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4)
2023(10224)
2022(8483)
2021(7563)
2020(6355)
2019(14282)
2018(14026)
2017(27182)
2016(14552)
2015(16078)
2014(16128)
2013(15806)
2012(14976)
2011(13789)
2010(14013)
2009(13281)
2008(13132)
2007(11915)
2006(10697)
2005(10143)
作者
(42791)
(36195)
(35896)
(34374)
(23100)
(17068)
(16149)
(13810)
(13597)
(12988)
(12665)
(12050)
(11906)
(11635)
(11571)
(11158)
(10570)
(10528)
(10221)
(10187)
(9189)
(8869)
(8611)
(8249)
(8154)
(8077)
(8064)
(7614)
(7296)
(6993)
学科
(80370)
经济(80271)
管理(48127)
(40140)
(34520)
企业(34520)
方法(27235)
数学(23954)
数学方法(23747)
(18487)
地方(17805)
中国(17712)
(17232)
(15451)
业经(15163)
(14421)
(12825)
地方经济(12569)
(12190)
金融(12188)
(11830)
银行(11806)
(11373)
(10762)
财务(10736)
财务管理(10712)
环境(10646)
企业财务(10306)
体制(9995)
(9822)
机构
大学(218790)
学院(217118)
(102302)
经济(100416)
管理(78946)
研究(78295)
理学(67549)
理学院(66765)
管理学(65718)
管理学院(65301)
中国(59532)
(49291)
(44877)
科学(44623)
(39654)
财经(38501)
研究所(35502)
(34881)
中心(34491)
经济学(34143)
(33284)
(33058)
经济学院(30296)
业大(29310)
财经大学(28650)
北京(28155)
(28054)
(26362)
师范(26080)
农业(25624)
基金
项目(140006)
科学(111710)
基金(104932)
研究(100535)
(91597)
国家(90914)
科学基金(78090)
社会(68577)
社会科(65170)
社会科学(65153)
基金项目(54534)
(53001)
自然(49026)
自然科(47911)
自然科学(47899)
自然科学基金(47093)
教育(45841)
(44520)
资助(43144)
编号(37399)
(32075)
重点(31923)
成果(31434)
(30548)
(30091)
国家社会(29657)
(28728)
教育部(28062)
(27756)
创新(27160)
期刊
(120379)
经济(120379)
研究(70533)
中国(45552)
(39694)
学报(33932)
管理(32957)
科学(31292)
(30211)
大学(26550)
学学(25597)
(23358)
金融(23358)
财经(21369)
经济研究(20710)
农业(19621)
(18512)
教育(17914)
技术(17870)
业经(15885)
问题(15312)
技术经济(11861)
(11573)
统计(10832)
世界(10810)
国际(10112)
(9866)
(9863)
(9805)
现代(9665)
共检索到338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昌  李词婷  
厘清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周期和制度性激励因素的关系,是治理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基于29家上市钢铁企业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行业产能利用率,通过构建P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探究了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补贴、金融支持等制度性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冲击,利用方差分解方法测算了各影响因素对产能过剩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产能利用率的变动趋势与GDP周期不完全一致,在经济下行周期产能过剩有所加剧;在经济上行周期,产能过剩受到抑制,但该抑制效果不具有可持续性。冲击效应方面,产能过剩对自身的影响在各期都是最高的,说明产能过剩具有很强的逐期积累效应。除自身冲击以外,政府补贴对产能过程的冲击最明显;金融支持在短期内缓解了产能过剩,但长期内反而加剧了产能过剩。实证结果说明,制度性因素在导致产能过剩症结中的作用很强,解决产能过剩的关键是改变政府治理模式。要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政绩考核体系,防止制度性因素激励企业过度投资,彻底改变无效产能难以退出的体制基础。同时,要明确政府补贴的范围和用途,评估补贴效应。此外,应注意金融支持政策的进入、退出时机选择,防止企业对金融支持的过度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扶扬  吴立元  龚六堂  
通过制度梳理和数据分析,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程度逐步上升,这增强了地方政府参与辖区经济的程度,并对宏观经济具有深刻影响。基于这一观察,本文在DSGE框架内引入了地方政府竞争,研究了竞争对地方政府内在动机和最优行为的影响。本文模型的分析表明:第一,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波动具有加速器效应,这一效应在传统冲击下仍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第二,地方政府行为,诸如土地财政、政府债务、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不仅是地方政府竞争的结果,更是其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芊  赵扶扬  
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中,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刻画了地方政府内生最优行为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外需萎缩对辖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提高对财政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需求,这一过程会要求其调整土地在出让和抵押之间的配置策略以维持房价;中央政府的宏观逆周期调控政策,包括宽松货币、刺激房地产、放宽地方政府债务管制、提高土地的审批供给等,会放宽地方政府的政策空间;最终,虽然两级政府行为叠加能够极大地稳定产出负向波动,但会不可避免地放大地方政府债务、房价等方面的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姝  钟宇  
在转轨经济背景下,政府这一特殊的机构在资源配置中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政治关联在此环境中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现有的制度环境不利于激励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表现为民营企业投资不足这一非效率投资行为;政治联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可以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降低民营企业的制度风险,进而有效地激励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表现为投资不足现象得到了缓解;在宏观经济波动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政治联系在经济稳定期可以增强对企业生产性投资的正向促进效果,从而使得民营企业中的政治联系的"扶持之手"作用更加显著,但在经济危机时期,政治联系无法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洪  
一、增量改革、国企亏损及其政治后果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主要采取了所谓"增量改革"的方式,即在现有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的经济存量之外,允许非国有的、遵循市场规则的经济部门发展。这种改革方式的优势在于,由于避开了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存量部分,因而:(1)避开了由旧体制的惯性所带来的阻力,(2)也不存在一个即定的利益格局(这个利益格局可能会因改革而被打破,那些在改革中受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钢明  
