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6)
- 2023(15374)
- 2022(12687)
- 2021(11793)
- 2020(9645)
- 2019(22334)
- 2018(22032)
- 2017(42219)
- 2016(22305)
- 2015(24997)
- 2014(24854)
- 2013(24303)
- 2012(22862)
- 2011(20871)
- 2010(21085)
- 2009(19660)
- 2008(19200)
- 2007(16870)
- 2006(15164)
- 2005(14004)
- 学科
- 济(116291)
- 经济(116195)
- 管理(62037)
- 业(56099)
- 企(44650)
- 企业(44650)
- 方法(41254)
- 数学(36597)
- 数学方法(36046)
- 中国(33258)
- 地方(27990)
- 农(26650)
- 财(24757)
- 业经(23529)
- 学(20607)
- 制(19732)
- 贸(19582)
- 贸易(19565)
- 易(18954)
- 农业(17772)
- 银(17531)
- 银行(17521)
- 融(17252)
- 金融(17251)
- 行(17005)
- 地方经济(16477)
- 环境(15850)
- 发(15596)
- 理论(14377)
- 体(14079)
- 机构
- 学院(317449)
- 大学(316584)
- 济(146476)
- 经济(143826)
- 管理(119299)
- 研究(115935)
- 理学(101424)
- 理学院(100257)
- 管理学(98600)
- 管理学院(97994)
- 中国(91809)
- 京(68627)
- 财(67335)
- 科学(65220)
- 所(57594)
- 财经(52245)
- 中心(51982)
- 研究所(51566)
- 经(47628)
- 经济学(47216)
- 江(46980)
- 农(46360)
- 北京(44436)
- 经济学院(42216)
- 范(42150)
- 师范(41811)
- 院(41803)
- 业大(40610)
- 财经大学(38826)
- 州(37639)
- 基金
- 项目(203576)
- 科学(162450)
- 研究(152559)
- 基金(149667)
- 家(129394)
- 国家(128364)
- 科学基金(110632)
- 社会(101342)
- 社会科(96336)
- 社会科学(96311)
- 基金项目(77311)
- 省(77074)
- 教育(69392)
- 自然(67465)
- 自然科(65961)
- 自然科学(65950)
- 划(65042)
- 自然科学基金(64762)
- 资助(61882)
- 编号(60146)
- 成果(49611)
- 发(48703)
- 重点(46329)
- 部(46279)
- 国家社会(43436)
- 课题(42791)
- 创(42195)
- 教育部(40425)
- 发展(40069)
- 创新(39634)
- 期刊
- 济(171227)
- 经济(171227)
- 研究(104147)
- 中国(71036)
- 财(51713)
- 管理(47508)
- 农(43664)
- 科学(43256)
- 学报(42290)
- 教育(34380)
- 融(33880)
- 金融(33880)
- 大学(33684)
- 学学(31684)
- 农业(30026)
- 经济研究(29893)
- 技术(28785)
- 财经(27068)
- 业经(26006)
- 经(23562)
- 问题(21782)
- 贸(18628)
- 世界(17989)
- 技术经济(17161)
- 统计(17127)
- 国际(16735)
- 业(16566)
- 策(15316)
- 商业(14451)
- 现代(14211)
共检索到500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扶扬 陈斌开 刘守英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外需萎缩和工业增加值减速的背景下,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而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价格高企、地方政府债务攀升等现象相伴而生。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土地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机制,强调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关键性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转变是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渠道,外部冲击导致以"招商引资"为基础的"土地财政"模式难以持续,地方政府逐步转向以"基建投资"为依托的"土地金融"模式,其代价是房价高企和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攀升。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放松地方政府举债约束和刺激房地产市场等宏观调控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放大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解释了金融危机后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价格高企、地方政府债务攀升和经济增长率温和下滑等一系列宏观重大现象,为理解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重大战略举措,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地方政府激励机制是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钟晓敏 叶宁 金戈
经济的波动性要求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当中央政府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地方政府会积极配合;但当中央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地方政府就不愿配合,甚至消极对待,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并从规范的角度探讨在市场化改革中,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定位。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诚
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经济学家既需要关注宏观稳定的状况和经济运行的态势,更需要了解涉及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其中包括,经济运行与增长方式理论,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方式的改革理论,宏观管理和调控改革的理论。只有在这些理论进展的基础上,才能稳步推进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本文对于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分析在中国的进展作了概述和评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素梅 刘健
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宏观调控手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宏观调控的视角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宏观调控 政政策 金融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宏观调控起到了弥补市场缺陷、熨平经济波动、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作用。本文全面总结了转轨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认为目前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最为关键的时期,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宏观调控 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宏艳
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好坏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我国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着一系列有待于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作了理性的思考,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现状,并且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经济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园晨 刘迎秋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对传统的和现存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宏观调控目标和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如何通过这种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换,如何在保证市场充当有效配置资源的主角的同时,通过市场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高速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经济的非均衡从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供给大于需求;另一种是供给小于需求。对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的估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的经济已经告别了短缺,出现了过剩;另一种则认为我们仍然处于有效供给不足的阶段。对此,笔者认为要做些具体的分析。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传智
关于1994年的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研究裴传智一九九三年七月是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历史上的里程碑:一是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断定该月为现行经济周期的“峰值”─—经济增长速度由逐月爬高转向逐月回落;二是该月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以及若干困难。对应之道,不能全靠市场机制的校正,而有赖于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这有其普遍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处于转型期,又有自己的特色和选择,其中各级地方政府的博弈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祖宁
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冲动及其行为偏差是导致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耗损的主因。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改善投资宏观调控,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调整内在机制着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书臣
世纪之交,日本的城镇化又有新的进展。其中,农村小城镇(町)的发展较为突出,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日本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城镇化战略,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兵 徐良平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货币供给决定与金融宏观调控陈孝兵,徐良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货币供给从原来直接控制的资金供给机制逐步向由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作用稳定情况下)达到对货币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夏日
文章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主要受到资金、农业、基础产业和经济体制这四个方面因素的约束,因此,必须按照理性投资能力、基础产业可能增长的速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选择经济发展速度。作者通过对约束因素的分析,结合经济模型分析与预测参数,认为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调节在7.5~11.1%的范围内较为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