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8)
- 2023(17067)
- 2022(14819)
- 2021(13678)
- 2020(11639)
- 2019(26756)
- 2018(26244)
- 2017(51312)
- 2016(27544)
- 2015(31125)
- 2014(30934)
- 2013(30523)
- 2012(28040)
- 2011(25148)
- 2010(25213)
- 2009(23275)
- 2008(22662)
- 2007(19821)
- 2006(17690)
- 2005(15763)
- 学科
- 济(125239)
- 经济(125116)
- 管理(80125)
- 业(75919)
- 企(64533)
- 企业(64533)
- 方法(55098)
- 数学(48386)
- 数学方法(47792)
- 财(30275)
- 中国(27907)
- 农(27548)
- 学(26456)
- 制(26295)
- 地方(25569)
- 业经(25453)
- 银(24724)
- 银行(24577)
- 行(23146)
- 务(20486)
- 财务(20413)
- 财务管理(20374)
- 融(19876)
- 金融(19874)
- 贸(19445)
- 贸易(19430)
- 企业财务(19385)
- 农业(18821)
- 易(18778)
- 理论(18412)
- 机构
- 大学(394415)
- 学院(391714)
- 济(163198)
- 经济(159840)
- 管理(156029)
- 理学(135170)
- 理学院(133709)
- 管理学(131323)
- 管理学院(130628)
- 研究(130465)
- 中国(104255)
- 京(82838)
- 科学(79973)
- 财(74500)
- 所(65089)
- 农(63673)
- 中心(60691)
- 财经(60467)
- 研究所(59458)
- 业大(58252)
- 江(57121)
- 经(55035)
- 北京(51899)
- 经济学(50247)
- 农业(50001)
- 范(49919)
- 师范(49400)
- 院(47190)
- 州(46432)
- 财经大学(45338)
- 基金
- 项目(268496)
- 科学(211747)
- 基金(196765)
- 研究(192814)
- 家(171796)
- 国家(170427)
- 科学基金(147158)
- 社会(122674)
- 社会科(116391)
- 社会科学(116358)
- 基金项目(104769)
- 省(103706)
- 自然(97279)
- 自然科(95039)
- 自然科学(95019)
- 自然科学基金(93297)
- 教育(88891)
- 划(87537)
- 资助(81739)
- 编号(77392)
- 成果(61589)
- 重点(60070)
- 部(59397)
- 发(56623)
- 创(55219)
- 课题(52475)
- 科研(51890)
- 创新(51592)
- 教育部(51206)
- 国家社会(50482)
- 期刊
- 济(176965)
- 经济(176965)
- 研究(119169)
- 中国(68636)
- 学报(61923)
- 财(57642)
- 管理(57381)
- 科学(57055)
- 农(55715)
- 融(47864)
- 金融(47864)
- 大学(47395)
- 学学(45046)
- 教育(37167)
- 农业(36535)
- 技术(33929)
- 财经(30330)
- 经济研究(29289)
- 业经(26944)
- 经(25846)
- 问题(22442)
- 技术经济(20008)
- 理论(19848)
- 业(18729)
- 统计(18443)
- 实践(17926)
- 践(17926)
- 科技(17551)
- 版(17538)
- 图书(17476)
共检索到578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兰 陈百助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对2006年2季度至2011年4季度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及银行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基于公司贷款与零售贷款的分别考察。结果显示,宏观经济要素及银行特征与不良贷款的关联因产品门类不同而存在不对称性:相对而言,公司贷款对来自宏观经济层面的负面冲击更为敏感;而银行成本效率对两类贷款不良率的作用方向也截然不同。据此,本文提出了若干加强差异化银行监管及管理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静
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不仅制约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金融的协调健康发展。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可产生如下负面效应:不良贷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不良贷款对投资的影响;不良贷款对经济原有均衡的影响。结论说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增加,必然会导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货币供给 投资 经济均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冰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一直在高位徘徊,成为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收集2004年1季度~2009年1季度的最新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共线性诊断、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模型,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和贡献率。由实证结论发现:宏观经济因素与不良贷款余额负相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对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贡献度最大,每增加1%会导致不良贷款平均降低0.0249%和0.0248%;宏观经济因素对降低不良贷款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在操作层面上可通过扩大内需、改善商业银行的外部信用环境等措施间接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永新 韩文秀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关键词:
信用风险 银行 不良贷款 企业 坏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陆岷峰 刘强
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现状出发,立足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诱发因素,在对不良贷款演变历史的比较分析中,预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商业银行防控内外部风险,化解不良贷款的相关对策,旨在提高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关键词:
市场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艾永芳
消除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5年到2014年各省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劳动价格扭曲的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扭曲的影响次之;第二,要素价格扭曲的传递机制主要依赖于供给端和需求端效应,供给端产能过剩中介效应比例为32.23%,需求端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中介效应比例为24.36%;第三,中西部地区要素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曾刚 陈晓
2021年初,《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印发,标志着自2012年《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发布以来被禁止的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以部分银行试点的方式被正式重启。到2021年6月初,已有4家银行7个零售类不良资产包在银登中心完成了竞价,涵盖信用卡、个人消费、个人经营等多种形式。商业银行零售类不良资产转让业务的重启,对于规范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化解金融系统风险、
关键词:
不良贷款 批量转让 不良资产证券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曲和磊
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处置问题,并不是新问题。只是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世人才对金融风险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专门从事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有了新认识。中国把化解金融风险提到了国家安全的地步,公开宣布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Assets Managem entCor-poration)来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那么,为什么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有效地处置不良信贷资产,而商业银行不能? 国际经验有何借鉴? 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又将如何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呢?本文分三个部分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第一部分从国际经验入手,说明资产管理公司利用投资银行手段是处置不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娅萍 王译 柴智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始建于1979年,自1999年开始通过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接管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统计分析,从实际情况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因银行不良贷款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的风险。
关键词:
不良贷款 现状 成因 影响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耀中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既有诸如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善,不良资产剥离等内在原因,也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等外在原因。文章通过对GDP增长,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利润,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并给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率 宏观经济 金融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燕翔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方法都是基于巴塞尔监管资本要求,却忽略或无法准确衡量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问题。事实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和正常贷款是不同的。文章利用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三类具有不同粒度构成的不良贷款组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越高,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越接近,此时适合采用解析法计算经济资本。当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较低但不含支配型贷款时,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所得结果相差并不大。但是当组合含支配型贷款时,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出现较大偏离,模拟法更加适用。另外,贷款组合所需的经济资本量与贷款组合的分散程度大小一般呈负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双建 刘凯丰
本文以2007年至2015年我国61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测度了不良贷款约束下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并探讨了其收敛性。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0.1%,变化态势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各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会收敛于自身稳定性水平。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进步效率,同时应在保证规模效率的前提下实行规模扩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江涛
文章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序列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呈现恶化趋势,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率都在不断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全要素增长率、规模效率变动、纯技术效率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但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程度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水平差异都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变动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光林 王海军 王雪标
本文选取2005年到2014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在理论阐述经济波动、产能过剩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互影响的机理上,构建PVAR模型,利用系统GMM估计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和产能过剩变动会给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带来短暂的正向冲击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能持久;产能过剩会给经济波动带来正向冲击效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自身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由此表明,产能过剩和经济波动引致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不具有持续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光林 王海军 王雪标
本文选取2005年到2014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在理论阐述经济波动、产能过剩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互影响的机理上,构建PVAR模型,利用系统GMM估计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和产能过剩变动会给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带来短暂的正向冲击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能持久;产能过剩会给经济波动带来正向冲击效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自身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由此表明,产能过剩和经济波动引致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不具有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