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地区经济差异扩大,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问题。进入90年代,地区经济差异扩大速度加快,对宏观经济波动及宏观政策效应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考察和分析改革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宁国玉  叶祥松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宏观经济正不断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如何合理处理贸易伙伴相关经济活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中日贸易与GDP增长率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EGARCH)模型,分析发现中日贸易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同步性具有正相关性。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均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童相彬  张书华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深入探究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征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入的增加能够降低我国系统性风险水平且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但在国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期影响方向发生逆转;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时期,系统性风险上升对产出增长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国内经济不稳定时期;跨境资本流动可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因此,应在确保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上有序扩大资本项目开放,维护金融稳定,规避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产出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非对称冲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珂英  张鸿武  
在对国内外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相关文献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国的存货/销售额比率及存货投资与中国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存货/销售额比率的逆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并体现出一定的持久性;就长期而言,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就短期来讲,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的规律性并不存在。作为政策参考,建议采取存货/销售额比率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参考指标,并密切跟踪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特征的未来表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玲艳  
文章运用HP滤波及季节调整等方法,对我国资本市场波动的特征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时差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有效地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先行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成思  
本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季度时序波动性特征。笔者将时变参数随机波动模型应用于离散型时序分析,并运用存在干扰系数情况下的内生断点检验方法来正确识别不同经济指标波动性特征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准确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以及有效汇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均发生显著结构性转变,宏观政策的系统性改进是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成樑  雷小钧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发生了很大调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均等性转移支付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方面,中央政府的均等性转移支付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财力均等化;另一方面,均等性转移支付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升了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笔者认为,无论是出于政绩考虑,还是出于改善辖区内居民的社会福利考虑,地方政府有激励维持辖区内的宏观经济稳定。均等性转移支付放松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使地方政府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能力增强,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本文根据中国31个省份1995—2012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均等性转移支付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均等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宗成  
本文对我国1978-2008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是:(1)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宏观经济波动互为因果关系;(2)脉冲响应函数反映,宏观经济波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反应是即时的,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反应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无论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宏观经济波动受自身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两者的波动率都具有很强的惯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本文主要研究了信心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信心能否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发现企业家信心能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而消费者信心无法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参照Harrison and Weder(2006)等的做法,将企业家信心分解为基本面信心与动物精神,研究了基本面信心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与股指对基本面信心影响较大;通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动物精神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发现动物精神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都有显著的短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机制符合总需求冲击的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争社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由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信贷环境恶化,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其最优选择行为是发生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这将导致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由于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将会引起融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下降,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其结果是宏观经济衰退更加严重,宏观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信贷配给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宏观经济衰退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具有与上述相类似的相反过程。可见,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呈现关系型信贷配给的特征,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自发抑制宏观经济波动,二是拉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