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6)
2023(8595)
2022(7467)
2021(6690)
2020(5762)
2019(13429)
2018(13285)
2017(25560)
2016(14089)
2015(16333)
2014(16953)
2013(16855)
2012(16280)
2011(15042)
2010(15566)
2009(14577)
2008(14585)
2007(13637)
2006(12081)
2005(11214)
作者
(43609)
(36748)
(36408)
(35235)
(23457)
(17646)
(16894)
(14324)
(13685)
(13404)
(12667)
(12184)
(11970)
(11727)
(11539)
(11431)
(11185)
(10755)
(10682)
(10541)
(9354)
(9144)
(8891)
(8443)
(8353)
(8327)
(8177)
(8058)
(7483)
(7303)
学科
(82821)
经济(82759)
管理(38808)
(34358)
方法(30866)
(27082)
企业(27082)
数学(26988)
数学方法(26771)
地方(19813)
中国(18268)
(17215)
(16250)
(15628)
业经(14376)
地方经济(13253)
(12662)
(12007)
贸易(12001)
农业(11546)
(11539)
(10801)
理论(10427)
(10406)
(10401)
金融(10399)
银行(10383)
环境(10224)
(9903)
(9081)
机构
学院(218453)
大学(217613)
(99320)
经济(97186)
管理(78117)
研究(76709)
理学(65735)
理学院(64941)
管理学(63776)
管理学院(63358)
中国(58707)
(46147)
科学(45926)
(44537)
(40387)
(36430)
研究所(36138)
(35618)
中心(35125)
财经(35084)
经济学(32200)
(31391)
业大(30760)
北京(29564)
经济学院(28856)
(28679)
农业(28489)
师范(28418)
(27964)
(26636)
基金
项目(131511)
科学(101596)
研究(97429)
基金(92882)
(79973)
国家(79284)
科学基金(66694)
社会(61277)
社会科(57926)
社会科学(57907)
(52244)
基金项目(48640)
教育(45079)
(42986)
自然(41107)
编号(40503)
自然科(40071)
自然科学(40057)
自然科学基金(39325)
资助(39292)
成果(33746)
重点(29898)
(29852)
(29170)
课题(28567)
(26334)
大学(25142)
国家社会(25055)
(24927)
教育部(24923)
期刊
(119548)
经济(119548)
研究(70046)
中国(43535)
(36207)
(32597)
学报(32513)
科学(29134)
管理(28275)
大学(24207)
学学(22751)
教育(22579)
农业(21283)
(20815)
金融(20815)
技术(20807)
经济研究(19830)
财经(18369)
业经(17563)
(15972)
问题(15688)
统计(15154)
技术经济(13217)
(12437)
(12321)
决策(11677)
(11347)
商业(11114)
世界(10593)
理论(10532)
共检索到342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指导,对社会再生产过程或国民经济系统整体所进行的实证经济统计分析。具体表现为以下特性:1.宏观经济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工作是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综合统计工作,包括在国家、地区(省级、市级、县级)和综合经济部门如金融部门、财政部门的统计工作之中。宏观经济统计工作包含三个阶段,即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学科建设的开拓性成果──《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评介张泽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以及统计对政府经济管理、咨询、监督、决策功能的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愈来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副教授赵彦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对我国政府统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科学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和大数据时代,作为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其发展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本文研究了以统计学为核心知识体系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历史依据、科学思想和有关内容,指出目前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自主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这将对统计学科建设发展和提高统计的社会贡献、社会影响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发展,提升实际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繁瑜  严乐乐  
文章以揭示土地出让收入与宏观经济间的数量关系为途径,以土地出让收入与GDP、固定资产投资为变量,在数据预处理后,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描述,并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检验与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探索变量间的关系,分析得出起土地出让价款与GDP、固定资产投资间的数量关系,为各界真正了解"土地财政"以及政府把握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理论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测度指标,透过其可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本文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6-8个月的时滞效应;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对通货膨胀也存在影响作用;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菲利普斯曲线特征,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不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尧庭,汪剑平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处理、分析多个指标的统计方法,它与通常的教科书中所讲的一元统计方法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不能将多个指标逐一地进行分析,而要从整个地来进行分析呢?就以服装为例,一件衣服有许多尺寸。例如上衣就有袖长、肩宽、领宽、胸围等等。如果衣服只按一个指标袖长来分类,人们就很难买到合身的衣服。因此服装的型号必须根据人的身材指标,进行分析归类,得到合于我国人民身材情况的型号,这样才能使大多数人都能买到合适的服装。由于人们对多元统计分析没有了解,往往习惯于将多元的问题用一元的方法逐一处理。有人在判断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广西审计署科研所课题组  
关于宏观经济审计(以下简称宏观审计),审计学辞典的释义是“微观审计的对称,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机关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财政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十年的实践,根据审计的职能与宪法赋予的职责,虽然没有提出宏观审计,但是审计在国家宏观控制和管理方面应当发挥作用,早就提出来了。1985年7月29日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听取国家审计署党组“关于整党汇报”时要求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王军  
对宏观经济效益整体作系统研究必须以系统科学的统计认识手段为前提。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只是囿于集中体制下的考核,或者只是在指标体系上做些增减。为了把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提高统计工作在宏观经济分析与管理中的地位,迫切需要对宏观经济效益统计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一、宏观经济效益统计的基本理论(一)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宏观经济效益是从生产要素效率方面认识经济规律的一个有机部分,它属于生产范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磊  王雅莉  
从宏观区位视角出发,本文在多元统计分析生成区位宏观化因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方法考察宏观区位在空间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状态,并探索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我国空间结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布局的等级-规模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开始出现,宏观区位影响力高等能效空间分布由点状分布特征开始呈现线状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仍然是单体发展模式,没有形成涓滴效应,区域带动效应弱,联动发展态势不强;总体而言,旅游产业还处于相对集聚的发展状态,并推动着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结构的持续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贵生  李晓华  
首先,Invest对GDP和Index有长期影响,而在短期内影响不明显甚至为负向的,可以认为本次以经济高速增长和物价上涨为主要表现的经济过热,并非源自于近期的投资扩张。项目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存在较长的投资周期,所以,本轮经济过热的根源来自于1—2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以前的盲目投资扩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macro economic analysis and how to research economic problems.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  
中国第一次真正的商业周期应始于 1999年, 2001年中国经济在复苏中将面临滞胀的阴影。 因为复苏中改 革与结构调整不足,并存在影响经济波动的若干不确定因素。 因此,中国经济的真正出路就是从供给方入手,坚决推进市场取 向的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薇  
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的探索江晓薇一、为什么要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要有一套能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田  
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在计量经济学中表现为多重共线性。因而在实证分析中,常常会遇到变量筛选与保留、结果失真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拟采用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深入分析,并将这种组合式统计回归理论分析具体应用到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研究中,与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进行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