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5)
- 2023(18937)
- 2022(16042)
- 2021(14827)
- 2020(12666)
- 2019(28806)
- 2018(28287)
- 2017(55167)
- 2016(29699)
- 2015(33519)
- 2014(33665)
- 2013(33240)
- 2012(31254)
- 2011(28188)
- 2010(28549)
- 2009(27021)
- 2008(26274)
- 2007(23550)
- 2006(20851)
- 2005(19110)
- 学科
- 济(134376)
- 经济(134234)
- 管理(86774)
- 业(82242)
- 企(68213)
- 企业(68213)
- 方法(57020)
- 数学(50163)
- 数学方法(49523)
- 中国(36678)
- 财(35246)
- 农(32679)
- 融(30927)
- 金融(30924)
- 银(29688)
- 银行(29629)
- 地方(28962)
- 学(28770)
- 行(28467)
- 业经(27043)
- 制(26920)
- 贸(24379)
- 贸易(24364)
- 易(23665)
- 务(22306)
- 财务(22235)
- 财务管理(22189)
- 农业(21676)
- 企业财务(21161)
- 环境(20532)
- 机构
- 大学(431419)
- 学院(430627)
- 济(184800)
- 经济(180950)
- 管理(161307)
- 研究(150857)
- 理学(138198)
- 理学院(136664)
- 管理学(134090)
- 管理学院(133330)
- 中国(119744)
- 科学(91331)
- 京(90512)
- 财(86347)
- 所(78093)
- 农(74664)
- 研究所(70722)
- 中心(70567)
- 财经(68250)
- 江(65884)
- 业大(64000)
- 经(61830)
- 农业(58881)
- 经济学(57997)
- 北京(57111)
- 范(54950)
- 师范(54308)
- 院(53635)
- 州(52459)
- 经济学院(52005)
- 基金
- 项目(281161)
- 科学(220691)
- 基金(204969)
- 研究(200884)
- 家(179966)
- 国家(178488)
- 科学基金(152022)
- 社会(128117)
- 社会科(121481)
- 社会科学(121447)
- 省(109282)
- 基金项目(106947)
- 自然(99567)
- 自然科(97273)
- 自然科学(97240)
- 自然科学基金(95527)
- 教育(92787)
- 划(92486)
- 资助(86531)
- 编号(79694)
- 成果(65637)
- 重点(63865)
- 部(62617)
- 发(60893)
- 创(57817)
- 课题(56018)
- 科研(54850)
- 创新(54204)
- 教育部(53508)
- 国家社会(53063)
- 期刊
- 济(205385)
- 经济(205385)
- 研究(129133)
- 中国(85475)
- 学报(69983)
- 财(68273)
- 农(66855)
- 科学(63310)
- 管理(60520)
- 融(55154)
- 金融(55154)
- 大学(53096)
- 学学(50436)
- 农业(44339)
- 教育(41365)
- 技术(36955)
- 财经(34856)
- 经济研究(34106)
- 业经(30480)
- 经(30013)
- 问题(26269)
- 业(23342)
- 贸(22631)
- 统计(22213)
- 技术经济(21747)
- 国际(20708)
- 版(20626)
- 理论(20461)
- 策(19883)
- 世界(19874)
共检索到657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祥云 廖佳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笔者比较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东亚6种货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危机前更多地表现出国别之间的差异性,没有表现出非对称性,而危机后更多地表现出一致性,且主要在人民币贬值和"小幅"升值时才保持显著的相关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点。这主要是由金融危机前后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和各经济体汇率政策目标变化所决定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选取1999—2008年的月度数据,建立一个包含六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来测度货币政策、房产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施加短期约束识别结构冲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前,在中国存在通过房产市场影响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方面,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为有效;房产市场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保持房产市场的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产市场 宏观经济 SVAR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项后军 于洋
通过使用MSMV(3)-AR(2)模型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划分为三个区制,本文研究了不同区制封闭和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规则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具体形式,并据此分析了宏观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结果发现:1.区制2(1998M1-2004M6)和区制3(2004M7-2008M9)应分别选择封闭和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规则;2.不同区制均执行不稳定的货币政策;3.与区制2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相比,区制3同时兼顾了汇率目标,但汇率因素的引入减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4.从货币政策(货币影响因素)的角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涛 张蕾
本文通过对当前新一轮宏观经济波动特征的分析,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日益提高,汇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已成为加剧宏观经济过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整名义汇率来解决顺差过大的思路受制于价格总水平调整幅度的局限,因为在影响我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素中,劳动力价格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悬殊过大既是影响商品价格水平的一个主导性因素又是一个长期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的缩小这一差距。由此,决定了目前不可能采取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大幅升值的办法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和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问题。解决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向真实汇率回归问...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汇率政策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安
笔者采用SVAR方法实证1995年1月至2011年2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论证了汇率冲击的动态传导机制,得出了如下结论:人民币升值总体上不利于净出口和实际产出的增长,并导致在近期和将来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的升值总体上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
汇率波动 SVAR 经济运行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年华 黄佳耿 徐浩宇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使得SDR篮子中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基于TVP-VAR-DY模型,构建汇率时变溢出指数,实时考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汇率的波动溢出关系,进而识别人民币汇率对主要货币汇率的溢出影响,旨在为增强汇率改革效果和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改革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净溢出效应,尤其"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SDR其他货币汇率的净溢出效应增强。然而,汇改期间爆发的极端金融风险冲击会削弱改革效果,尤其危机爆发中心所在国汇率首当其冲,若当局通过汇率贬值抵御危机,则会弱化本国汇率的溢出影响。此外,汇率改革虽然提升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影响,但与美元、欧元等汇率相比,人民币汇率的时变净溢出水平仍较低,在SDR货币体系中的溢出影响地位仍待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锦鑫 赵再梅 赖丹
