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7)
2023(7646)
2022(6422)
2021(5704)
2020(4706)
2019(10667)
2018(10492)
2017(20747)
2016(11155)
2015(12432)
2014(12668)
2013(12540)
2012(12123)
2011(11196)
2010(11705)
2009(11006)
2008(10876)
2007(9850)
2006(9133)
2005(8544)
作者
(31766)
(26635)
(26595)
(25478)
(17424)
(12557)
(12119)
(10232)
(10206)
(9868)
(9361)
(8794)
(8752)
(8618)
(8595)
(8270)
(7920)
(7790)
(7652)
(7414)
(6923)
(6480)
(6477)
(6216)
(6189)
(6127)
(5839)
(5660)
(5288)
(5162)
学科
(70106)
经济(70065)
管理(35116)
(30364)
(25351)
企业(25351)
方法(22154)
数学(19939)
数学方法(19733)
地方(17862)
(15091)
中国(14660)
(13216)
地方经济(12572)
业经(12182)
(11229)
(11122)
(10397)
贸易(10389)
(10319)
(10050)
(9702)
金融(9702)
(9458)
银行(9455)
(9169)
财务(9152)
财务管理(9137)
(9084)
企业财务(8684)
机构
学院(167557)
大学(165549)
(85237)
经济(83575)
管理(62225)
研究(61073)
理学(52070)
理学院(51558)
管理学(50833)
管理学院(50527)
中国(49359)
(40136)
(33976)
科学(31905)
财经(30734)
(30524)
经济学(27934)
(27759)
中心(27638)
研究所(26883)
(26367)
经济学院(24756)
财经大学(22554)
北京(21994)
(21538)
(21370)
(20812)
(20464)
师范(20331)
业大(18982)
基金
项目(98902)
科学(78874)
研究(75056)
基金(72799)
(61577)
国家(61068)
科学基金(52788)
社会(50325)
社会科(47825)
社会科学(47815)
(37516)
基金项目(36806)
教育(33898)
自然(31793)
资助(31680)
自然科(31032)
自然科学(31027)
(30981)
自然科学基金(30446)
编号(29592)
成果(25165)
(22759)
(22545)
重点(22263)
课题(21256)
国家社会(20922)
教育部(20141)
(19847)
人文(19842)
(19739)
期刊
(104887)
经济(104887)
研究(59571)
中国(32484)
(31468)
管理(25925)
(24271)
金融(24271)
(19813)
科学(19366)
学报(18849)
经济研究(18521)
财经(16633)
大学(15423)
技术(15170)
学学(14812)
(14468)
业经(14121)
教育(13602)
农业(13137)
问题(13048)
(11341)
国际(10437)
技术经济(10168)
世界(9763)
统计(9596)
(8454)
经济问题(8276)
现代(8084)
经济管理(8077)
共检索到27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亚平  
面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复杂多变,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与优化。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机制,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超  
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需要调整李晓超总体经济近期一直保持基本正常的发展态势,这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判断,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或潜伏的通货膨胀、差距、失业、农业和企业等问题,也是大家一致共同的看法。这其中有些问题会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的操作得以逐步解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志远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打出货币政策“组合拳”,同时出台三项调控政策: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区间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意图通过最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来解决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的难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伟  
本文论述了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的特点、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的新的局限性,以及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果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运用DSGE模型,实证分析了预期与未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发现:不同评价指标下,预期与未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存在差异,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更好;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更好,政策效果的稳定性更强;未考虑预期冲击时单指标与多指标评价结论存在背离,考虑预期冲击时单指标与多指标评价结论一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著名的货币主义学派的头面人物费里德曼对通货膨胀曾有过颇有影响的判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这一结论对许多国家的通胀都得到了验证。 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现象?即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的过量发行?进一步,我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是有利于经济增长还是有损于经济成长?如何度量这种影响?如此而自然引出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理想比值是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海宽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龚明华  王剑  
针对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的局部过热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相关部门也以其它措施进行配合。本文分析这一期间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及存在的局限性,研究我国在货币政策实施中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进而提出在我国现阶段实施货币政策所应具备的"大智慧"和"大思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城  
本文通过建立含有理性预期、商品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市场框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麦克勒姆规则形式的货币政策机制来模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基于贝叶斯方法利用中国数据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参数进行了估计和识别,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管理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联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M0、M1、M2三个层面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实际产出存在着显著的单向以及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相对于通货膨胀,实际产出和货币供给中存在着更为紧密的均值溢出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从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角度出发,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配合,引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创  付蓉  赵珂  
运用GARCH族模型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度量了中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波动性,并在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检验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灵敏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TVAR模型实证考察了货币政策波动对调控效果影响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波动对宏观调控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只有当政策波动性低于门限值时,"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才更为有效;同时,在门限值两侧,"价格型"调控模式均优于"数量型"调控模式。因此,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前瞻性和灵活性,建议货币当局不仅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并做好其与政策灵敏性之间的微妙权衡,更要加快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导向"价格型"为主导的转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赵海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贯彻执行的结果,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克崮  
一、对经济形势和对策的基本判断 目前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基本特征是,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顽症已经得到有效治理,延续近50年的卖方市场已开始让位于买方市场。这种局面的取得,是20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成果。应当充分肯定。同时,也应当看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造成通货紧缩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内来说,经济周期的影响、改革措施的集中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宇荣  
一、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凯恩斯主义与需求管理政策偏好。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适当改变总需求,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减少支出以及提高利息率等办法对付通货膨胀。综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基本上是遵循凯恩斯主义路线,主要采取凋节有效需求的方式,通过适度扩张和精确调整的需求管理政策措施,在经济均衡状态范围内延续经济周期的扩张过程,维护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避免发生非理性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胡家连  张玉娟  
本文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存在性检验和强度测算两个方面予以分析,运用虚拟变量刻画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引入Gumbel Copula上尾相依系数来检测其波动效应的存在。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也证明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负波动效应,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同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夏炜  王婕  
论文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通胀水平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QE2、扭转操作推出时和当前的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当前美国整体经济形势提升显著,虽然面临诸多下行风险,但温和复苏态势明朗。由于主要经济指标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恶化,且QE2对促进私人投资效果有限,下半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基调将是"稳定"。为了支持美国经济继续沿着复苏通道前进,并降低下行风险的影响,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不大可能再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除非市场发生极端负面的事件。将扭转操作延长至"2012年年底",也较为明确地透露了美联储将观察期延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