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9)
- 2023(10288)
- 2022(8654)
- 2021(7836)
- 2020(6746)
- 2019(15299)
- 2018(15198)
- 2017(29332)
- 2016(15844)
- 2015(18106)
- 2014(18181)
- 2013(17694)
- 2012(16428)
- 2011(15093)
- 2010(15942)
- 2009(15247)
- 2008(14936)
- 2007(13644)
- 2006(12386)
- 2005(11618)
- 学科
- 济(88345)
- 经济(88247)
- 管理(52189)
- 业(43544)
- 企(38214)
- 企业(38214)
- 方法(32182)
- 数学(28194)
- 数学方法(27663)
- 中国(19301)
- 地方(19075)
- 财(18656)
- 制(17910)
- 业经(17250)
- 农(16046)
- 学(15896)
- 体(13282)
- 理论(13176)
- 地方经济(13042)
- 融(12501)
- 金融(12498)
- 银(12313)
- 银行(12307)
- 行(11806)
- 环境(11770)
- 和(10776)
- 务(10760)
- 贸(10726)
- 贸易(10714)
- 财务(10709)
- 机构
- 大学(240594)
- 学院(240373)
- 济(108301)
- 经济(106140)
- 管理(88984)
- 研究(81637)
- 理学(75504)
- 理学院(74684)
- 管理学(73155)
- 管理学院(72694)
- 中国(62466)
- 财(52029)
- 京(50233)
- 科学(46164)
- 所(40907)
- 财经(40282)
- 江(37560)
- 研究所(36354)
- 经(36182)
- 中心(36098)
- 经济学(35050)
- 农(32157)
- 北京(32017)
- 范(30990)
- 经济学院(30980)
- 师范(30747)
- 业大(30367)
- 财经大学(29526)
- 州(29497)
- 院(28758)
- 基金
- 项目(148974)
- 科学(118481)
- 研究(110858)
- 基金(108797)
- 家(93281)
- 国家(92541)
- 科学基金(80197)
- 社会(73059)
- 社会科(69318)
- 社会科学(69297)
- 省(58412)
- 基金项目(55885)
- 教育(52334)
- 自然(49716)
- 自然科(48583)
- 自然科学(48575)
- 划(48358)
- 自然科学基金(47673)
- 资助(45764)
- 编号(43955)
- 成果(37154)
- 重点(34104)
- 部(33526)
- 发(32202)
- 课题(31971)
- 制(31957)
- 创(30861)
- 国家社会(30476)
- 教育部(29670)
- 创新(28983)
- 期刊
- 济(130934)
- 经济(130934)
- 研究(79128)
- 中国(49747)
- 财(42359)
- 管理(37493)
- 学报(33480)
- 科学(31815)
- 农(30041)
- 教育(27066)
- 大学(26834)
- 学学(25328)
- 融(24056)
- 金融(24056)
- 技术(23477)
- 财经(22644)
- 经济研究(21705)
- 经(19605)
- 农业(19591)
- 业经(18067)
- 问题(16525)
- 统计(14019)
- 技术经济(13910)
- 策(12574)
- 贸(12118)
- 世界(11289)
- 决策(11257)
- 现代(10973)
- 理论(10595)
- 国际(10556)
共检索到376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方
本文是继1992年10月本刊发表的《总供需平衡的控制模型》之后,进一步扩大而成,全文发表于1995年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家与地区经济的建模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上。其中财政与货币政策部分与《总》文基本相同,此处不再重复,仅将新增的关于价格水平、就业、进出口贸易与浮动汇率等模型以及最后由各部分联接而成的宏观经济模型转载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立 隋俊凌 刘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后启 汪义达 关世来 将万进 汪志洪
一、引言经济系统是一个关联复杂的大系统,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以及任何一次来自系统外部或内部的扰动,都会引起系统内:邴状态的一系列连锁变化。为了保证经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对经济系统进行适时有效地调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系统内部状态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张守一 赵树桓
党的十四大决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综合运用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在这个时期应用数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宏观调控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在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使用了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分析经济走势,作者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深入解析了这次客观经济调控的原因、方法、成效,指出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控 原因 方法 成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单薇 高丽萍 李鲁新
通过对宏观税收调控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 ,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从税收的角度看 ,就是要发挥其调节作用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从税收调控的角度看 ,税收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水平和各种消费的比例关系 ,调节着消费结构。
关键词:
税收政策 税收调控 调控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晓春 阮文彪
一直以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上。本文针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作的宏观调控作用,试建立了关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三者的经济模型,同时做出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响应曲线图。经进一步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中介指标 协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国安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两者在产生的具体原因、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出现的时间、实施机构、实施手段、实施方法、调控对象、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失效的原因、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对经济自由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 ,但两者也具有多方面的相互联系 ,明确两者的关系对规范政府政策、规范政府行为和政府有效地履行经济职能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经济管制 宏观经济调控 比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承训
宏观经济所要管的是关系全局、影响“大循环”的几个主要指标。 (一)影响全局的价值指标,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在全民所有制中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国家每年集资多少,企业用于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留多少,职工个人按照逐步提高收入水平的原则分多少,外汇的基本平衡等。 (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使用价值指标,如基本能源的生产和分配,基本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主要交通干线的建设、其他特殊紧缺的物资(包括进口商品中的大宗货物)。 (三)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资源的使用要控制,如重要矿产、大的水利资源、土地的征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文
我国宏观控制的目标,从总体上说,是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这里的中心问题是根据国力的可能,在妥善安排人民生活的同时,十分注意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做到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拉姆齐在1928年所提出动态最优化模型(拉姆齐模型)及其重要思想湮没了30多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并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就理论分析框架而言,拉姆齐模型已经取代了IS-LM模型的位置,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本文透过拉姆齐模型的略带喜剧意味的命运,追寻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轨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 ,刘应书
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系统中,客观存在着一组反映该动态系统本质特征的变量,这组变量一经把握,我们就能大体上把握住国民经济发展的脉络,并可以通过对这些变量进行调控,从而改变国民经济结构,达到经济的预期发展目标。在现实经济生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大利
论宏观经济调控法制化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赵大利一、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法制化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把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军 马翠
宏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体制转换与结构变化的特征,从而有越来越多的文献采用马尔科夫转移DSGE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应用单调映射法、最小状态变量法或扰动法实现脉冲结果。本文通过梳理其中货币政策区制设计、财政政策区制设计及政策组合范式的体制转换等主要的研究脉络,总结了马尔科夫转移DSGE模型中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国际动态特征,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拓展的方向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振强 王英
文章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制度因素并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动态分析,揭示了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关键词:
制度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