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
- 2023(1850)
- 2022(1601)
- 2021(1520)
- 2020(1415)
- 2019(2979)
- 2018(2946)
- 2017(5380)
- 2016(3165)
- 2015(3440)
- 2014(3479)
- 2013(3328)
- 2012(3270)
- 2011(2666)
- 2010(2786)
- 2009(2664)
- 2008(2914)
- 2007(2524)
- 2006(2272)
- 2005(2122)
- 学科
- 管理(12773)
- 业(10942)
- 济(10881)
- 经济(10873)
- 企(10382)
- 企业(10382)
- 财(6646)
- 务(5501)
- 财务(5494)
- 财务管理(5482)
- 企业财务(5230)
- 方法(4641)
- 数学(3957)
- 数学方法(3885)
- 制(3700)
- 银(3180)
- 银行(3177)
- 学(2927)
- 行(2921)
- 中国(2817)
- 融(2490)
- 金融(2490)
- 体(2196)
- 策(2190)
- 划(2108)
- 农(2070)
- 业经(2014)
- 体制(1893)
- 理论(1866)
- 及其(1863)
- 机构
- 大学(41961)
- 学院(41656)
- 济(15682)
- 经济(15244)
- 管理(14815)
- 研究(14505)
- 理学(12452)
- 中国(12381)
- 理学院(12297)
- 管理学(11970)
- 管理学院(11899)
- 财(9538)
- 京(9512)
- 科学(8775)
- 所(7603)
- 农(7549)
- 财经(7129)
- 中心(7128)
- 江(6725)
- 研究所(6674)
- 业大(6530)
- 经(6503)
- 北京(5973)
- 农业(5922)
- 财经大学(5421)
- 州(5341)
- 院(5231)
- 省(5205)
- 经济学(4972)
- 范(4713)
共检索到67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2008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9月16日起,银行1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并自9月25日起,将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这是中国货币政策一次重要的适度微调,意味着在我国实行了11个月的从紧货币政策有可能被适度从紧的或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所替代,我国的宏观调控出现了方向性调整。与此同时,9月18日,政府对股票市场也出手拯救,主要是三大政策:对股市以往一直双边征收的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上自主购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票;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回购自己的股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再次呈现增长"偏快"的趋势,宏观经济运行再次面临由"偏快"向"全面过热"转化的风险。在一些旧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经济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卢大晶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明确地表示要反对通货膨胀,但仍然有不少国家在为求得经济快速增长或者刺激经济发展以扩大就业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走上了通货膨胀的道路。我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先后出现了两次较大的通货膨胀:一次是1984~1988年,另一次是1992~1993年,我们在边发展经济边治理通货膨胀中陷入“膨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乃醒  胥和平  
                                    
                                
                            
                            9O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十分关键的十年。把握好这十年,我们就能够为进入21世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十年中,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搞好宏观调控.防止较大波动,保持国民经济的既高速又平稳地向前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田  
                                    
                                
                            
                            ●要防止出现新的房地产“过热”——六部委文发出的警告,非同寻常●预防房地产市场“过热”,是对房地产市场的珍爱和呵护,而不是打压●为了防范房地产“过热”,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提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东琪  
                                    
                                
                            
                            从去年中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突出表现是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出现反向变化。如果宏观调控不当,只注意往一方面用力,结果要么是控制了通货膨胀但经济下滑,要么是防止了经济下滑但出现通货膨胀螺旋式上升。如何处理好防控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下滑之间的关系,是今、明两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经济下滑  宏观调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来年中国经济谋篇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十二月三日至五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双防"将正式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智和   李才  
                                    
                                
                            
                            投资宏观调控效应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站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的高度,综合运用各种经济辅之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社会投资活动进行控制与调节的实际作用能力及其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投资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三化一促”,即实现投资活动秩序化,投资结构合理化,投资效益最优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承认,投资宏观调控效应的实际效果与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费声庆  
                                    
                                
                            
                            医疗卫生单位试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激发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给卫生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国务院10号文件批转了中央三部两局的报告。陈敏章部长的讲话,在肯定了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的经验、成效的同时,明确指出,医疗卫生单位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要有别于企业承包,不能简单照搬企业承包的办法。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必须在考核总结卫生改革经验基础上探讨卫生改革中某些政策导向问题,修订和完善现行的承包方案,强化调控机制,使卫生部门的承包责任制沿着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文进  周文  吴晓兰  
                                    
                                
                            
                            近年来应对突发冲击宏观调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之间的权衡;静态预案与动态应对之间的权衡;应对手段的选择。更多学者对直接宏观调控持有怀疑态度,而对间接宏观调控则呼声更高。静态预案反应迅速但缺乏弹性;动态应对反应灵活但决策难度大。冲击本身的发展变异以及冲击的环境变量对应对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鹤  严于龙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历了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耒光贤  徐宏源  
                                    
                                
                            
                            一、投资增长超过30%,将导致经济过热成为现实根据一季度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若不采取措施,预测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很可能近30%,达到9800亿元或接近万亿元。按此方案对国民经济的走势预测结果为:GNP增长可达12.2%,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达10.1%,现金发行量增长34%。该方案下,能源供给从生产能力方面来看,发电量可增长9.5%左右,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79,与上年大体持平;原煤目前库存仍然较多,主要是安排好今年新增3000万吨左右煤炭的运输问题;原油方面供求矛盾相对突出,应利用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基本稳定在20美元/桶的有利时机。适当增加进口。原材料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