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9)
- 2023(4642)
- 2022(3981)
- 2021(3645)
- 2020(3382)
- 2019(8086)
- 2018(7887)
- 2017(15506)
- 2016(8239)
- 2015(9000)
- 2014(8649)
- 2013(8728)
- 2012(8434)
- 2011(7132)
- 2010(7410)
- 2009(7013)
- 2008(6924)
- 2007(6168)
- 2006(5673)
- 2005(5247)
- 学科
- 济(37191)
- 经济(37168)
- 业(22016)
- 管理(21942)
- 企(18342)
- 企业(18342)
- 方法(14618)
- 数学(12992)
- 数学方法(12817)
- 财(11528)
- 中国(9038)
- 地方(8710)
- 学(8219)
- 农(8184)
- 务(7592)
- 财务(7577)
- 财务管理(7563)
- 企业财务(7160)
- 制(6878)
- 融(6384)
- 金融(6384)
- 银(6157)
- 银行(6142)
- 业经(6037)
- 贸(5924)
- 贸易(5916)
- 农业(5907)
- 行(5731)
- 易(5720)
- 税(5361)
- 机构
- 大学(108449)
- 学院(106431)
- 济(47122)
- 经济(46201)
- 研究(39605)
- 管理(38158)
- 中国(34233)
- 理学(31982)
- 理学院(31638)
- 管理学(31020)
- 管理学院(30824)
- 财(24906)
- 京(23515)
- 科学(22434)
- 所(19995)
- 农(19423)
- 中心(19330)
- 财经(18839)
- 江(18109)
- 研究所(17815)
- 州(17347)
- 经(17136)
- 经济学(15546)
- 业大(14955)
- 农业(14911)
- 北京(14911)
- 院(14343)
- 经济学院(14063)
- 财经大学(14046)
- 范(13545)
- 基金
- 项目(68678)
- 科学(54228)
- 基金(51497)
- 研究(49245)
- 家(45554)
- 国家(45200)
- 科学基金(38344)
- 社会(32464)
- 社会科(30799)
- 社会科学(30793)
- 基金项目(26572)
- 省(25863)
- 自然(24715)
- 自然科(24201)
- 自然科学(24192)
- 自然科学基金(23753)
- 教育(22808)
- 资助(22083)
- 划(22012)
- 编号(18547)
- 成果(16280)
- 重点(16088)
- 部(15845)
- 发(14843)
- 国家社会(14043)
- 教育部(13740)
- 创(13725)
- 课题(13444)
- 大学(13268)
- 性(13264)
共检索到178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文森
本轮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个案,对本轮宏观调控的三个阶段,信贷增长总量的调控与结构性失衡的矫正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宏观调控与信贷增长失衡相生相伴,当前应进一步发挥金融调控的主导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宏观金融调控模式。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经济结构 信贷失街 信贷配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一、扩大需求从投资 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在战后初期的50年代。当时欧美国家面临着生产过剩危机,为了摆脱总需求不足的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时涛
从1995年起,由于宏观调控的作用,我国经济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求大于供的矛盾缓和了,在许多领域出现了供大于求,并导致了企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同时,我国的银行存贷款利率平均下降了5个多百分点。这一切无不表明:“微利时代”正悄然到来。微利时代一个最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东琪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我国经济以9.1%的增速结束了改革以来第三个中周期(中波),2010年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分析这一次经济周期运行的方式及特征,合理、恰当地选择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措施,成为保持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高增长低通胀”与宏观调控刘扬一、调控目标;高增长低通胀(一)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多种组合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集中表现,纵观改革以来的各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发生的,可以说,我国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增长、高通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经济运行是受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和影响。但是,市场本身存在失灵的可能,如果没有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逆向调控,那么经济既可能在繁荣时走向过热,引发通货膨胀;也可能在萧条时走向衰退,导致社会失业问题凸显。因此,从理论上看,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宏观调控的有效开展还得看宏观调控的方式是否得当,调控的时机是否及时。从2010年年底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就始终面临着控物价和保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伟
200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偏离了高速增长的周期,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或者说明显放慢的新周期。这个新周期导致的最尖锐的宏观矛盾是失业率持续上升,并且真实的失业率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失业率红线,因而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根据宏观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失衡情况,政府一般是采取扩张性的或者是紧缩性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控。2010年,在总量政策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必须关注:一是刺激总需求的方向变不变;二是如果坚持刺激总需求这个方向,那么程度上是减弱还是增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失业率上升 刺激总需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周晓纪
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经测算和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刺激国内需求和优化产业增长结构,深化改革,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和保障措施,是实现1998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应加大求进力度,提高投资水平,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知识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缓解供需矛盾,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无论是从人均GDP水平还是从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就业比重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都处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当前最为严重的宏观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失业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不活跃。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既有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也有国内长期内需不足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总量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方式、汇率政策、强调需求还是强调供给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是防滞涨;长期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认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指导思想,应是经济增长“速”与“度”的统一,是“速度+效益”的可持续增长。社会全要素劳动率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及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是“速度+质量”型的经济增长的实质内涵。因此,政府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芳
需求·结构·增长:金融宏观调控的新导向①王晓芳面对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情况和推进两个“三年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金融制度的艰巨任务,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应该进入一个新的运作阶段,由抑制国内需求,刺激出口需求,治“热...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家智 周振
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处在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已发生了趋势性改变,现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困境具有内外因素叠加效应。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失衡从而引发出的结构矛盾是困扰中国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快速的政府主导型的投资驱动调控无疑有助于阻止经济总量增速的快速下滑,但是从长远看,投资驱动型总量政策将更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基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矛盾视角分析结论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应以促进消费增长的消费驱动型代替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为动力的内部需求扩大就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