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8)
2023(4558)
2022(3694)
2021(3169)
2020(2559)
2019(5703)
2018(5284)
2017(10202)
2016(5136)
2015(5707)
2014(5586)
2013(5673)
2012(5686)
2011(5450)
2010(5725)
2009(5499)
2008(5152)
2007(4719)
2006(4644)
2005(4447)
作者
(15556)
(13298)
(13226)
(12749)
(8646)
(6136)
(5953)
(5051)
(5015)
(4831)
(4715)
(4389)
(4316)
(4222)
(4155)
(4090)
(3773)
(3720)
(3666)
(3442)
(3384)
(3152)
(3141)
(3098)
(3074)
(3041)
(2707)
(2638)
(2571)
(2513)
学科
(50121)
经济(50091)
地方(14643)
管理(13596)
方法(11833)
地方经济(11568)
(10795)
数学(10567)
数学方法(10526)
中国(9368)
(8005)
(7942)
业经(7777)
(7217)
企业(7217)
经济学(6311)
农业(6053)
环境(5599)
(5520)
金融(5519)
(5288)
(5134)
(5113)
(4892)
产业(4851)
(4724)
贸易(4720)
(4526)
银行(4526)
(4514)
机构
学院(85679)
大学(85244)
(49630)
经济(48833)
研究(34307)
管理(28630)
中国(25839)
理学(23952)
理学院(23647)
管理学(23332)
管理学院(23165)
(20251)
经济学(17598)
科学(17577)
(17229)
(17083)
财经(16001)
经济学院(15494)
研究所(15201)
中心(14424)
(14417)
(12904)
(11803)
财经大学(11625)
(11402)
师范(11351)
北京(11254)
社会(10852)
科学院(10697)
(10334)
基金
项目(50167)
科学(40034)
研究(38460)
基金(37146)
(31419)
国家(31161)
社会(27933)
科学基金(26619)
社会科(26487)
社会科学(26481)
(18756)
基金项目(18743)
教育(16729)
资助(15268)
(15022)
编号(14345)
自然(14141)
自然科(13778)
自然科学(13775)
自然科学基金(13538)
(12697)
(12493)
国家社会(12415)
经济(12399)
成果(11993)
重点(11364)
(11274)
发展(11163)
(11024)
课题(10514)
期刊
(65366)
经济(65366)
研究(32635)
中国(16496)
(14807)
管理(12461)
经济研究(12074)
科学(10419)
(10370)
学报(10218)
(9545)
金融(9545)
财经(9426)
大学(8415)
(8366)
学学(8173)
问题(8153)
业经(8105)
技术(7724)
农业(6681)
技术经济(6307)
(6138)
教育(6020)
世界(6008)
统计(5491)
国际(5339)
经济问题(5292)
经济学(4954)
改革(4888)
(4888)
共检索到142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左大培  
本文论述这一轮中国经济过热的背景和实质是源于经济上的困境,即整个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需求不足的趋势,求大于供的过热只是很短暂的现象。因为拉动这轮经济过热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和家用汽车购买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约有一半的资金来源于金融贷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耒光贤  徐宏源  
一、投资增长超过30%,将导致经济过热成为现实根据一季度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若不采取措施,预测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很可能近30%,达到9800亿元或接近万亿元。按此方案对国民经济的走势预测结果为:GNP增长可达12.2%,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达10.1%,现金发行量增长34%。该方案下,能源供给从生产能力方面来看,发电量可增长9.5%左右,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79,与上年大体持平;原煤目前库存仍然较多,主要是安排好今年新增3000万吨左右煤炭的运输问题;原油方面供求矛盾相对突出,应利用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基本稳定在20美元/桶的有利时机。适当增加进口。原材料供给...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霄翀  
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激增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大难题,而央行在治理这两大难题时存在着货币政策工具的冲突,本文深入解析央行的这一两难困境,并提出了治理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三个层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彬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抑制经济过热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物价时各自的效力。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调控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有效的,其中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定坤  杨英云  
“菱形经济”,即两端小而中间大的经济框架,本文系指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三产业,主要是基础产业相对萎缩,中间第二产业相对膨胀,头重脚轻,结构失衡的经济模式.总的看来,1992年度我国国民经济有明显的超常规发展迹象,但笔者也不敢苟同国民经济发展“过热”的观点,而认为国民经济的强劲发展是在“菱形经济”格局下结构性推动所引发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行业冷热不均的“结构性过热”. 一、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1、判断国民经济过热的客观依据是什么.1992年度我国国民经济以12.8%的高速度发展,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德忠  马雪峰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面临一些问题:成本上升压力大,经济存在"滞胀"风险;利率机制受阻,货币政策作用受限;利率与汇率的双重提升政策,可能诱导热钱进入,进而冲击金融体系。鉴于此,我国股市出现"病熊"状态的风险加大,甚至可能出现巨幅振荡与"蝴蝶效应",这需要政府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能边界,打通利率传导机制,夯实股市微观基础,严防房地产与股市出现互动性泡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彦斌  陈小亮  
