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4)
- 2023(13308)
- 2022(11099)
- 2021(10166)
- 2020(8686)
- 2019(19679)
- 2018(19131)
- 2017(36813)
- 2016(19818)
- 2015(21817)
- 2014(22044)
- 2013(21665)
- 2012(20419)
- 2011(18550)
- 2010(19112)
- 2009(17979)
- 2008(17861)
- 2007(16139)
- 2006(14680)
- 2005(13756)
- 学科
- 济(100591)
- 经济(100511)
- 管理(57530)
- 业(56409)
- 企(45021)
- 企业(45021)
- 方法(39490)
- 数学(35278)
- 数学方法(34789)
- 财(24849)
- 中国(24474)
- 地方(22857)
- 农(21386)
- 学(20218)
- 制(19452)
- 贸(19104)
- 贸易(19094)
- 易(18611)
- 业经(18264)
- 银(16174)
- 银行(16157)
- 行(15476)
- 融(15400)
- 金融(15400)
- 务(15195)
- 财务(15151)
- 财务管理(15115)
- 企业财务(14498)
- 农业(14142)
- 地方经济(14055)
- 机构
- 大学(290509)
- 学院(290411)
- 济(129844)
- 经济(127169)
- 管理(108648)
- 研究(102417)
- 理学(91807)
- 理学院(90785)
- 管理学(88909)
- 管理学院(88366)
- 中国(83006)
- 财(63494)
- 京(62112)
- 科学(60996)
- 所(52155)
- 财经(49450)
- 中心(47637)
- 研究所(46768)
- 农(45876)
- 江(45153)
- 经(44902)
- 经济学(41777)
- 业大(40087)
- 北京(39898)
- 经济学院(37391)
- 院(37274)
- 财经大学(36719)
- 州(35988)
- 农业(35775)
- 范(35668)
- 基金
- 项目(185915)
- 科学(146803)
- 基金(137177)
- 研究(132448)
- 家(119749)
- 国家(118808)
- 科学基金(102105)
- 社会(86379)
- 社会科(82039)
- 社会科学(82018)
- 基金项目(70435)
- 省(70364)
- 自然(66380)
- 自然科(64909)
- 自然科学(64889)
- 自然科学基金(63741)
- 教育(60293)
- 划(60288)
- 资助(59372)
- 编号(51129)
- 成果(42158)
- 重点(41857)
- 部(41569)
- 发(39868)
- 创(37249)
- 课题(36514)
- 国家社会(36353)
- 教育部(35657)
- 科研(35585)
- 创新(35089)
- 期刊
- 济(148449)
- 经济(148449)
- 研究(94122)
- 中国(58180)
- 财(49443)
- 学报(44654)
- 管理(42523)
- 农(40615)
- 科学(40563)
- 融(37016)
- 金融(37016)
- 大学(34432)
- 学学(32798)
- 农业(27251)
- 技术(25718)
- 财经(25637)
- 经济研究(25520)
- 教育(24499)
- 经(22003)
- 业经(20558)
- 问题(18898)
- 统计(18595)
- 贸(17222)
- 策(16282)
- 技术经济(16101)
- 决策(14923)
- 国际(14921)
- 业(14026)
- 理论(14021)
- 世界(13601)
共检索到457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关子桓 陈彬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同时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股市系统性风险估测方法(命名为宏微观混合β估测方法),并与现有模型比较,证明忽略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的已有方法会显著低估系统性风险,同时显著降低样本外预测精度。其次,证明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因素在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方面均有决定作用:宽松货币/财政政策均能有效地降低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提供了股市系统性风险价格的结构转换的检验方法,发现2009—2015年中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价格存在着2012年2月与2014年9月两个主要结构转换点,相应的两个主要系统性风险结构转换点则为2012年8月与2014年12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从来 姜国华 陈冬华 徐巍 姚振晔
2019年11月2日,第八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商学院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北京大学财务分析与投资理财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六方联合主办。本次研讨会共收到148篇投稿,经过匿名评审和专家委员会评审,最终确定30篇论文作为报告论文。在论文汇报环节,每篇报告论文由两名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0多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星 方琳
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使得系统性风险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文章构建了反映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的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方法设计了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间的影响机制模型,并结合全球56个主要国家的相关数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后系统性风险和宏观经济稳定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系统性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作用中,股票指数波动率的正向影响最为明显;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稳定状况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要大于金融危机前;发达国家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明显,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谢德泳
文章利用2007年2月到2013年8月的样本数据,建立关于股市收益率、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的SVAR模型,同时进行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当期宏观经济变化对当期股市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股市收益率对自身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货币政策具有滞后的正向影响作用,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作用先正后负。(3)各个因素的冲击对股市收益率的累计效应均为正向影响。(4)股市收益率、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的冲击的贡献度分别为12%,25%,63%。
关键词:
股市收益率 货币政策 经济变化 SVAR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燕妮 莫璇 李翔
笔者基于贝叶斯估计时变参数模型,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是驱动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β的重要因素,进而探讨融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时变参数模型是否能够提高β估计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市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中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越大;相比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和Fama-Macbeth回归,融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时变参数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性风险的估计精度,并对股票超额收益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股票异质性对融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时变β具有显著影响,非国有企业、小企业、成长型企业的时变β对股票超额收益率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笔者的研究是对时变β研究的有益补充,亦为不确定性与股市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勇 蒲勇健 潘林伟
