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0)
2023(9320)
2022(7753)
2021(6787)
2020(5746)
2019(12862)
2018(12506)
2017(23639)
2016(12770)
2015(14417)
2014(14449)
2013(14254)
2012(13741)
2011(12682)
2010(13050)
2009(12525)
2008(12260)
2007(11264)
2006(10459)
2005(10023)
作者
(39591)
(33157)
(33004)
(31660)
(21378)
(15783)
(14900)
(12754)
(12702)
(11981)
(11691)
(11203)
(11053)
(10858)
(10840)
(10371)
(9872)
(9750)
(9507)
(9382)
(8506)
(8235)
(8162)
(7755)
(7530)
(7524)
(7498)
(7203)
(6825)
(6497)
学科
(73537)
经济(73441)
管理(42662)
(33869)
(29155)
企业(29155)
方法(21797)
数学(18708)
数学方法(18565)
地方(17553)
(16759)
中国(16577)
(16577)
(14894)
业经(14394)
(13164)
地方经济(12504)
(12258)
(11298)
金融(11296)
(11134)
银行(11108)
(10670)
环境(10419)
体制(9445)
(9230)
财务(9210)
财务管理(9183)
企业财务(8747)
农业(8691)
机构
大学(197336)
学院(194875)
(91589)
经济(89783)
研究(74656)
管理(68127)
中国(57357)
理学(57064)
理学院(56381)
管理学(55493)
管理学院(55131)
(44732)
科学(42745)
(42088)
(38623)
研究所(34402)
财经(33948)
中心(32607)
(32205)
(31785)
(30585)
经济学(30402)
北京(26889)
经济学院(26829)
(26791)
业大(26661)
农业(25092)
财经大学(25013)
(24530)
师范(24193)
基金
项目(121706)
科学(95884)
基金(89608)
研究(87685)
(78931)
国家(78318)
科学基金(66112)
社会(58785)
社会科(55680)
社会科学(55664)
(46439)
基金项目(46000)
自然(41205)
自然科(40196)
自然科学(40181)
教育(39771)
自然科学基金(39479)
(39338)
资助(37238)
编号(32824)
重点(28456)
成果(28322)
(27783)
(27235)
(27213)
国家社会(25275)
(24761)
课题(24516)
教育部(24010)
创新(23481)
期刊
(113830)
经济(113830)
研究(67054)
中国(44197)
(36374)
学报(31946)
管理(29980)
(29804)
科学(28973)
大学(24724)
学学(23568)
(22216)
金融(22216)
农业(19399)
财经(19179)
经济研究(19144)
教育(18185)
(16642)
技术(16596)
业经(14648)
问题(14244)
(11094)
技术经济(10739)
世界(10651)
国际(10121)
(9896)
(8996)
经济管理(8958)
经济问题(8887)
现代(8859)
共检索到319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承训  
宏观经济所要管的是关系全局、影响“大循环”的几个主要指标。 (一)影响全局的价值指标,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在全民所有制中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国家每年集资多少,企业用于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留多少,职工个人按照逐步提高收入水平的原则分多少,外汇的基本平衡等。 (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使用价值指标,如基本能源的生产和分配,基本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主要交通干线的建设、其他特殊紧缺的物资(包括进口商品中的大宗货物)。 (三)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资源的使用要控制,如重要矿产、大的水利资源、土地的征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霍玉洁  
宏观经济学其实"很窄",它不"是大的"、"无所不包的"经济学,而只是从一个特定角度对经济的研究。宏观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其着眼点是经济的短期波动而不是长期增长。宏观经济学"是治标经济学",它没有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提"供治本之策"的任务,不能期望宏观经济学家去解决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这类长期性的根本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春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和范围干春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之所以成为必要,不仅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实践证明,宏观调控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配置手段,而且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纯粹的市场具有某些缺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文  
我国宏观控制的目标,从总体上说,是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这里的中心问题是根据国力的可能,在妥善安排人民生活的同时,十分注意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做到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商华  
(一)规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明确划分政府的投资范围,明确界定政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和社会投资管理者的两种职能。 在法律上明确界定政府作为全社会投资管理者和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的不同职能。政府作为全社会投资管理者,应履行的职能主要是加强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宏观调控,实施投资项目的法律,政策监督,维护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对全额投资项目、控股或参股投资项目,进行投资规划和决策并承担责任,项目一旦确定,政府应从这些投资项目的具体建设实施和经营管理退出,仅委派有关部门对投入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而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参与国有资产的利润分配,政府对其投资项目的具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方  
本文是继1992年10月本刊发表的《总供需平衡的控制模型》之后,进一步扩大而成,全文发表于1995年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家与地区经济的建模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上。其中财政与货币政策部分与《总》文基本相同,此处不再重复,仅将新增的关于价格水平、就业、进出口贸易与浮动汇率等模型以及最后由各部分联接而成的宏观经济模型转载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那建颖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我国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鉴于我国企业在开放式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成本控制更显重要,文章结合我国企业在宏观经济下的现状,总结企业在成本控制中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望对企业成本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胤  吴俊  张宗益  
本文将经济周期、市场结构等外部宏观因素,以及贷款拨备、管理效率等微观银行特征引入研究框架,构建实证检验的联立方程模型,运用GMM方法,采用2004~2009年23家主要城市商业银行数据,从周期性特征的视角对其资本和风险调整的内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调整行为之间存在非对称互动影响,其风险行为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盈利能力、成本管理效率对城市商业银行提升资本水平作用有限;严格的资本监管、市场集中度的降低都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但对其降低风险的作用有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柯  
随着我国以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建筑市场规模、资金来源渠道、项目运作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建筑项目运营和管理模式都有了巨大的调整和改变。我国当前的建筑市场除了传统的DBB施工总承包模式之外,以EPC和TKM模式为主要特点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以及以BOT和PPP模式为主要特点的项目总承包模式在建筑市场中得以广泛的开展和运用。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和项目运作模式的不断丰富给了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相较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施工企业在项目的可研论证、资金计划与筹措、新技术的应用、项目建造成本管理和后期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都有其管理和控制重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再强  王伟  
常规控制图主要用于产品系统的质量监控中,其前提假设是过程的质量特性值相互独立。在研究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时,由于经济时间序列存在自相关性,不能直接运用常规控制图对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进行监控。文章提出残差控制图对具有自相关性的经济序列进行稳定分析,对未来经济运行质量进行监控,并结合中国GDP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立田  
一、理论前提及运行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实现需要借助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手段,任何宏观经济政策都属于特定的经济运行环境,为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服务,并随着经济运行状况的发展变化,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调整而调整,调整的依据是这些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手段实施后所产生的各种结果,亦即政策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立  隋俊凌  刘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今早  
一、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正确把握现阶段体制转轨时期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15年来的改革成就已为世界所公认,但是,十分明显的是中国仍然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即由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这种体制转轨或过渡在现阶段至少呈现四个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霍中文  
市场缺陷范围决定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市场缺陷的实质是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表现 :市场配置在微观经济领域不能实现有序竞争 ,在中观经济领域不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主体结构 ,不能实现地区、部门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宏观经济领域不能实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就是政府弥补上述市场缺陷的全部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熊楚熊  
一、关于SNA学科属性之争 (一)SNA学科属性之争产生的原因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或称国民帐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引入我国后,会计和统计文献中,对SNA学科属性的争论,一直未曾断过。特别在会计界把SNA称为国民经济会计(或称社会会计、宏观会计等)文献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更为激烈。会计界之所以称SNA为会计,最主要的原因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