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7)
2023(8826)
2022(7212)
2021(6325)
2020(5249)
2019(11621)
2018(11406)
2017(21468)
2016(11468)
2015(13030)
2014(13121)
2013(12884)
2012(12379)
2011(11402)
2010(11847)
2009(11286)
2008(11197)
2007(10507)
2006(9681)
2005(8990)
作者
(33272)
(28166)
(27925)
(26799)
(17984)
(13131)
(12659)
(10655)
(10606)
(10174)
(9850)
(9349)
(9227)
(9055)
(8956)
(8656)
(8158)
(8072)
(8020)
(7686)
(7256)
(6778)
(6772)
(6466)
(6438)
(6289)
(6268)
(6057)
(5651)
(5426)
学科
(70255)
经济(70174)
管理(39791)
(29806)
(25614)
企业(25614)
方法(18770)
地方(18650)
中国(16514)
数学(16049)
数学方法(15965)
(15274)
(15081)
业经(14217)
(13023)
地方经济(12554)
(11564)
(11405)
环境(10409)
(10366)
金融(10364)
(9974)
银行(9969)
(9617)
体制(8743)
农业(8432)
(8370)
经济学(8289)
(8121)
财务(8091)
机构
大学(173188)
学院(173083)
(84023)
经济(82340)
研究(63189)
管理(61857)
理学(51340)
理学院(50766)
管理学(50103)
管理学院(49755)
中国(49182)
(41178)
(36564)
科学(33209)
财经(31050)
(30919)
(28381)
中心(28336)
经济学(27951)
(27921)
研究所(27107)
经济学院(24642)
北京(23454)
(22725)
财经大学(22698)
(22520)
(21855)
(21703)
师范(21530)
业大(20281)
基金
项目(104878)
科学(83263)
研究(81182)
基金(76116)
(64564)
国家(64016)
科学基金(55243)
社会(54892)
社会科(51952)
社会科学(51941)
(40674)
基金项目(39257)
教育(37121)
(33148)
编号(31906)
自然(31872)
自然科(31042)
自然科学(31036)
资助(30690)
自然科学基金(30489)
成果(27578)
(25765)
重点(24071)
(24054)
(23780)
课题(23750)
国家社会(23302)
(21509)
(21430)
教育部(21406)
期刊
(108331)
经济(108331)
研究(61305)
中国(41013)
(33537)
管理(27411)
(21938)
学报(21900)
科学(21173)
(19819)
金融(19819)
教育(19158)
大学(18168)
经济研究(17745)
财经(17537)
学学(16961)
技术(16749)
(15264)
业经(14483)
农业(14149)
问题(13506)
技术经济(9937)
(9700)
世界(9389)
国际(8658)
经济问题(8586)
改革(8560)
(8560)
经济管理(8377)
现代(8245)
共检索到288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桂宗  王宏  逄锦聚  
宏观经济调控与法制建设刘桂宗,王宏,逄锦聚本文拟对宏观经济调控与法制建设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法制建设,以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谈若干看法,以供讨论。一、加强法制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大利  
论宏观经济调控法制化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赵大利一、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法制化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把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乌家培  凌晓东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机制。这一机制将介于纯粹的计划机制与完全的市场机制之间,具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特点。于是,新机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具有传统体制下所不具有的新的内容。本文将对传统机制下与新机制下两种宏观经济调控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并提出对新机制下宏观调控方式进行评价与选择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建议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仍然不足,同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淳  
《宏观经济调控》评介肖淳在我国当前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正在创建,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搞好宏观经济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宏观经济调控》一书,适时地赶上了时代的需要,也适应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特为该书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在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使用了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分析经济走势,作者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深入解析了这次客观经济调控的原因、方法、成效,指出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采取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耀华  
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简论朱耀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要使我国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尤为重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建立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国安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两者在产生的具体原因、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出现的时间、实施机构、实施手段、实施方法、调控对象、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失效的原因、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对经济自由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 ,但两者也具有多方面的相互联系 ,明确两者的关系对规范政府政策、规范政府行为和政府有效地履行经济职能都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曾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三次较大起伏,随之经历了三次规模和力度较大的宏观调控。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应提高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增强预见性,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志凌  李今早  焦玉良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点与研究基点的选择 90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如何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也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现实任务,因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选择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廷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不仅给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使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呢?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刘子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宏观治理的新理念与新方式。本文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转变与升华的必然性进行论证,并探究这种转变的时机把握、能力跃升和体系创新,为我国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对策建议。新体系优化了政策目标:长期目标由速度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调控范围由点目标放大至区间目标、调控方式从总量调控精细化到结构调控、调控力度由"大水漫灌"式优化至精准调控;明确了各项政策的任务分工:强调了六项子类政策间的交互作用与下一阶段产业政策的核心地位;提升了政策间的协同作用:确保政策间的协调配合与时间一致性,并进一步保证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的协调平衡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航   张骥   马斯曼  
近几十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系统性特色的宏观经济发展、运行和调控之路,提出并展开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政策实践。我国不断寻求突破凯恩斯主义等传统理论框架,推动从宏观经济调控走向宏观经济治理,坚持长短期兼容、供需动态平衡、宏微观协调,强调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周期内平衡与跨周期统筹、流量稳定与存量迭代、势能激活与动能畅通之间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就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路和方式及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搭配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思想、战略和实践已不单是宏观经济学的创新成果,而是汇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潮流,构成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能够有力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任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守业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杨守业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大局。(一)充分认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所谓宏观经济调控,就是以政府为调控主体,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今早  
一、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正确把握现阶段体制转轨时期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15年来的改革成就已为世界所公认,但是,十分明显的是中国仍然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即由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这种体制转轨或过渡在现阶段至少呈现四个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