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3)
- 2023(7540)
- 2022(6308)
- 2021(5633)
- 2020(4634)
- 2019(10500)
- 2018(10249)
- 2017(20150)
- 2016(10861)
- 2015(12063)
- 2014(12218)
- 2013(11990)
- 2012(11733)
- 2011(10761)
- 2010(11491)
- 2009(10778)
- 2008(10709)
- 2007(9921)
- 2006(9246)
- 2005(8616)
- 学科
- 济(67218)
- 经济(67175)
- 管理(34515)
- 业(30162)
- 企(24968)
- 企业(24968)
- 方法(18867)
- 地方(17981)
- 数学(16371)
- 数学方法(16182)
- 中国(15112)
- 财(14778)
- 农(13437)
- 地方经济(12800)
- 业经(12285)
- 制(11688)
- 学(11271)
- 策(10585)
- 银(9319)
- 银行(9316)
- 贸(9199)
- 贸易(9191)
- 融(9140)
- 金融(9140)
- 行(8961)
- 农业(8839)
- 易(8839)
- 务(8767)
- 财务(8748)
- 财务管理(8732)
- 机构
- 学院(163477)
- 大学(161543)
- 济(82065)
- 经济(80403)
- 研究(61719)
- 管理(60203)
- 理学(50137)
- 理学院(49594)
- 管理学(48921)
- 管理学院(48595)
- 中国(48198)
- 财(38639)
- 京(33974)
- 科学(32409)
- 所(31109)
- 财经(29269)
- 中心(27462)
- 研究所(27434)
- 江(26534)
- 经(26341)
- 经济学(26286)
- 经济学院(23155)
- 北京(22207)
- 农(21762)
- 院(21748)
- 财经大学(21296)
- 范(21155)
- 师范(21036)
- 州(20540)
- 业大(18455)
- 基金
- 项目(95238)
- 科学(75970)
- 研究(73507)
- 基金(69374)
- 家(58691)
- 国家(58187)
- 科学基金(50087)
- 社会(48859)
- 社会科(46340)
- 社会科学(46329)
- 省(36247)
- 基金项目(34902)
- 教育(33080)
- 划(29938)
- 自然(29692)
- 资助(29576)
- 编号(29383)
- 自然科(28966)
- 自然科学(28961)
- 自然科学基金(28437)
- 成果(25729)
- 发(22297)
- 部(21763)
- 重点(21624)
- 课题(21301)
- 国家社会(20164)
- 性(19667)
- 教育部(19137)
- 发展(19063)
- 人文(18856)
共检索到272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从短期看,经济总量仍处于偏热状态;从中长期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软肋”。2007年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适当调整总量,着力调整结构,将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建议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仍然不足,同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扩
从今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来看,目前宏 观经济正在朝着政府调控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经济 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物价涨幅依然偏高,与 全年调控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困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正确把握今后宏观政策方向和力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同三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三类问题:第一,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货币供应偏大,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长期问题,包括:农业持续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的问题;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的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节能减排问题。第三,当前需要密切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问题。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当前宏观经济走势 “九五”期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较为健康的持续发展,这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分不开的。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2001年初以来,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不利影响,中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再次受到了抑制,全年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的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斌 吴振宇
从后发国家追赶进程的长周期视角看,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实质是追赶进程进入新阶段。客观、准确地认识"新常态",需把握好增量和总量变化的关系、潜在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关系、历史规律和现实创新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已落入中高速的范围,结构也正发生积极变化,但经济运行仍处于向新阶段转换的时期。确保向"新常态"顺利过渡是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和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在此情境下,宏观调控的整体思路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增长目标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增长动力;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
新常态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09年,我国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局面,呈现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伟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这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对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从淡化总量政策到强化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反方向的组合向同方向的组合转变,汇率政策从人民币升值的方向转向贬值的方向,从近期的刺激需求逐渐转向兼顾活跃和改善供给。2009年的中国经济会比2008年更困难,未来两三年的中国经济将比较困难,但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应该是保持高速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 在今年四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上,我们曾较早地提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扭转7年来特别是近3年来持续下降的趋势,实现止降转稳或止降回升的转折,是大有希望的”,并指出“几年来我国经济界和经济学界一再盼望的拐点,今年很有可能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判断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尽管对“拐点”以后中国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在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局面,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隐患,国民经济仍面临从局部过热向整体过热蔓延的危险。2005年宏观调控丝毫不能放松,但要改进调控方式,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在总量调控上,注重运用货币政策,防止高通货膨胀爆发;在结构性调控上,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加强薄弱环节发展。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财政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本文集中阐述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冲击;中央适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度刺激内需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增长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企稳回升,预计全年增长8%以上。本文分析2010年,尽管经济回升势头较好,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变数较多,关键是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继而论证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政策取向上应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同时不放弃外需,不失时机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健全市场机制,激活民间力量,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持续健康地保持下去。
关键词:
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丛明
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经济运行仍受内外环境趋紧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因此,201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行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政策的前提下,还要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抬头。同时,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居民消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收入分配关系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丛明
本文根据9月发布的统计数据,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宏观调控政策应否调整等问题,最后对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税收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