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6)
- 2023(11336)
- 2022(9621)
- 2021(8957)
- 2020(7653)
- 2019(17987)
- 2018(17496)
- 2017(32511)
- 2016(17497)
- 2015(20210)
- 2014(20030)
- 2013(20113)
- 2012(19380)
- 2011(17927)
- 2010(17920)
- 2009(16949)
- 2008(16929)
- 2007(15009)
- 2006(13266)
- 2005(12413)
- 学科
- 济(97366)
- 经济(97295)
- 管理(44742)
- 业(41128)
- 方法(38077)
- 数学(34128)
- 数学方法(33910)
- 企(30981)
- 企业(30981)
- 中国(25886)
- 农(21491)
- 地方(20821)
- 财(18993)
- 学(18514)
- 贸(18298)
- 贸易(18290)
- 易(17791)
- 业经(17204)
- 制(15018)
- 农业(14407)
- 地方经济(13725)
- 融(13621)
- 金融(13619)
- 银(13230)
- 银行(13206)
- 环境(12863)
- 行(12760)
- 和(12594)
- 体(10887)
- 发(10802)
- 机构
- 大学(265932)
- 学院(261147)
- 济(126318)
- 经济(124111)
- 研究(100651)
- 管理(95197)
- 理学(81079)
- 理学院(80073)
- 管理学(78817)
- 管理学院(78313)
- 中国(77591)
- 科学(57879)
- 京(57474)
- 财(55142)
- 所(51656)
- 研究所(46861)
- 中心(44900)
- 农(43971)
- 财经(43771)
- 经济学(41631)
- 经(39847)
- 江(38162)
- 经济学院(37427)
- 北京(37227)
- 业大(36260)
- 院(35081)
- 农业(34499)
- 范(34186)
- 师范(33905)
- 财经大学(32304)
- 基金
- 项目(167075)
- 科学(131657)
- 基金(124114)
- 研究(121491)
- 家(108604)
- 国家(107790)
- 科学基金(90834)
- 社会(80446)
- 社会科(76383)
- 社会科学(76362)
- 基金项目(64554)
- 省(61080)
- 自然(55979)
- 自然科(54687)
- 自然科学(54668)
- 教育(54278)
- 自然科学基金(53721)
- 划(52692)
- 资助(51566)
- 编号(47195)
- 成果(39445)
- 部(38696)
- 重点(38171)
- 发(37360)
- 国家社会(35192)
- 创(33704)
- 中国(33324)
- 教育部(33304)
- 课题(32443)
- 科研(32162)
- 期刊
- 济(142016)
- 经济(142016)
- 研究(85103)
- 中国(52057)
- 财(42543)
- 学报(41435)
- 农(39693)
- 科学(38052)
- 管理(34398)
- 大学(31207)
- 学学(29228)
- 农业(26837)
- 融(26023)
- 金融(26023)
- 经济研究(24883)
- 财经(23138)
- 教育(22485)
- 技术(21679)
- 经(20125)
- 业经(19047)
- 问题(19029)
- 贸(17989)
- 世界(16376)
- 国际(16304)
- 业(15377)
- 技术经济(15055)
- 统计(14521)
- 图书(12542)
- 理论(12447)
- 策(12126)
共检索到409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光
2017年初,我国CPI、PPI、进出口价格以及GDP平减指数,均呈现出U型走势。价格U型回升反映了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宏观经济的回暖,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需求较快回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速相对于收入增速有所提高。价格变化既体现了一定的趋势性的变化,显露出一些前瞻性的信号,也会对经济运行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的影响。预计2017年我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GDP增速有望达到6.5%~7%,CPI涨幅为2.5%~3%。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宏观经济回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光
2017年初,我国CPI、PPI、进出口价格以及GDP平减指数,均呈现出U型走势。价格U型回升反映了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宏观经济的回暖,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需求较快回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速相对于收入增速有所提高。价格变化既体现了一定的趋势性的变化,显露出一些前瞻性的信号,也会对经济运行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的影响。预计2017年我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GDP增速有望达到6.5%7%,CPI涨幅为2.5%3%。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宏观经济回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恒 贺得力
2017年12月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底部基本确认。具体表现为:实际GDP增速企稳,呈现探底回升迹象;工业增速经受住下滑考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止住跌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释放,外汇储备企稳,外需跌幅收窄;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维持在扩张区间。在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之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问题值得持续关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居民消费问题;民间投资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民间创业和投资;扭转居民消费跌势;财政政策可更加积极有效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探底回升 增长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恒 贺得力
