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1)
- 2023(13367)
- 2022(11557)
- 2021(10625)
- 2020(8899)
- 2019(20521)
- 2018(20371)
- 2017(39318)
- 2016(21247)
- 2015(24081)
- 2014(24105)
- 2013(23978)
- 2012(22398)
- 2011(20511)
- 2010(20571)
- 2009(19066)
- 2008(18473)
- 2007(16342)
- 2006(14681)
- 2005(13233)
- 学科
- 济(105494)
- 经济(105389)
- 管理(60295)
- 业(54370)
- 企(45998)
- 企业(45998)
- 方法(42149)
- 数学(35638)
- 数学方法(35262)
- 学(24065)
- 中国(24037)
- 地方(23361)
- 农(22122)
- 业经(21360)
- 财(20232)
- 理论(16724)
- 制(15894)
- 和(15733)
- 贸(15216)
- 贸易(15207)
- 农业(15106)
- 地方经济(14675)
- 易(14628)
- 环境(14481)
- 融(13885)
- 金融(13884)
- 银(13440)
- 银行(13387)
- 行(12843)
- 技术(12467)
- 机构
- 大学(318181)
- 学院(313716)
- 济(131967)
- 经济(129158)
- 管理(121709)
- 研究(112864)
- 理学(105084)
- 理学院(103872)
- 管理学(102059)
- 管理学院(101519)
- 中国(81665)
- 科学(70073)
- 京(68913)
- 所(57990)
- 财(57675)
- 研究所(52940)
- 农(51405)
- 中心(48982)
- 业大(47229)
- 财经(46329)
- 江(45574)
- 北京(44055)
- 经(42023)
- 范(41794)
- 师范(41361)
- 院(40873)
- 农业(40446)
- 经济学(40351)
- 州(36836)
- 经济学院(35896)
- 基金
- 项目(211910)
- 科学(165536)
- 基金(153585)
- 研究(153023)
- 家(134884)
- 国家(133789)
- 科学基金(113579)
- 社会(96135)
- 社会科(90924)
- 社会科学(90893)
- 省(81775)
- 基金项目(81168)
- 自然(74325)
- 自然科(72518)
- 自然科学(72499)
- 自然科学基金(71218)
- 划(69336)
- 教育(69253)
- 资助(64149)
- 编号(61333)
- 成果(50487)
- 重点(47784)
- 部(46458)
- 发(45904)
- 创(43328)
- 课题(42774)
- 创新(40432)
- 科研(40344)
- 教育部(39614)
- 国家社会(39279)
- 期刊
- 济(151637)
- 经济(151637)
- 研究(98006)
- 中国(58000)
- 学报(52496)
- 科学(48081)
- 管理(46831)
- 农(46271)
- 财(42006)
- 大学(39215)
- 学学(36962)
- 教育(33776)
- 农业(32221)
- 技术(26698)
- 融(25673)
- 金融(25673)
- 经济研究(24990)
- 财经(23667)
- 业经(21861)
- 经(20369)
- 问题(19282)
- 技术经济(16615)
- 图书(16311)
- 业(16256)
- 理论(15717)
- 科技(14845)
- 现代(14451)
- 实践(14094)
- 践(14094)
- 世界(13915)
共检索到468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在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 ,宏观经济理论的讨论和分析是一个相当活跃而又成果甚丰的领域。它不仅随着中国经济的波动起伏而展开和深入 ,而且伴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发生理论范式的转换。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 1 0年来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总量态势和周期特征、通货膨胀与紧缩、金融风险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讨论进行简单的评述 ,并对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博弈论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何干强
在用唯物史观赋予宏观经济概念科学内涵的意义上,应当说,马克思在人类经济思想史上开创了科学的宏观经济学。《资本论》全卷都包含对宏观经济的论述;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缺乏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资本论》批判了资产阶级宏观经济思想的五大教条,而现代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依然沿袭这些教条,因此搬用其理论对中国调结构必定无效。要高度重视应用《资本论》的宏观经济理论,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统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凌翔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趋势属性的检验方法,该方法融合了非线性模型与线性模型。本文构建了三个Wald类检验统计量及一个稳健检验统计量,推导出了这些统计量的极限分布并分析了其有限样本下的统计性质。应用该检验程序,本文分析了我国24个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趋势属性,结果表明,其中22个经济变量具有非线性平滑转移特征,其时间趋势属性表现为确定性。
关键词:
时间趋势 STAR模型 检验程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当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恢复过程缓慢,国际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尚需时日,投资仍是近期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将会面临很多全新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宗明 邱晓华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进一步趋向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评分值由上年底的“红灯”、“黄灯”交界处转为现阶段的“黄灯”、“绿灯”交界处(见图1);财税、汇率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运转基本正常。但面临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相互拖欠、停产半停产现象突出,农业隐忧犹在,有待在下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局势和世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二波强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趋势,投资需求增速明显下降、消费需求疲软与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等因素是主要原因。我国经济下行阶段,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即全面刺激经济还是实施紧缩措施。目前,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两大政策采取反方向形成松紧搭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出路是,在经济上解决创新和收入分配问题,在非经济上则要把法治化、民主化和反腐败工作做好,同时在道德推进上找到经济支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2006年的中国经济在防范过热的气氛中实现了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过热的风险。政府在高速增长和过热风险的矛盾权衡中实施宏观调控并取得成效,最终实现10.7%的经济高速增长。去年的经济增速达到10年新高,增速仍处于合理范围,相信2007年的整体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基本走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武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对各类经济主体和地方政府的意义是显见的。研判这类走向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国民经济总体远行态势的判断 ;二是依据上述判断运用宏观调控原理演绎出的政策组合 ,由此得出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趋势 ,做到未雨绸缪。
关键词:
宏观调控 GDP研判标准 政策组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金三林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协依然看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顾标 周纪恩
在内生单个趋势间断备择假设下,进出口量与真实利率拒绝了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在内生多个趋势间断备择假设下,包括通货膨胀率、进出口量、工业增加值与真实利率在内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都拒绝了单位根的原假设。基于不同的备择假设,我们可能得到完全相背的平稳性推断结论。因此,深入考察各个变量自身的生成机制,无论是对于经济理论或实证研究,抑或政策评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结构间断 趋势平稳 单位根检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绍忠
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是由生态经济学家尼瓦.古德雯(Neva R.Goodwin)、女性主义经济学家朱莉.纳尔逊(Julie A.Nelson)等学者构建起来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从宏观经济学层面上来讲,这一范式在经济学语境模型的基础上界定了宏观经济的目标——提高生活水平、维护经济稳定和加强经济安全以及保持可持续发展,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宏观经济测量的社会和环境维度,提倡使用超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福利测量指标。经济学语境范式所构建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为解决人类21世纪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提供了较为可行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绍祥 汪浩瀚
对以观察为基础的行为、制度和经济过程的剖析是微观和宏观理论关注协调问题必不可少的内容。自古典经济学开始 ,协调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而宏观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讨论与协调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 ,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均重视协调问题 ,近年来形成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理论把协调问题和提供协调的制度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 ,这种新的视角改变了宏观经济争论的本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葛守中 朱力琦
本文研究提出了将国民经济核算扩展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理论和方法,从实物量到价值量,从流量到存量,建立起由5大帐户组成的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计算了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双向交互影响的新宏观指标——国内生态产出EDP(也有人称绿色GDP),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提供定量基础。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经济 核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