文章收集了2005年7月至2019年2月中美贸易的相关月度数据,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的非对称性模型,在运用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NARDL的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额之间的短期及长期非对称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在波动的方向及其波动的幅度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贸易进出口额均存在着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制定各个汇率波动方向下不同汇率波动幅度的弹性汇率调节机制,使得汇率调节政策更加灵活且精准,更好地发挥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树熙 肖庆宪
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就当前国内若干热点变动的宏观经济因素变量对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点变动的中美利差水平、通货膨胀率差异水平以及外汇储备增长率与人民币升值幅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来看,利差水平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影响程度较大,而短期内,外汇储备因素和人民币汇率自身变动的前期信息对其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名义汇率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盖静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形式上已经完成,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明显。过去,学者们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对汇率传导渠道的研究不多。从研究方法上,多使用传统的VAR模型,并未考虑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可能对模型中参数的影响。采用带有时变参数的结构VAR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汇率波动与国内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一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带有时变性,使用传统VAR方法进行分析并不恰当;二是货币供应量与国内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关性减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导 时变参数 VAR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盖静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形式上已经完成,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明显。过去,学者们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对汇率传导渠道的研究不多。从研究方法上,多使用传统的VAR模型,并未考虑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可能对模型中参数的影响。采用带有时变参数的结构VAR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汇率波动与国内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一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带有时变性,使用传统VAR方法进行分析并不恰当;二是货币供应量与国内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关性减弱,不稳定性增强;三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渠道仍然存在较强阻滞。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导 时变参数 VAR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剑平 刘璐
基于2012年4月30日至2018年12月17日的银行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本文首次使用波动率回归拟合的方法,从政策利率的角度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收集和构建10项宏观经济新闻后,本文发现当市场参与者普遍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形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显著减弱。当货币政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市场对未来政策判断的分歧加剧,进而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不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央行的汇率沟通,可以发挥其对宏观经济新闻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强市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以及宏观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为货币当局进行有效外汇市场干预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走势浅析杨兆廷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之一,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在这次动荡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人民币汇率走势坚挺,国内经济平稳发展。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经济率先主动完成了调整,并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丰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为了改善经济不断下行的局面,中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内有许多学者沿用西方的理论和计量方法直接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结论。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传导渠道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有显著不同,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论证了由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传导环境的特殊性,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中国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现象不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颖 刘天鸣
本文主要讨论在亚洲货币单位视角下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价值波动的情况。介绍了亚洲货币单位的起源和构成,阐明了目前我国实际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现实情况,从汇率稳定角度对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和盯住亚洲货币单位进行了比较,并采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弹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盯住美元条件下弹性趋于增大,但幅度仍有不足。
关键词:
亚洲货币单位 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梅
货币政策调整可以影响个人的消费、投资行为,个人行为的累积会形成宏观的金融资产结构,通过信贷和融资将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从而达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SidrauSki模型,提出货币政策的影响路径假说,并构建ardL-ECM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认为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效果比对宏观经济更有效,短期调整比长期影响更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