2017年1~2月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底部基本确认。具体表现为:实际GDP增速企稳,呈现探底回升迹象;工业增速经受住下滑考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止住跌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释放,外汇储备企稳,外需跌幅收窄;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维持在扩张区间。在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之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问题值得持续关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居民消费问题;民间投资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民间创业和投资;扭转居民消费跌势;财政政策可更加积极有效,强化结构性调控功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持流动性基本平衡:"稳控"房地产,落实长效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探底回升 增长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闫衍 袁海霞
2016年12月数据显示,虽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但总体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2017年仍需要关注两大新忧和五大旧患。总体上看,2017年将是我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底部运行的长度将持续一年左右,GDP实际增速将微降至6.5%,2018年初宏观经济有望逐步回暖。2017年经济工作应围绕六大方向展开,一是经济政策的重心将更注重防风险;二是在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提速增效;三是防风险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中性偏紧;四是财政政策积极有效,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控功能;五是对于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闫衍 袁海霞
2016年12月数据显示,虽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但总体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2017年仍需要关注两大新忧和五大旧患。总体上看,2017年将是我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底部运行的长度将持续一年左右,GDP实际增速将微降至6.5%,2018年初宏观经济有望逐步回暖。2017年经济工作应围绕六大方向展开,一是经济政策的重心将更注重防风险;二是在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提速增效;三是防风险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中性偏紧;四是财政政策积极有效,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控功能;五是对于经济与民生均影响颇大的房地产领域,房地产调控要注重"稳",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六是制定"防风险、守底线"策略,稳步化解我国债务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光 刘元春
2016年三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企稳态势延续,预示着中国经济可能正在跨越"L型"拐点,经济运行面临的核心问题也将发生重大转变: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引发潜在金融风险上升,转变为前期稳增长过程中不断累积的各类金融风险反过来牵制经济增长。特别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泡沫风险和以债券为代表的债务违约风险加速上扬,叠加国际市场动荡带来外部冲击和资本外流,成为触发流动性危机和经济动荡的最大不确定因素。面对最新形势变化,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由"稳增长"过渡为"防风险",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更加突出"结构性",实现精准发力。
关键词:
L型趋势 资产泡沫风险 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泽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宏观政策支撑和国际经济周期复苏的作用下,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但是,现有经济企稳更多是补库存的短周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全面可持续的内生复苏还有待时间。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未来还应坚持金融去杠杆这样一个大的方向。今年是金融调控的最佳窗口期。下一步,应注意监管协调,防止竞争性监管;加强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关注,加快推进将市场利率设为基准利率的工作;维持社会融资总量基本稳定,重点是调整融资结构,强化银行资金回表;密切监控资本账户,维护汇率稳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新周期 金融去杠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泽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宏观政策支撑和国际经济周期复苏的作用下,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但是,现有经济企稳更多是补库存的短周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全面可持续的内生复苏还有待时间。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未来还应坚持金融去杠杆这样一个大的方向。今年是金融调控的最佳窗口期。下一步,应注意监管协调,防止竞争性监管;加强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关注,加快推进将市场利率设为基准利率的工作;维持社会融资总量基本稳定,重点是调整融资结构,强化银行资金回表;密切监控资本账户,维护汇率稳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新周期 金融去杠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恒
