- 中心(34032)
- 研究所(33877)
- 财经(32789)
- 江(32046)
- 北京(31957)
- 范(30627)
- 师范(30355)
- 经(29860)
- 农业(27900)
- 院(27433)
- 州(26817)
- 经济学(25079)
- 商学(24869)
- 基金
- 项目(165726)
- 科学(129851)
- 研究(121148)
- 基金(120158)
- 家(104240)
- 国家(103363)
- 科学基金(89253)
- 社会(74477)
- 社会科(70430)
- 社会科学(70411)
- 基金项目(65052)
- 省(64499)
- 自然(59733)
- 自然科(58267)
- 自然科学(58254)
- 自然科学基金(57180)
- 教育(55191)
- 划(54258)
- 编号(50081)
- 资助(49653)
- 成果(40296)
- 重点(36459)
- 部(36296)
- 创(34163)
- 发(34070)
- 课题(33583)
- 科研(31826)
- 创新(31739)
- 项目编号(31321)
- 教育部(31107)
共检索到327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昌发
宏观调控是调控机关通过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活动。在实施调控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保障受控主体的信赖利益,主要是通过建立受控主体参与机制、设置一定的缓冲期以及采用"预调微调"的方式来对宏观调控中的受控主体予以信赖保护,以体现对受控主体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信赖保护 权力行使 权利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勒系琳
考察从计划体制的行政分权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这一转变过程中宏观调控手段的使用,展现我国宏观调控由政府直接控制到间接调控的渐进过程。分析了过去宏观调控手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有关宏观调控手段实现良性转变提出思考,认为深化政治体制改变、经济体制改革、政府退出直接干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法律手段作用等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手段 变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达 刘瑞
我国不同区域对宏观调控的反应不同。进行有利于宏观调控的区域划分原则是:生产力布局,经济区域基础条件,确保调控政策顺畅实施。宏观调控经济区域的划分依据是:调控区域内部是统一市场,是完整行政区域组合,是有地理联系的自然板块,内部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本文选取了反映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综合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对外经济联系的四类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判断后发现宏观调控经济区域划分每年的情况均不相同,进而提出"动态经济板块"设想。为在宏观调控中体现科学发展的内涵,建议实施宏观调控要考虑经济区域性质差异,掌握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时机,在注重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搞好区域发展规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大才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多项支持保护粮食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同时又提出了要强化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那么粮食支持保护与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什么呢?有了粮食支持保护,还要不要宏观调控?有了宏观调控,还要不要粮食支持保护?其实,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粮食流通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后,为了矫正市场的缺陷,需要政府对粮食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了威胁。[结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长期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仅仅表现为当前的生态失衡,更严重威胁了未来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加强生态功能设计,具体可从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制度机制、加强政府生态农业的主导型地位及投入水平、以技术进步支撑保护农业生态和粮食安全和以法律手段规范保证相应措施的顺利实施4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鸣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作为“当代财经文库”之一推出的《农业宏观调控论》一书,是青年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副教授赵昌文同志潜心研究中国农业宏观调控问题的心得之作。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概括了宏观调控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2)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3)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4)"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5)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6)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7)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责任宏观政策;(8)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能包打天下;(9)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宏观调控基本遵循。必须指出,宏观调控新常态不是被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要明确当前宏观调控中,有些是会随着迈向新常态而被修正或淘汰的,有些是与...
关键词:
理论危机 宏观调控 引领新常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曾海舰
本文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是否对公司价值具有实质性影响。利用2004年宏观调控前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显著变化,构建"自然实验"框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宏观调控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发现与国有公司和大公司相比,宏观调控使民营公司和小公司的价值下降幅度更大,所降低的幅度不仅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而且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研究表明,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会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公司价值。通过对超常收益率的稳健性检验,发现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民营化程度高的公司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比小规模公司更大。
关键词:
公司价值 宏观调控 双重差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久
拉斯·特维德所著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云:经济波动无法消除,因为它如同心跳,是经济肌体的一部分。由此,宏观调控同样逃不开,因为心跳虽然决计不能消除,但防止出现心脏问题却是必需的。宏观调控争论至今,是否需要调控已鲜有争议,如何调控却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货币视角,即金融宏观调控。曾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所长的哈勃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