加速城镇化议题当前备受关注,其初衷是通过加速城镇化来扩大内需进而确保宏观经济的增长态势。笔者认为,需要从比经济增长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城镇化问题。因为除了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滑,中国所面临的中长期宏观经济困境还表现在居民消费不足、通货膨胀频发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方面。在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经济为特征的增长主义发展模式下,当前宏观经济困境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和长期性。传统的城镇化主要以投资为主导,隶属于我国的增长主义发展模式,无法破解当前宏观经济困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困境,农民市民化主导的城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这一目的的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克敏  姬美光  赵沫  
考察宏观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影响,首先应从财务困境定义出发,界定困境公司组和非困境公司组,利用Logistic模型检验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财务困境的影响;其次应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大股东侵占与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显著相关;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对于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公司对于工业增加值和实际利率水平等变化越敏感,就越容易受到弱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而陷入财务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永生  
宏观经济政策已成为宏观经济发展最大的外生变量。由于主体界定不清、资料和经费相对不足、评估标准差异性大以及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宏观经济政策评估已陷入困境。针对这些评估困境,文章认为,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有效评估,需要经济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调整评估体系,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瞿强  
本文系统评述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有关研究,介绍这一领域中存在的主要争论,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论文首先在物价稳定与金融体系稳定的矛盾冲突中,引入有关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一些争论;然后比较关于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干预资产价格的两种不同的看法;接着进一步从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资产价格的实际后果等方面分析上述政策争论背后的若干理论观点与实际困难;最后着重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总结目前政策与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以及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一驰  
试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一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就是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手段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起过也正在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大多数时期和大多数国家与地区都可以基本上帮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该文从三元悖论中的政策选择出发,通过分析开放经济中的一般性政策选择,并结合中国当前面对的挑战——流动性过剩、高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指出,我国最初的政策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权"在外贸结汇体制的影响下,已受到了极大挑战,并难以为继,我国最终将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绍伟  
经济学经常受到"理论假设不现实"的批评,罗默轰动一时的《宏观经济学困境》一文可以说是这类批评的一个典型。但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理论三分法"的角度看,罗默的批评同其他类似批评一样,混淆了不同理论类型的性质,错误地用解释型理论的标准去要求参照型理论,这不仅导致了他把自己引向常识主义和道德主义之路,而且也使得他的批评会反过来指向自己获得诺奖的理论上。本文分析了理论类型的混淆如何导致三种错误在经济学界的泛滥,并以罗默自己存在严重局限的"内生增长理论"和另外四个典型理论案例(包括弗里德曼因未能区分参照型与解释型理论而给经济学界造成长久混乱的"预测至上论")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文希望通过澄清"理论假设不现实"的批评所包含的观念模糊来纠正各种流行的误解,并提醒真正要警惕的是那种夸大经济学参照型理论的解释、预测和政策功用的错误以及偏重理论模型而忽视理论基础(包括逻辑基础和分类基础)的学术倾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