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5)
2023(10701)
2022(8621)
2021(7694)
2020(6644)
2019(14605)
2018(14398)
2017(27846)
2016(14835)
2015(16683)
2014(16561)
2013(16635)
2012(15674)
2011(13880)
2010(14484)
2009(14230)
2008(14434)
2007(13339)
2006(12353)
2005(11737)
作者
(43617)
(36745)
(36452)
(34721)
(23638)
(17458)
(16402)
(14108)
(13695)
(13301)
(12766)
(12263)
(12072)
(11660)
(11649)
(11027)
(10950)
(10410)
(10362)
(10361)
(9283)
(8982)
(8969)
(8516)
(8215)
(8183)
(8046)
(8002)
(7278)
(7172)
学科
(92835)
经济(92740)
(75561)
(71607)
企业(71607)
管理(63118)
方法(31238)
业经(28993)
(27775)
数学(22956)
数学方法(22772)
(22457)
(22002)
税收(20537)
(20360)
(19515)
财务(19498)
财务管理(19481)
地方(18976)
企业财务(18445)
中国(17481)
农业(16827)
技术(16171)
(15589)
(15491)
(15061)
(13980)
(13763)
理论(13601)
(12514)
机构
学院(231048)
大学(224305)
(110063)
经济(108227)
管理(90386)
理学(76618)
理学院(75893)
管理学(74971)
研究(74596)
管理学院(74544)
中国(61010)
(55794)
(46167)
财经(42524)
科学(41577)
(38313)
(37890)
(37150)
(35126)
经济学(34560)
研究所(33150)
中心(32852)
经济学院(30862)
财经大学(30769)
北京(29280)
业大(28997)
(28647)
农业(27384)
商学(27010)
商学院(26750)
基金
项目(135923)
科学(108991)
研究(101155)
基金(100779)
(85706)
国家(84895)
科学基金(75041)
社会(68734)
社会科(65225)
社会科学(65207)
(53381)
基金项目(52465)
自然(46186)
自然科(45210)
自然科学(45199)
自然科学基金(44484)
教育(44036)
(42301)
资助(41429)
编号(39392)
(32858)
成果(31526)
(31140)
(30208)
(29855)
重点(29784)
国家社会(29003)
创新(28252)
(27170)
(27105)
期刊
(137673)
经济(137673)
研究(78007)
(47542)
中国(43136)
管理(41509)
(33851)
学报(29403)
科学(28941)
大学(23131)
农业(23046)
财经(22718)
经济研究(22636)
学学(22437)
技术(22237)
(21676)
金融(21676)
业经(21311)
(19793)
(17392)
问题(17084)
技术经济(16110)
(16027)
教育(14991)
(14393)
税务(14260)
(13694)
世界(13583)
国际(12915)
财会(12535)
共检索到370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子英  王倩  
本文利用全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税收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1998~2012年我国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和增值税实际税率对经济周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存在由顺周期向逆周期转变的趋势,并且这一逆周期效应具有长期稳定性。增值税实际税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一方面原因在于增值税本身的税制特征,经济上行时下游产业的相对价格指数上升,税基扩大导致实际税率下降;经济下行时上游产业的相对价格指数上升,税基缩小导致实际税率上升。另一方面,经济下行时扩张性财政支出产生的融资压力可能也是增值税实际税率具有顺周期性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结论意味着,未来逆周期调节税收政策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增值税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华强  才国伟  徐信忠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会通过影响融资-托宾Q、融资-现金流敏感度来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行为。实证发现,托宾Q与外部融资正相关,现金流与外部融资负相关。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托宾Q和现金流对外部融资的影响系数也会发生变化。在经济扩张时期,托宾Q对债权融资的正向影响会增强,现金流对债权融资的负向影响会减弱;而托宾Q对股权融资的正向影响会减弱,现金流对股权融资的负向影响会增强。因此,企业债权融资和资产负债率是顺周期的,而股权融资是逆周期的。此外,经济周期对不同规模、产权、行业的企业外部融资影响也存在差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2021年年初以来,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全球经济逐步呈现复苏趋势,经济增长逐渐回暖,但分化比较明显。然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无常、世界地缘政治复杂多变、通胀上下波动频繁等因素为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长喜人,但也面临不稳定和不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 周期调节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伟  
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立足微观主体行为开展研究已成为其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微观领域学者也日益关注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文章在对经济周期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宏观经济周期以及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未来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浪  李乐  李秉成  胡伟  
依据管理能力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以沪深主板市场A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两阶段回归检验、调节效应分析方法,ROC分析方法,探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财务危机影响机理及预警能力。结果发现:管理者能力越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在宏观经济周期下行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宏观经济周期下行时,投资效率存和融资约束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宏观经济周期上行时,投资效率不存在中介效应,融资约束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利用ROC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加入管理者能力信息的模型,预测准确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崔海红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发生了资产处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别检验在不同生命周期下,影响企业处置资产的宏观因素,得出如下结论:宏观经济波动能够显著影响资产处置水平,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上市公司更易发生处置资产的行为;进一步区分经济扩张期和经济收缩期,发现经济收缩期的上市公司,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资产处置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是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行为传导机制的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崔海红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发生了资产处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别检验在不同生命周期下,影响企业处置资产的宏观因素,得出如下结论:宏观经济波动能够显著影响资产处置水平,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上市公司更易发生处置资产的行为;进一步区分经济扩张期和经济收缩期,发现经济收缩期的上市公司,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资产处置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是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行为传导机制的有益探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伟  杨琨  向玉冰  
