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2)
2023(8360)
2022(7299)
2021(6414)
2020(5739)
2019(13442)
2018(13150)
2017(25862)
2016(14203)
2015(16365)
2014(16836)
2013(16996)
2012(16227)
2011(14987)
2010(15312)
2009(14635)
2008(14527)
2007(13367)
2006(11853)
2005(10853)
作者
(43965)
(37150)
(36991)
(35441)
(23495)
(17976)
(17090)
(14746)
(13849)
(13295)
(12816)
(12287)
(11886)
(11746)
(11641)
(11539)
(11300)
(10910)
(10662)
(10652)
(9421)
(9305)
(8970)
(8546)
(8477)
(8380)
(8184)
(8094)
(7647)
(7368)
学科
(86650)
经济(86578)
管理(39667)
(35836)
方法(34463)
数学(30586)
数学方法(30328)
(28831)
企业(28831)
地方(19975)
中国(17856)
(17087)
(16560)
(16127)
业经(14459)
地方经济(13359)
(12039)
(11764)
贸易(11761)
农业(11500)
(11307)
(11229)
环境(10976)
(10147)
金融(10145)
(9915)
银行(9894)
(9622)
财务(9599)
财务管理(9566)
机构
大学(221424)
学院(220514)
(102561)
经济(100480)
管理(82688)
研究(78266)
理学(70380)
理学院(69579)
管理学(68413)
管理学院(68007)
中国(58998)
科学(47301)
(46697)
(44646)
(41114)
(37366)
研究所(37173)
财经(35497)
中心(35475)
(34147)
经济学(32792)
业大(32286)
(31833)
北京(29761)
经济学院(29366)
农业(29339)
(28363)
师范(28136)
(27287)
(26470)
基金
项目(138665)
科学(108080)
研究(100295)
基金(99527)
(86168)
国家(85480)
科学基金(72210)
社会(64605)
社会科(61209)
社会科学(61184)
(54724)
基金项目(52380)
(45480)
教育(45462)
自然(45260)
自然科(44121)
自然科学(44104)
自然科学基金(43289)
资助(41946)
编号(40159)
成果(32911)
重点(31447)
(31180)
(31126)
课题(28139)
(27490)
国家社会(26591)
教育部(26430)
科研(26390)
创新(25879)
期刊
(118650)
经济(118650)
研究(68082)
中国(40715)
(35937)
学报(33014)
(32808)
科学(30566)
管理(28698)
大学(24600)
学学(23354)
农业(21772)
技术(19997)
经济研究(19604)
(19493)
金融(19493)
财经(18459)
教育(17850)
统计(17169)
业经(16794)
(15968)
问题(15668)
(14122)
技术经济(13996)
决策(13426)
(11996)
(11930)
商业(10732)
世界(10691)
理论(10323)
共检索到336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王军  
对宏观经济效益整体作系统研究必须以系统科学的统计认识手段为前提。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只是囿于集中体制下的考核,或者只是在指标体系上做些增减。为了把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提高统计工作在宏观经济分析与管理中的地位,迫切需要对宏观经济效益统计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一、宏观经济效益统计的基本理论(一)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宏观经济效益是从生产要素效率方面认识经济规律的一个有机部分,它属于生产范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芝俊  张社梅  
本文重点探讨了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测算的相关因素和具体测算方法,并计算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益状况,最后提出了对计算结果的基本看法和导致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兴  林和平  郑钱田  
林业宏观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许文兴,林和平,郑钱田林业宏观经济效益指标是在一定的地点和时间下,一定的林业生产和林业经营活动的投入同产出比较的数量概念(或具体数值)、它与林业宏观经济指标不同,林业宏观经济指标是指一定林业经济现象总体某些特征的数量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熙宁  
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经济效益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改善,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它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 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精贤  
一、现状我国的宏观经济效益,近几年不仅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199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是:资金利税率不断下降,产品成本逐年上升,产值利税率逐渐跌落,社会总产值中物质消耗比重连年提高社会,生产效果不断降低,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不断减少,亏损企业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近十多年社会生产效果,是逐年降低的.“五五”时期,“六五”时期,1986年至1989年,我国的社会生产效果(%)分别为:43.9,42.7,41.3,40.4,39.4,37.9.其中,工业社会生产效果(%)也是逐年下降的,各期的数字是:34.6,33.1,31.9,30.9,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支道隆  
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方法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多指标评比。对若干选定指标的完成情况打分,再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加权平均,算出总分或指数。一类是用一个复合指标评比。子项多用国民收入,母项有的不考核C,有的把物耗和资金占用直接相加,多数以总成本代表V+C由于多指标评比不能避免权数的主观性,笔者倾向于使用一个复合指标“综合投入产出系数”。系数愈大,效益愈高,其公式是:综合投入产出系数=国民收入/C+V+资金占用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熊范五  
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条件下,社会再生产活动的第一阶段C—W<_(pm)~A,即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劳务费用的过程,以及第三阶段W′—G′即出售产品,重新获得维持再生产的货币资金的过程,都是借助银行的货币结算实现的。我们知道,企业购销双方的货币结算,一部分是在同一银行或同一城镇的两家银行进行;另一部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目前绿色建筑的政策讨论还是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对经济研究十分缺乏。论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分析理论和方法。绿色建筑的宏观经济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整体经济体系内额外带动的产值,二是额外产生的就业机会。并以实例和数据,通过建立直接与间接相关产业后向前向影响模型,及绿色建筑额外增量产值对本身就业的带动关系分析,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宏观经济效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季俊杰  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不但具有社会效益,还具有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时滞短、无挤出效应的消费特点,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可使社会消费、投资、就业和税收剧增。研究显示,2006年发放国家助学贷款81亿元,可使GDP增加180亿元,就业岗位增加9.56万个,税收增长34.0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宏观经济功能,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补贴力度,以全面发挥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效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邢俊芳  
在我国,所谓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是泛指对国民经济总量以及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所得到的效果进行的评价和监督活动。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起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平祥  
在经济建设中,追求速度、不重视经济效益的现象仍然存在。如对生产抓得多,对流通、消费抓得少;对产品产量抓得多,对消耗、质量、效益抓得少,就是这种反映。中央一再强调“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扭转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一直以速度为中心的倾向,使经济建设在比例协调的基础上健康地向前发展。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长青  纪恭婷  段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007年和2010年投入产出表中与煤炭产业相关的数据,分别从成本效益、技术效益和资源转换效益三个方面对煤炭产业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2007年相比,2010年我国煤炭产业的成本效益与资源转换效益均显著提高,但技术效益却明显下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本文通过一个宏观计量模型来研究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益。与传统模型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模型不仅考虑了需求,同时也引入了社会的供给能力。研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为我国在2003年底彻底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到了200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效应开始递减,这为此后逐渐淡出的积极财政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星   陈金贤  
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引进外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其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它发展中国家。截至1990年底,我国的三资企业已达3.1万家,外商协议投资金额约384亿美元,实际投入约175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外国间接投资的规模也迅速发展,1985-1989年,平均增长33%以上。截至1989年底,我国外债余额达到413亿美元,进入世界主要债务国行列。无论是外国直接投资还是外国间接投资,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资金不足、提高老企业的技术改造能力、建立一批新企业、增强一些短缺产品的生产能力、促进机电、纺织产品出口等,成效都是显著的。但是,我国引进外资的经济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引进外资方面还存在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群  
本文应用一种新兴的理论——属性理论模型对2000年我国宏现经济效益进行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使宏观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体系质量评价与其他定量评价方法相比更加客观、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