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0)
- 2023(10724)
- 2022(8886)
- 2021(7998)
- 2020(6863)
- 2019(15038)
- 2018(14502)
- 2017(28175)
- 2016(15157)
- 2015(16751)
- 2014(16436)
- 2013(16265)
- 2012(15611)
- 2011(14251)
- 2010(14480)
- 2009(13725)
- 2008(13490)
- 2007(12268)
- 2006(11034)
- 2005(10398)
- 学科
- 济(80465)
- 经济(80402)
- 管理(39200)
- 业(38952)
- 方法(29320)
- 企(28883)
- 企业(28883)
- 数学(26239)
- 数学方法(26105)
- 银(22537)
- 银行(22391)
- 行(21043)
- 中国(20155)
- 制(20035)
- 地方(18315)
- 融(16757)
- 金融(16756)
- 农(15995)
- 学(15644)
- 财(15200)
- 业经(14516)
- 贸(13689)
- 贸易(13679)
- 易(13274)
- 地方经济(12529)
- 度(11788)
- 制度(11777)
- 农业(11116)
- 业务(10978)
- 险(10923)
- 机构
- 大学(223381)
- 学院(222061)
- 济(104776)
- 经济(102849)
- 研究(83060)
- 管理(81618)
- 中国(73746)
- 理学(69028)
- 理学院(68200)
- 管理学(67135)
- 管理学院(66744)
- 科学(49570)
- 财(47503)
- 京(47212)
- 农(46152)
- 所(43798)
- 研究所(39990)
- 中心(38929)
- 财经(37857)
- 农业(36686)
- 业大(35138)
- 经(34443)
- 经济学(34338)
- 江(34137)
- 经济学院(30870)
- 北京(30054)
- 银(29313)
- 院(28935)
- 财经大学(28328)
- 银行(28080)
- 基金
- 项目(145142)
- 科学(113389)
- 基金(107829)
- 研究(98419)
- 家(96654)
- 国家(95848)
- 科学基金(80711)
- 社会(66175)
- 社会科(62731)
- 社会科学(62712)
- 基金项目(56812)
- 省(54983)
- 自然(53218)
- 自然科(52001)
- 自然科学(51984)
- 自然科学基金(51112)
- 划(47002)
- 资助(44766)
- 教育(43184)
- 编号(36244)
- 重点(33324)
- 部(32017)
- 发(31834)
- 创(29729)
- 国家社会(28345)
- 科研(28289)
- 成果(28259)
- 创新(28046)
- 计划(27845)
- 教育部(27053)
- 期刊
- 济(117749)
- 经济(117749)
- 研究(74154)
- 融(44186)
- 金融(44186)
- 中国(42759)
- 农(40332)
- 学报(39625)
- 科学(35067)
- 财(35050)
- 管理(29643)
- 大学(28982)
- 学学(28194)
- 农业(24727)
- 经济研究(20700)
- 财经(20099)
- 经(17210)
- 业经(15981)
- 技术(15657)
- 问题(15089)
- 业(13317)
- 国际(12832)
- 贸(12788)
- 技术经济(12234)
- 教育(12106)
- 世界(11392)
- 理论(11285)
- 统计(11043)
- 商业(10371)
- 版(10141)
共检索到352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庆华 李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在不断蔓延,危机何时见底仍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目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化为实体经济危机,全球性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下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洁
自我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加深,导致我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严峻的信贷风险。为了获得稳定的发展,抢占市场份额,我国商业银行要革新管理方式,注重风险的防范。要注重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信贷风险分析,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业信贷配置效率。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商业银行 不确定性 信贷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洪波 刘远亮
研究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通过首先构建了一个GARCH模型得到代理变量来测度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然后利用我国银行业2000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银行将收缩信贷供给,信贷风险显著增加。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邱兆祥 刘远亮
利用中国银行业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理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这些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宏观经济下滑、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趋紧时,银行收缩信贷供给,人们收入减少,还款意愿降低或无力还贷;企业融资困难,财务状况趋于恶化,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信贷风险显著增加。
关键词:
信贷风险 面板数据 方差膨胀因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素红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最突出的信贷风险包括贷款集中度过高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存贷款期限结构不匹配造成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政策性风险。该文解析了这些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化解这些风险的对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敏 缪海斌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现实环境,通过构建反映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检验2003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国信贷规模资金的投放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趋弱;另一方面,短期来看,信贷资金的大规模投放不会对物价水平的攀升产生影响,但由于其是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在长期内,必须合理估计中国将来在物价水平调控方面可能面临的较大压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温彬 王静文
2023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疫情转段红利释放完毕,需求不足和内生动力偏弱逐渐成为复苏的主要掣肘,经济增速呈边际放缓态势,物价则面临“类通缩”压力。6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下调OMO、SLF、MLF、LPR利率,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显示出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开始发力。笔者认为,202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受到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扭转预期尚需时日,经济难以明显反弹,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1998年,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将有望实现增长率的回升,GDP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6%的水平。但是,由于这一结果主要是政府扩大投资的结果,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的情况短期内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永红 陈璐
近几年我国信贷规模高速扩张,从2012年开始信贷质量下滑。鉴于信贷存量高企,信贷质量的变化直接关系银行业的经营安全。通过对影响我国银行2008年第4季度至2013年第1季度信贷质量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及银行个体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整体上银行信贷质量的顺周期现象显著;银行公司治理程度越高,业务越多元化,信贷质量越高;股权程度集中、中央政府控股的银行经营决策时受到大股东、政府的干预较大,从而影响信贷质量。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商业银行 信贷质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锡军 王胜邦
《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实施是银行监管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本文认为,《新资本协议》特别是内部评级法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方式、信贷结构调整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质量,无论是实施标准法还是内部评级法都将强化信贷扩张的资本约束效应。我国应慎重选择《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时机,避免由此对信贷供给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冲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锡军 王胜邦
《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实施是银行监管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本文认为,《新资本协议》特别是内部评级法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方式、信贷结构调整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质量,无论是实施标准法还是内部评级法都将强化信贷扩张的资本约束效应。我国应慎重选择《新资本协议》实施时机,避免由此对信贷供给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张宇贤 王远鸿 牛犁 闫敏 邹蕴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但是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武剑
去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速度空前高涨。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积极采取了适度控制措施,提高准备金率,同时加强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窗口指导。进入三季度,各银行信贷增速开始回落,贷款扩张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从长期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并未根本改变,各类业务中包含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仍在不断暴露。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风险最新特点和走势,提出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