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6)
- 2023(8923)
- 2022(7753)
- 2021(7128)
- 2020(6093)
- 2019(14433)
- 2018(13790)
- 2017(26070)
- 2016(14159)
- 2015(16434)
- 2014(16696)
- 2013(16939)
- 2012(16450)
- 2011(15204)
- 2010(15518)
- 2009(14790)
- 2008(14796)
- 2007(13319)
- 2006(11800)
- 2005(11016)
- 学科
- 济(84544)
- 经济(84481)
- 管理(37582)
- 业(34419)
- 方法(31695)
- 数学(27986)
- 数学方法(27791)
- 企(26922)
- 企业(26922)
- 地方(20090)
- 中国(19595)
- 农(17578)
- 学(16645)
- 财(15657)
- 业经(14577)
- 贸(13528)
- 贸易(13523)
- 地方经济(13475)
- 易(13029)
- 制(12703)
- 农业(11691)
- 融(11588)
- 金融(11586)
- 和(11093)
- 银(11042)
- 银行(11019)
- 行(10599)
- 环境(10285)
- 理论(9289)
- 体(9267)
- 机构
- 大学(220289)
- 学院(217871)
- 济(103578)
- 经济(101528)
- 研究(83120)
- 管理(79426)
- 理学(67347)
- 理学院(66489)
- 管理学(65419)
- 管理学院(64989)
- 中国(63189)
- 科学(48488)
- 京(47085)
- 财(45266)
- 所(43365)
- 研究所(39109)
- 农(37781)
- 中心(37031)
- 财经(35562)
- 江(33536)
- 经济学(33354)
- 经(32092)
- 业大(31052)
- 北京(30346)
- 经济学院(29848)
- 农业(29683)
- 院(29019)
- 范(28883)
- 师范(28633)
- 州(26148)
- 基金
- 项目(135809)
- 科学(106326)
- 基金(98906)
- 研究(98549)
- 家(86150)
- 国家(85456)
- 科学基金(71912)
- 社会(63843)
- 社会科(60459)
- 社会科学(60440)
- 基金项目(51905)
- 省(51835)
- 自然(44914)
- 教育(44588)
- 划(43926)
- 自然科(43828)
- 自然科学(43810)
- 自然科学基金(43059)
- 资助(40981)
- 编号(39155)
- 成果(32639)
- 重点(31337)
- 发(30967)
- 部(30823)
- 创(27373)
- 课题(27288)
- 国家社会(26783)
- 教育部(26287)
- 科研(25871)
- 创新(25771)
- 期刊
- 济(122002)
- 经济(122002)
- 研究(70889)
- 中国(43855)
- 财(35675)
- 学报(34150)
- 农(33865)
- 科学(31208)
- 管理(29503)
- 大学(25513)
- 学学(24015)
- 农业(22456)
- 融(22010)
- 金融(22010)
- 经济研究(20608)
- 教育(19554)
- 技术(19050)
- 财经(18812)
- 业经(16739)
- 经(16409)
- 问题(16139)
- 贸(14270)
- 技术经济(13178)
- 国际(13140)
- 业(12370)
- 世界(12301)
- 统计(12065)
- 理论(10800)
- 商业(10597)
- 策(10299)
共检索到345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朱戎
建议把"控物价、启规划、稳复苏"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主线。适当调低经济增长目标,利于进一步控制价格水平上涨,利于"十二五"规划开局更好。货币政策应向中性即稳健性定位,建议适度把握新增信贷规模,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房地产调控仍应持续,并重在"稳需求、扩供给、挤泡沫、纠扭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孙学工 樊彩跃 刘雪燕 杜飞轮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以"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为目标,要从进一步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防止资产泡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以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顺利实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连续前几年的走势,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稳中趋降的同时,经济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在转换衔接,大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表现为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发展展望 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本文运用ARIMA模型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1%~8.3%。2009年我国面临保经济增长和调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当前国内出现的经济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流动性不足",而是严重的市场信心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症结,应以财政政策为主,配套货币政策,加强政策的组合与协调,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措施,特别是应将提高国内消费和经济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消费需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降低、消费和物价涨幅保持平稳、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等特点,并且存在着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然较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增加、国内外经济失衡有所加重、中小企业融资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等问题。2007年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减缓。根据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趋势和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应该规范和抑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和投资冲动,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继续运用财税和货币政策控制顺差扩大的趋势,大力实施结构性调控政策,改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博弈模式。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但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和价格都面临双高。通过对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各方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仍然充分,我国国民经济仍呈高位增长的运行态势,但2008年的物价水平仍将面临较大压力。目前,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有: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尚未消除;价格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上涨的压力仍不能忽视;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应该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利用财税杠杆促推节能减排...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增长 物价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2009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企稳回升,但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物价仍处于下滑状态,但资产价格却大幅上扬。从政策角度来看,鉴于复苏基础不稳及外部环境不甚乐观,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实属必要。但考虑到近期凸显的资产价格攀升及通货膨胀预期等问题,须对宏观政策进行适度微调,并通过改革提高经济体的弹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力量在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复苏 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预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刘晓光
2015年是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转型、微观变化加剧的一年。2016年将是持续探底的一年。根据模型预测,2015年我国GDP增速为6.9%,CPI为1.4%。2016年GDP增速为6.6%,CPI为1.3%,个别季度GDP增速可能跌破6.5%。在国内外经济周期因素作用下,经济下行的底部以及底部深度及持续的长度,还存在不确定性。经过2015年~2016年全面培育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动力机制,预测2017年后期宏观经济将出现平稳反弹,逐渐步入中高速稳态增长的轨道之中。
关键词:
宏观经济下行 宏观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汪红驹 汤铎铎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虽超预期,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在全球复苏步履维艰之时,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总结2010年的宏观调控,在强调保增长的同时,对调结构的重视稍嫌不足。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时机稍晚,力度也不太够。展望2011年,我国经济将步入政策紧缩期,适当的政策排序应该是抑通胀、调结构、稳增长。我们预测,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9.6%,CPI上涨4.3%。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回顾 展望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于泽
1~4月,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各项总量宏观经济指标保持相对稳定,但经济增长动能在政府和市场间持续分化,增长基础尚不稳固。政府主导下信贷加基建的增长动力可能放大新常态下因结构调整导致的合理区域与行业发展的差距,存在较大的区域性风险。在市场动能尚未充分启动之前,为了防止发生地区性风险,需要财政政策维持积极力度,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充分、透明的流动性供给,守住经济增长的下限。同时,以时间换空间,加快推进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内需,启动内生的市场增长动能。对国际资本流动保持高度重视,维持汇率在均衡水平相对稳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宗明 邱晓华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进一步趋向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评分值由上年底的“红灯”、“黄灯”交界处转为现阶段的“黄灯”、“绿灯”交界处(见图1);财税、汇率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运转基本正常。但面临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相互拖欠、停产半停产现象突出,农业隐忧犹在,有待在下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张宇贤 王远鸿 牛犁 闫敏 邹蕴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但是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