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7)
2023(6062)
2022(5038)
2021(4950)
2020(4422)
2019(10326)
2018(10500)
2017(20443)
2016(11529)
2015(13139)
2014(13225)
2013(12776)
2012(11867)
2011(10566)
2010(11128)
2009(10216)
2008(10434)
2007(9202)
2006(8102)
2005(7278)
作者
(33435)
(27685)
(27581)
(26419)
(18171)
(13238)
(12609)
(10708)
(10556)
(10108)
(9694)
(9486)
(9074)
(8872)
(8687)
(8534)
(8226)
(8189)
(8162)
(7936)
(7036)
(6894)
(6814)
(6532)
(6343)
(6281)
(6173)
(6079)
(5658)
(5539)
学科
(45859)
经济(45810)
管理(32059)
(29774)
(25856)
企业(25856)
方法(23620)
数学(20923)
数学方法(20325)
(12280)
(11416)
(10519)
中国(10415)
理论(9406)
业经(8851)
(8538)
(8452)
财务(8412)
财务管理(8393)
企业财务(7927)
(7513)
(7512)
贸易(7508)
银行(7490)
(7475)
金融(7473)
(7180)
(7083)
农业(6868)
(6843)
机构
大学(164620)
学院(162466)
(61237)
管理(60551)
经济(59805)
研究(55579)
理学(52319)
理学院(51659)
管理学(50157)
管理学院(49873)
中国(42301)
(35914)
科学(35742)
(29581)
(29339)
(27769)
研究所(26810)
中心(25166)
业大(25013)
(24501)
财经(23357)
北京(22825)
(22712)
师范(22431)
农业(22169)
(21162)
(19882)
(19781)
经济学(18594)
师范大学(18208)
基金
项目(107873)
科学(84400)
基金(78069)
研究(76152)
(69262)
国家(68742)
科学基金(58236)
社会(46270)
社会科(43723)
社会科学(43708)
(41828)
基金项目(40323)
自然(39801)
自然科(38957)
自然科学(38948)
自然科学基金(38217)
教育(37232)
(36189)
资助(34237)
编号(30784)
成果(26375)
重点(25003)
(24187)
(21994)
(21993)
课题(21907)
科研(20962)
创新(20616)
教育部(20464)
计划(20462)
期刊
(65440)
经济(65440)
研究(46117)
中国(31773)
学报(27520)
科学(24882)
(24666)
(23772)
管理(23182)
教育(21043)
大学(20825)
学学(19520)
农业(17223)
技术(15168)
(14594)
金融(14594)
财经(11146)
经济研究(10892)
统计(10124)
(10096)
(9513)
业经(9428)
(8797)
(8760)
问题(8244)
图书(8140)
决策(8074)
技术经济(7680)
业大(7368)
世界(7341)
共检索到240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戈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模式,导致不同的宏观调控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类模式,一是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二是德国式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对这两类模式的探讨,也许对建立与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有一些借鉴,本文试图对此发表一管之见。 一、美国的经济模式及其控制 在美国的经济体制中,市场作为主要的协调机制起着重要作用。美国的经济决策权广泛地分散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手中,美国经济借助于千百万个独立的单位,私营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力量,将土地、劳务和资本转化为最终的商品和服务,满足私人与公共的基本消费需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日、美两国宏观调控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苗丽静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高效率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件与关键环节。我国的宏观调控是通过计划、财政和银行等部门进行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三部门协调机制的正确设计与有效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宏观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芳  
中国作为一个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矛盾都通过金融领域表现出来,金融成为宏观的经济矛盾的集中点。因此,借鉴西方各国多年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金融调控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旭东  
2008年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及时地进行宏观调控予以应对。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这次宏观调控与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的宏观调控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这次调控时面临的外部冲击大小不同,调控的灵活性、预见性不同,调控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力度不同,调控时的经济体制基础不同,调控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同。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期能更为有效地拉动内需,走出经济低迷的状况。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建邦  刘新平  
日本宏观调控中的微观参与机制及其启示宋建邦,刘新平日本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日本政府清楚地认识到,日本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政府为使企业充满活力(即日本政府的企业观)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而日本企业自觉地顺从政府的引导。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洪  
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证明,仅仅依靠自由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经济问题,虽然“看不见的手”在微观领域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但在宏观层次上却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和避免经济周期性波动。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与协调,促进经济稳步增长,西方经济学家主张国家必须干预经济。但这种干预不是通过行政干预,而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他们较为常用的政策工具是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泽平  
商业周期是市场经济潜在的运行态势,把握商业周期运行规律,是宏观调控适时、适度实施反周期操作的基础。从三大商业周期看,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创新长周期看,以次贷危机为分水岭,一个创新周期的时代结束了,全球经济将面临长期调整,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等"余震"将不断反复。从设备投资中周期看,经济中期去产能的压力仍然存在,同时地区产业转移活跃。从库存短周期看,今年2季度我国处于去库存后半段,经济上半年寻底、下半年筑底。此轮经济回调是政府力量撤出后,市场力量自身的寻底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当前既要承认并适应已经开始的增长阶段变化,也要防止短期内快速大幅下滑。宏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东琪  宋立  
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到2006年这28年间,我国GDP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比传统计划经济时期(1953年~1977年)年均6.8%加快近3个百分点。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虽有起伏变化,但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除1989年和1990年受“政治风波”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景源  
2008年以来,针对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相互影响,体制性问题与周期性问题相互作用的复杂局面,中央政府在努力完善市场机制基础上竭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从而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东琪  宋立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繁荣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左右,全国总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逐年递增,财政收入连年保持20%~30%左右的增幅,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财富积累最快、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兆星  
198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它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及二级银行体制的建立,我国中央银行八年多的简短历史,足充满矛盾和不断面对挑战的历史。一、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自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宏观金融调控职能以来,首先遇到的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协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学工  
一、欧盟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欧盟是一个介于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一个组织,这使得其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不同于一般的国家。欧盟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可以由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统一的货币政策,由欧盟层面负责制定和实施.二是有统一规则协调的分散的财政政策,由各成员国政府按照统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志刚  
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对粮食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粮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上涨压力也日益增大。本文对美国、欧盟等粮食出口国,日本、韩国、印度等粮食进口国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梳理,总结了经验和启示,旨在为更好地实施中国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昌文  
对市场经济下各种农业宏观调控模式的典型比较,将有助于我们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通过借鉴和创造,选择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宏观调控模式。 由于各国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不同,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手段也不完全相同,故本文将按照基本相近的原则,对几种主要的模式加以考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