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3)
2023(2626)
2022(2190)
2021(1967)
2020(1819)
2019(4095)
2018(3943)
2017(8007)
2016(4388)
2015(5034)
2014(4931)
2013(4909)
2012(4454)
2011(3711)
2010(3873)
2009(3823)
2008(4326)
2007(3879)
2006(3395)
2005(3168)
作者
(11763)
(9780)
(9564)
(9211)
(6389)
(4541)
(4492)
(3686)
(3639)
(3594)
(3287)
(3250)
(3129)
(3109)
(2992)
(2973)
(2911)
(2803)
(2789)
(2716)
(2361)
(2319)
(2282)
(2261)
(2250)
(2159)
(2094)
(1989)
(1946)
(1864)
学科
(24931)
企业(24931)
(24582)
管理(24171)
(17877)
经济(17853)
(14350)
(13458)
财务(13455)
财务管理(13438)
企业财务(13005)
方法(9450)
数学(7916)
数学方法(7861)
(5553)
公司(5179)
(4343)
业经(4145)
体制(4025)
(3462)
(3312)
理论(3073)
经营(3038)
(3014)
(2975)
银行(2974)
中国(2824)
(2688)
计划(2680)
(2617)
机构
大学(62774)
学院(62588)
管理(26051)
(24859)
经济(24358)
理学(22566)
理学院(22391)
管理学(22169)
管理学院(22054)
研究(16422)
(16074)
中国(15107)
(12963)
财经(12503)
(11391)
财经大学(9548)
商学(8897)
商学院(8842)
(8766)
科学(8342)
北京(8230)
会计(8020)
中心(7868)
(7817)
经济学(7377)
(7132)
业大(6984)
公司(6949)
经济学院(6612)
研究所(6610)
基金
项目(37328)
科学(30178)
基金(28849)
研究(27090)
(24409)
国家(24198)
科学基金(21992)
社会(18052)
社会科(17117)
社会科学(17114)
基金项目(15519)
自然(15168)
自然科(14809)
自然科学(14807)
自然科学基金(14569)
(13603)
教育(13066)
资助(12230)
(11428)
编号(10498)
(9132)
成果(8912)
重点(8351)
教育部(8293)
人文(8232)
(7997)
(7650)
(7618)
科研(7405)
项目编号(7402)
期刊
(27489)
经济(27489)
研究(18583)
(18334)
管理(11320)
中国(10164)
学报(8002)
财会(7749)
(7263)
金融(7263)
会计(7153)
科学(7129)
财经(7059)
大学(6564)
学学(6361)
(5850)
通讯(5455)
会通(5447)
经济研究(4956)
技术(4257)
(4244)
教育(4084)
业经(3738)
(3522)
问题(3257)
(3090)
之友(3086)
经济管理(2949)
理论(2837)
现代(2807)
共检索到93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曾海舰  
本文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是否对公司价值具有实质性影响。利用2004年宏观调控前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显著变化,构建"自然实验"框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宏观调控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发现与国有公司和大公司相比,宏观调控使民营公司和小公司的价值下降幅度更大,所降低的幅度不仅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而且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研究表明,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会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公司价值。通过对超常收益率的稳健性检验,发现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民营化程度高的公司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比小规模公司更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红燕  
近来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出现了与理论相悖的现象,本文分析其根源在于美元的超量发行、国外对人民币的压力、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中国不合理的外贸结构以及中国目前的结售汇制度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概括了宏观调控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2)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3)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4)"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5)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6)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7)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责任宏观政策;(8)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能包打天下;(9)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宏观调控基本遵循。必须指出,宏观调控新常态不是被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要明确当前宏观调控中,有些是会随着迈向新常态而被修正或淘汰的,有些是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久  
拉斯·特维德所著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云:经济波动无法消除,因为它如同心跳,是经济肌体的一部分。由此,宏观调控同样逃不开,因为心跳虽然决计不能消除,但防止出现心脏问题却是必需的。宏观调控争论至今,是否需要调控已鲜有争议,如何调控却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货币视角,即金融宏观调控。曾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所长的哈勃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价值的运动,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成为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也就具有了宏观调控职能。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得到什么启示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学秋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学秋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一再有人告诫,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计划经济。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作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铮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罗元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改革、发展、稳定都离不开宏观经济调控,而改革、发展、稳定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件法宝。1994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世银  
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消费预期。这种预期对宏观调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期作用于宏观调控的效率,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预期,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是要使城乡居民不仅要有钱花,而且要有钱敢花。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消费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