针对杨雪莱(2006)提出的非系统风险转移观点,文章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92-2011年上证A股市场958只股票形成的系统波动、非系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及三者间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股市波动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双向影响关系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然而,宏观经济波动对已成为股市波动主要成分的非系统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而且,股市系统波动与非系统波动互为Granger原因,并且在短期内可能通过宏观经济波动实现相互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饶品贵 孟为 陈冬华 姜国华 陆正飞
2018年11月3日,第七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财务分析与投资理财研究中心、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姜国华教授主持,《经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微观企业 交叉研究 宏微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周学伟
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溢出具有复杂性,不同分位点可能具有不同特征,厘清金融风险不同分位点对宏观经济不同分布的溢出效应,有助于相关部门完善宏观经济风险防范体系,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本文基于45家上市金融机构股票数据和国债数据,从极值风险、波动率、流动性和联动性4个角度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并借助前沿的分位数对分位数方法,将非参数估计和分位数分析相结合,探讨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同分位点对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最后从多维角度考察了各风险指标不同分位点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溢出。研究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极端状态对宏观经济无显著负向溢出,风险演化过程对宏观经济存在显著负向溢出;多维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温和联动与适度宽松有助于经济增长,极端联动会放大宏观经济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化过程对宏观经济的负向溢出具有时滞特征,短期内集中在宏观经济上下尾部,中长期涵盖宏观经济中间状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进 陈凌凌 金昊 赵向琴
如何用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气候治理并化解经济绿色转型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平稳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议题。本文构建了包含企业碳排放环境外部性和金融部门摩擦的新凯恩斯环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E-DSGE),评估了碳税和绿色再贷款政策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对棕色和绿色资产的差异化宏观审慎监管在缓解气候转型风险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碳税政策有助于减少排放,推动产业低碳转型,但在短期可能引发“滞胀”,同时会大幅冲击棕色资产价格,威胁金融稳定,存在一定的转型风险;(2)绿色再贷款政策的减排效果弱于碳税,但有助于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刺激产出和投资,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不易引发显著的转型风险;(3)碳税政策配合“棕色惩罚”和“绿色支持”的宏观审慎监管能够降低银行的气候风险敞口,有效缓解碳税引发的转型风险;(4)金融摩擦以及名义价格粘性是气候政策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关键机制,金融摩擦越大、价格粘性越小,气候政策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和转型风险越大;(5)碳税和绿色再贷款协调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政策,而宏观审慎监管能够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
关键词:
气候转型风险 碳税 绿色再贷款 宏观审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丽娟 沈沛龙
将异质性银行、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运行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构建DSGE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宏观审慎政策冲击及银行自身行为冲击下不同银行对金融经济变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运用福利分析探索针对不同银行最优的双支柱政策组合搭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的存在对产出、通胀和系统性风险波动具有明显放大效应;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执行与传导效果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低利率环境下,高杠杆银行会对低杠杆银行形成挤出,导致系统性风险上升。结合脉冲响应和福利分析,得出启示:对传统银行影子业务的治理采用以资本充足率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效果不佳,应针对影子业务计提专门的资本和拨备;应重点关注高杠杆率银行;对其他股份制银行应采取适度偏紧的调控政策,约束其过度风险承担行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甘茂智 黄柏翔 周书仪
由于股市高波动对流动性匮乏存在Granger-causality溢出效应,使得上证或沪深300指数在危机发生前都会产生流动性紧缩,此时若投资扩张,会增加变现难度,且未来可能面临暴跌风险。债市能用来防范应对股市系统性风险,股市、债市之间的波动风险不具备传染效果,但存在流动性单向Granger-causality溢出的跷跷板效应。股市流动性紧缩将造成资金转移至债券的迁徙行为,尤其越接近危机前越更为明显。因此,债市是股市危机时资金转移的良好"避风港"。但股市流动性对系统性风险的预警能力符合宏观审慎框架的三项特征——有效性、可比性与一致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治斌 仲伟周
文章利用ARMA(1,2)-GARCH(1,1)模型分别分析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和货币财政政策组合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风险影响效果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干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财政支出增加会显著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印花税增加会增大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连续型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大于离散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研究结果对于防范和管理股市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股票市场 流动性 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