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7)
- 2023(9665)
- 2022(8281)
- 2021(7465)
- 2020(6545)
- 2019(15037)
- 2018(14829)
- 2017(28676)
- 2016(15718)
- 2015(18051)
- 2014(18639)
- 2013(18529)
- 2012(17748)
- 2011(16314)
- 2010(16856)
- 2009(15899)
- 2008(16018)
- 2007(14881)
- 2006(13116)
- 2005(12197)
- 学科
- 济(87276)
- 经济(87206)
- 管理(43185)
- 业(41358)
- 方法(33818)
- 企(31468)
- 企业(31468)
- 数学(29999)
- 数学方法(29766)
- 中国(21172)
- 地方(20152)
- 农(18284)
- 财(18107)
- 学(16380)
- 制(15467)
- 业经(15250)
- 银(14098)
- 银行(14075)
- 行(13357)
- 地方经济(13266)
- 融(13164)
- 金融(13162)
- 贸(12782)
- 贸易(12775)
- 易(12305)
- 农业(12109)
- 理论(11500)
- 和(11204)
- 险(11072)
- 务(11035)
- 机构
- 学院(239334)
- 大学(238732)
- 济(108416)
- 经济(106098)
- 管理(87399)
- 研究(81905)
- 理学(73153)
- 理学院(72321)
- 管理学(71073)
- 管理学院(70619)
- 中国(66819)
- 财(51177)
- 京(50311)
- 科学(48199)
- 所(42588)
- 财经(39980)
- 农(38597)
- 江(38498)
- 中心(38214)
- 研究所(38035)
- 经(35955)
- 经济学(35238)
- 业大(32805)
- 北京(32351)
- 经济学院(31637)
- 州(30365)
- 农业(30209)
- 范(30052)
- 师范(29773)
- 财经大学(29292)
- 基金
- 项目(144255)
- 科学(111865)
- 研究(106730)
- 基金(103039)
- 家(88404)
- 国家(87640)
- 科学基金(74286)
- 社会(67696)
- 社会科(63968)
- 社会科学(63949)
- 省(56576)
- 基金项目(53891)
- 教育(49130)
- 划(46744)
- 自然(46219)
- 自然科(45081)
- 自然科学(45065)
- 自然科学基金(44249)
- 编号(44121)
- 资助(43856)
- 成果(36567)
- 重点(32482)
- 部(32238)
- 发(31831)
- 课题(30730)
- 创(28919)
- 教育部(27770)
- 性(27765)
- 国家社会(27729)
- 大学(27661)
- 期刊
- 济(128793)
- 经济(128793)
- 研究(78319)
- 中国(47915)
- 财(41435)
- 学报(34596)
- 农(34543)
- 管理(31506)
- 科学(31314)
- 融(28895)
- 金融(28895)
- 大学(26040)
- 学学(24594)
- 教育(22731)
- 农业(22328)
- 技术(22154)
- 经济研究(21245)
- 财经(20932)
- 业经(18543)
- 经(18025)
- 问题(16662)
- 技术经济(14259)
- 统计(13377)
- 贸(13074)
- 理论(12285)
- 业(11934)
- 商业(11758)
- 策(11422)
- 世界(11073)
- 国际(10986)
共检索到375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窦祥胜
宏观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必然存在着风险,这种风险具有与一般风险同样的特性。导致宏观经济风险的因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当宏观经济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并充分暴露的时候就会引发经济危机。因此,必须对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风险 防范 化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1997年以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有关国家遭受惨重损失,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有的甚至面临国民经济的崩溃边缘。在对这场危机的原因和后果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的发展既可以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将一国的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翔 陈曦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外汇储备状况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变化。外汇占款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合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过去十年内中国外汇占款、货币供给、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变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外汇占款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乃至物价水平的变动。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外汇占款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而与物价水平却呈现反向关系。中国需要通过增强外汇冲销干预的有效性、完善外汇管理体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有效措施,保持外汇占款的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纪宝成 童年成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古代遗产。其中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它在开创中国古代辉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来,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有不同看法,如旧中国一位大学教授曾说:中国的经济思想遗产“与今之欧美经济科学比较,本无一顾之价值”,西方的一名学者也曾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古老文化中没有“足以同中世纪西方的经济学者们在经济分析方面所作出的良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巍
基于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净出口等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宏观上构建并修改了扩展的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对我国1990 ̄2007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了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联立方程 经济增长 2SLS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超 张瑞雪 朱相宇
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相互交织、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交互行为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和宏观经济风险指数,采用DCCA、MF-ADCCA、基于时间延迟的DCCA算法与TVP-VAR模型分析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之间交叉相关的、非对称的、方向性的、时变性的复杂交互行为,结果表明: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呈双向交叉影响作用关系;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大,且金融风险的累积会加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而金融风险的释放却不能及时带来经济的繁荣;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间具有显著的时变关联性,宏观经济风险对金融风险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林
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要素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收入占GDP比重的持续下降。此现象是由我国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引进技术进步机制、劳动力过剩和强政府控制力等特定的中国宏观经济基本假设条件所导致的。基于此,在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强政府控制力的特点,调节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立峰 曹小衡
构建两岸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是实现两岸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两岸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不同,但存在连续性的协调目标与内容,应通过相应的运作机理发挥其协调功能。
关键词:
两岸 宏观经济政策 协调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本文指出了当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难题:一是内需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二是我国为应对由外汇占款引致的流动性膨胀而实施的被动宏观调控政策,导致经济运行大幅度波动。文章分析了两个难题的成因,并指出了解决措施:建立福利社会解决内需难题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解决流动性膨胀难题。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内需不足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寅
国内征信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它的诞生也为现代金融体系增加了新的宏观经济风险。分析征信市场的风险机理,探讨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理论依据,借鉴欧美经验,认为应逐步确立我国征信市场宏观审慎监管原则,丰富征信宏观审慎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建立征信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和规范与征信机构的沟通交流机制,以促进我国征信市场的规范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寅
国内征信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它的诞生也为现代金融体系增加了新的宏观经济风险。分析征信市场的风险机理,探讨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理论依据,借鉴欧美经验,认为应逐步确立我国征信市场宏观审慎监管原则,丰富征信宏观审慎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建立征信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和规范与征信机构的沟通交流机制,以促进我国征信市场的规范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沈阳 冯望舒
文章基于2003年1季度至2009年2季度的数据,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指标,选取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构成冲击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多元回归,结果显示,CPI、GDP增长率,进口额增长率,贷款利率及房价指数均显著影响到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进而依据回归结果在假设情景下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验,得出了贷款利率R的大幅上升比GDP增长率的大幅降低对商业银行体系信用风险的冲击幅度更大的结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宏观压力测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2013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宽松政策推动世界经济缓慢回升,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稳增长"政策继续发挥作用,企业由"去库存"逐步转入"补库存",宏观经济运行延续温和复苏态势,总体以"平稳"开局。然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潜在财政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特点 矛盾 风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公遂 高艳兰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调控政策的出台,实体经济、房地产、通货膨胀状况都发生了很大转变。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确定风险,中国实体经济下行的风险,股市、房市等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面对经济、债务、社会、政治等危机叠加的复杂风险,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应对,才能有效化解风险,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风险 实体经济 影子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