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7)
- 2023(5123)
- 2022(4342)
- 2021(4118)
- 2020(3488)
- 2019(7936)
- 2018(7759)
- 2017(15235)
- 2016(8582)
- 2015(9535)
- 2014(9463)
- 2013(9233)
- 2012(8934)
- 2011(7972)
- 2010(8418)
- 2009(7793)
- 2008(8088)
- 2007(7432)
- 2006(6831)
- 2005(6370)
- 学科
- 济(33419)
- 经济(33388)
- 管理(30503)
- 业(30252)
- 企(26768)
- 企业(26768)
- 财(13491)
- 方法(11392)
- 策(10482)
- 农(10291)
- 中国(9543)
- 数学(9477)
- 务(9357)
- 财务(9338)
- 财务管理(9320)
- 数学方法(9295)
- 制(9075)
- 企业财务(8877)
- 业经(7780)
- 地方(7136)
- 银(7022)
- 银行(7012)
- 行(6657)
- 贸(6636)
- 贸易(6630)
- 易(6490)
- 及其(6427)
- 农业(6406)
- 划(6362)
- 融(5817)
- 机构
- 学院(120579)
- 大学(117987)
- 济(52048)
- 经济(50820)
- 管理(46484)
- 研究(42854)
- 理学(38903)
- 理学院(38493)
- 管理学(37950)
- 管理学院(37689)
- 中国(34298)
- 财(27702)
- 京(25378)
- 科学(23329)
- 所(21530)
- 财经(20517)
- 江(19955)
- 中心(19567)
- 研究所(18970)
- 经(18528)
- 农(17984)
- 北京(16348)
- 州(15714)
- 院(15582)
- 范(15131)
- 经济学(15050)
- 师范(15022)
- 财经大学(15020)
- 业大(14959)
- 农业(13915)
- 基金
- 项目(71813)
- 科学(57235)
- 研究(55119)
- 基金(52101)
- 家(44566)
- 国家(44151)
- 科学基金(38073)
- 社会(34413)
- 社会科(32633)
- 社会科学(32626)
- 省(27812)
- 基金项目(26250)
- 教育(25673)
- 自然(24377)
- 自然科(23826)
- 自然科学(23822)
- 划(23503)
- 自然科学基金(23411)
- 编号(22846)
- 资助(22600)
- 成果(20250)
- 课题(16747)
- 部(16572)
- 重点(16335)
- 发(15719)
- 性(15337)
- 创(14666)
- 教育部(14385)
- 制(14044)
- 项目编号(14005)
共检索到197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和国内经济周期性、结构性调整的相互叠加,使我国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当前,应把遏制经济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辉
在国际金融动荡、国际市场流动性充裕和我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格局下,我国面临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压力空前加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业务的结算货币,人民币开始走出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面临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压力如何,短期资本流动是否会出现新的特点,短期跨境资本对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有何冲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短期跨境资本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自强
目前理论界普遍按照是否生产与销售有形商品或劳务来界定所谓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因而笼而统之把第一、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当做实体经济,而把银行、证券、保险、期货期权等金融产业和房地产产业都看作虚拟经济,前者是财富的创造与生产,后者是财富的再分配。也有人认为银行是实体经济,其他金融业是虚拟经济。上述认识与方法值得商榷。如果没有科学、清晰的定义和概念作为基础,在宏观经济金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牛全保 寇晓宇
从2007年3月至2008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采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以应对流动性过剩,但结果并没达到预期,经济运行仍然处在从偏快滑向过热的危险区域。鉴于此,政府今年拟采用"稳健财政和从紧货币"的宏观调控政策。但随着美国次级债影响的深化和南方突发的冰冻灾害,宏观经济环境又出现了新变数,一些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应提高宏观调控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 冰冻灾害 次级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志霞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建国以来发展速度和质量结合的最好时期,但经济运行中确实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流动性过剩因素分析和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判断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流动性的供给大于经济运行的需要,即经济运行中存在超额货币供给(M2/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元春
5月份出台"稳增长"措施以来,宏观经济并没有明显反弹的迹象,反而呈现进一步回落的趋势。这种下滑趋势的持续要求我们应当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反思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不仅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而且在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出加速回落的态势。这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但从5月份出台"稳增长"措施以来,宏观经济并没有明显回升的迹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不断增长,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差异显著,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亟待调整。在这种背景下,探求保持中国贸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组合,越来越显现出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我国目前所要采取的贸易战略模式,指出要降低贸易依存度,就必须内需与外需并重,同时,只有通过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政策的相互协调,才能逐步改善贸易条件,重塑贸易结构。
关键词:
产品结构 战略调整 贸易依存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苑曙光
一、德国近年科技发展政策的调整德国基本法规定,德国科技发展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自由、科研自治、国家干预为辅以及联邦分权管理。”多少年来,德国政府在坚持此原则保持科技发展政策连续性的情况下,审时度势积极利用政府有限的干预职能和手段引导和掌握着国家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范式转变特征的DSGE模型,对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政策可信度如何影响这一结构转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调控效应。本文分析得到:在政策当局做出政策目标调整后,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可信,那么主要经济变量将会在政策调整期内达到目标均衡水平;反之,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不可信,那么市场预期和政策目标之间的分歧将使得主要经济变量偏离目标均衡水平,导致政策调整无法实现其既定目标。同时,政策可信度不仅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还能降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波动,具有较好的宏观调控效应,从而降低政策实施成本。特别是,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这一稳定效应在中长期内更为明显。本文分析为理解经济结构性转变过程中的政策信用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通胀目标 政策可信度 宏观调控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杰 翟福昕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制造业泡沫化、房价波动和影子银行四大主要风险,集中体现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以及房地产价格波动可能导致金融风险两大问题。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之间存在内在的冲突与困境,且难以通过一种或几种政策目标的组合加以解决。供给侧的政策转型是破解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缺失难题与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局的最优选择,具体应从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打破垄断体系、减轻企业负担三方面着力。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 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一、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与经济、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控,作为从货币、信用角度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其方式与方法决定于经济、金融体制,并且辩证地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当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及时转换金融宏观调控方式,是进一步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彬
1.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和社会保障费用分担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逐渐降低间接税比重,增加直接税比重,特别是全面推进"营改增"。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对社会保障费用标准和分担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此外,政府可根据情况采取加大退税力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卫平 沈世平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居民高低收入层分化正在进行。为了稳定社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整,并研究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战略与对策问题。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宏观调控 战略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目前的突出矛盾是某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发展中既有总量和结构的问题,也有体制和增长方式的问题。面对经济运行中有热有冷、有快也有慢的复杂局面,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由“从松”的政策转向“中性”的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有保有压、有抑制有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中性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明生 谈镇
宏观调控的加强和优化有赖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增强。国有经济应当进入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领域,相应地退出那些容易暴露其弱点的领域。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还需进行多方面探索。
关键词:
国有经济控制力 宏观调控 战略性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