2018年1-4月数据显示,我国宏观经济在中高位平稳运行。主要表现为:实际GDP增速和工业增速平稳;就业形势向好;价格信号平稳;外汇储备企稳,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维持在扩张区间。虽然宏观经济维持平稳,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值得持续关注,主要表现为:消费持续低位运行;外需呈现很强的不确定性;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低,民间投资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效益增速回落。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课题组最近的测算表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市场扭曲、释放出的改革红利能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观的长期动力。因此,建议在用宏观调控政策维护短期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居安思危,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内生动力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范志勇
2016年8月份,我国宏观经济延续了此前初现的企稳迹象,但基础并不牢固。宏观经济风险依然处于累积阶段。具体表现为:在宏观经济整体企稳的同时,实体经济面临不确定性,民间投资增速下滑,货币存量活期化现象加剧;流动性供给存在"脱实向虚"风险;板块和地区经济下滑风险依然存在,地方财政面临较大考验;汇率波动和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等。针对宏观经济企稳的现状和整体风险累积的情况,应对货币政策、投资政策和财政政策等进行必要的调整。
关键词:
经济企稳 风险累积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春海 刘成豪
201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并在诸多方面呈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和制造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最终消费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消费增长的新动力继续增强,固定投资的内生力量逐步增强;经济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向上对外部的依赖性变得更加平衡。同时,宏观经济也存在一些隐忧: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向下偏离收入增速的缺口扩大,市场内生力量还难以完全弥补政策性因素退出后的缺口,新兴消费需求未能有效拉动国内供给扩张。当前,更需要关注外部风险及其可能与内部风险的叠加。外部贸易环境的恶化可能会打破对外贸易与整体经济运行之间的良性循环,跨境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头寸的结构特点会加剧国外金融风险的传导以及内外金融风险的叠加。对此,建议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民间投资与家庭消费的良性互动,抓住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尚未逆转的窗口期,推进与欧盟的高水平经贸合作,加快推进和落实既定的深化开放战略,提高国外企业对我国市场的依赖性,提高贸易反制措施的灵活性和可信度,防范国外金融风险的传导及内外金融风险的叠加,解决大量跨境资本流动处于监管视野之外的问题。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系统性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春海 罗小凡
2017年一季度,综合GDP增速及其背后的供给和需求力量的变化情况、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态势以及价格指数和景气指数的变化轨迹,可以认为,我国经济触底反弹的迹象已全面显露。在宏观经济全面触底反弹之际,需要关注已出现以及可能要出现的一些失衡问题:固定投资增速超过消费增速可能带来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在原有产品结构下的出口扩张可能不利于国内结构调整过程;服务贸易逆差的持续增长可能会导致经常项目的趋势性恶化,对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威胁;伴随外汇储备下降的是我国对外资产结构的变化,私人部门直接暴露在国际金融冲击之下。对此,需从金融体系、行业准入和市场秩序多个维度采取措施,激发市场导向的民间投资。推动居民消费的增长,包括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增加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供给。通过强化环保标准、劳工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使出口行业的社会成本显性化。同时,清理不必要的出口促进手段,抑制原有结构下出口快速扩张对国内供给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大力发展具有跨国配置金融资产能力的专业金融机构,缓解国际金融风险对国内居民特别是家庭的直接冲击。
关键词:
底部反弹 经济失衡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春海 罗小凡
2017年一季度,综合GDP增速及其背后的供给和需求力量的变化情况、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态势以及价格指数和景气指数的变化轨迹,可以认为,我国经济触底反弹的迹象已全面显露。在宏观经济全面触底反弹之际,需要关注已出现以及可能要出现的一些失衡问题:固定投资增速超过消费增速可能带来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在原有产品结构下的出口扩张可能不利于国内结构调整过程;服务贸易逆差的持续增长可能会导致经常项目的趋势性恶化,对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威胁;伴随外汇储备下降的是我国对外资产结构的变化,私人部门直接暴露在国际金融冲击之下。对
关键词:
底部反弹 经济失衡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春阳 鲍步云
传统AD-AS模型忽略了技术进步及通胀预期等变量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对现实缺乏足够的解释,必须引进这些变量来修正AD-AS模型。运用修正模型对中国当前需求和供给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短期内GDP将保持较快增长,CPI、PPI也将回升,但必须警惕产能过剩,中国经济长期将面临较大的"滞涨"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