本文从中国经济现状出发,尝试在代表性企业跨期生产模型上,首次提出用生产资产比来考察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生产对股票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生产资产比反映了代表性企业根据时变预期收益率做出的生产决策,预期收益率是由宏观经济周期所决定。第二,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期间,沪市上市公司的生产资产比和股指收益率呈现出慢涨急跌的均值回归特征,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三,生产资产比滞后一期和四期对股指收益率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说明企业生产提供股票价值中枢,生产资产比间接测度企业的预期收益率,能显著预测股指收益率对价值中枢的短期偏离程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伟  杨琨  向玉冰  
本文从中国经济现状出发,尝试在代表性企业跨期生产模型上,首次提出用生产资产比来考察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生产对股票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生产资产比反映了代表性企业根据时变预期收益率做出的生产决策,预期收益率是由宏观经济周期所决定。第二,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期间,沪市上市公司的生产资产比和股指收益率呈现出慢涨急跌的均值回归特征,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三,生产资产比滞后一期和四期对股指收益率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说明企业生产提供股票价值中枢,生产资产比间接测度企业的预期收益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新民  陆亚晨  
本文首先构建了测度金融周期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动态因子模型计算金融周期综合指标,之后将其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接着,使用TVP-VAR模型进一步考察了金融周期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效应的时变特征。最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启示:1.在金融周期的高涨和衰退阶段,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大;在金融周期相对平稳阶段,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较低。2.金融周期波动先行于经济周期,可以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指示灯。3.金融周期的波动对宏观经济周期以及物价变动都产生了显著的时变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进  
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争论很多,而且分析一般都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前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这必然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首先要明确历次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期。本文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成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线形趋势法、H-P滤波法、Band-Pass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对我国1952—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了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后的统计数据,分别估计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间。通过对这四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相互验证,笔者估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进一步分析历次宏观...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方   国文婷   张云  
采用2000—2019年SDC全球并购数据库中国企业的并购案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增加并购完成数量且缩短并购完成时间。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代理问题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现象。异质性检验发现,经济下行期、垂直并购和非跨境并购、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没有阻碍企业的并购行为,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政策出台和实施方案需要科学评估,防范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动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震  史代敏  牟雯波  
资本管制能否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构造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研究投资限制和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等资本管制工具对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安排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和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发现,采用逆周期金融交易税作为资本管制工具在抵御外部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设置投资限制的资本管制促进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使货币政策专注管理国内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通过不同政策安排下的福利分析可知,增加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对社会福利的增进起到负面作用,增加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的资本管制却可以减轻由投资限制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从而放松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福利。所以,在资本管制工具的选择上,采取逆周期金融交易税可能比采用投资限制更优。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条件不断成熟,用金融交易税取代投资限制更符合浮动汇率制和自由兑换的资本账户的需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尚玉皇   郑挺国  
揭示宏观经济与利率期限结构的混频作用机制有助于及时预判宏观经济形势,也是优化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的基础和保障。本文融合中国独特的同比数据信息属性,提出一种包含日度信息的混频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即D-MF-NS模型。该模型引入累积器变量,避免可能出现的“维度灾”问题。结果表明,首先,与基准模型相比,即使包含新冠疫情期间的样本信息,日度混频模型对收益率曲线拟合效果依然占优。其次,通货膨胀率对高频利率期限结构水平因子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对水平因子预测方差在长短时间跨度中都有较大贡献,宏观经济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和操作均需要关注预期通胀机制。再次,日度高频斜率因子对GD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时间跨度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收益率曲线斜率因子都是经济周期的稳定驱动因素。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的调控都需要重视收益率曲线斜率因子的作用机制。最后,我国货币政策在防通胀和促增长方面的跨周期调控效果明显好于逆周期调控效果。本文从数据频率的视角阐述利率期限结构的作用机制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宏观税负高和经营时间短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两大问题,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是一个值得检验但前人尚未给予检验的重要问题。鉴于此,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省级层面的宏观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具体考察宏观税负与企业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税负与企业生存时间(退市风险)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U型)曲线关系。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能够承受更高的宏观税负,表现出较弱的税负敏感性。该结论为我国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我国近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及保市场主体政策提供了相应的经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