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3)
2023(7473)
2022(6098)
2021(5455)
2020(4457)
2019(10141)
2018(9554)
2017(18225)
2016(9011)
2015(9923)
2014(9606)
2013(9551)
2012(9172)
2011(8417)
2010(8685)
2009(8145)
2008(7746)
2007(6754)
2006(6415)
2005(6025)
作者
(25782)
(21854)
(21594)
(20854)
(14085)
(10208)
(9846)
(8318)
(8307)
(7749)
(7554)
(7117)
(7072)
(6971)
(6801)
(6699)
(6341)
(6287)
(6154)
(5759)
(5704)
(5184)
(5119)
(5089)
(4882)
(4882)
(4609)
(4423)
(4367)
(4211)
学科
(63349)
经济(63304)
管理(24804)
(19726)
方法(17000)
地方(16804)
(16132)
企业(16132)
数学(14358)
数学方法(14228)
中国(13804)
(13425)
地方经济(12435)
业经(11186)
(10338)
(9080)
(8085)
(7897)
金融(7897)
环境(7485)
理论(7404)
经济学(7244)
农业(7209)
(7057)
(6980)
(6877)
(6864)
银行(6864)
贸易(6855)
关系(6746)
机构
大学(138950)
学院(136793)
(69850)
经济(68698)
研究(52267)
管理(49559)
理学(41886)
理学院(41395)
管理学(40797)
管理学院(40507)
中国(38511)
(30664)
(28549)
科学(27933)
(25513)
财经(24224)
经济学(23802)
研究所(22809)
中心(22489)
(21992)
经济学院(21112)
(20751)
(19156)
师范(19039)
(18510)
北京(18156)
(17933)
财经大学(17926)
(16106)
业大(15969)
基金
项目(86754)
科学(69740)
研究(66330)
基金(64627)
(55512)
国家(55056)
科学基金(47495)
社会(46395)
社会科(44064)
社会科学(44053)
基金项目(33079)
(32277)
教育(29717)
自然(27114)
(26817)
自然科(26497)
自然科学(26491)
自然科学基金(26007)
资助(25406)
编号(25100)
成果(21186)
国家社会(20551)
(20362)
重点(19919)
(19746)
(17970)
课题(17772)
教育部(17755)
发展(17395)
人文(17348)
期刊
(85786)
经济(85786)
研究(49521)
中国(27615)
(23303)
管理(20802)
学报(19007)
科学(17968)
(16450)
经济研究(15546)
大学(15082)
教育(14382)
学学(13979)
财经(13511)
(13317)
金融(13317)
(11973)
技术(11816)
业经(11312)
问题(10912)
农业(10672)
(8733)
技术经济(8446)
世界(7897)
国际(7500)
统计(7261)
经济问题(6893)
经济管理(6597)
商业(6469)
(6419)
共检索到220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志刚  高虹  
以经济主体的跨期最优化和市场一般均衡为基础,"微观化"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趋势。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实现了方法论上的统一,该方法为宏观经济变量在稳态周围的周期性波动提供了解释。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陷入长期停滞的风险挑战了主流宏观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宏观经济学理论范式在危机前后发生改变。转型期的中国宏观经济并不适用于DSGE的分析框架,更多地应该从制度层面和结构层面对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特征和长期增长趋势进行研究。随着经济逐步趋近一般均衡状态,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应构建统一的框架以解释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周期性波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美军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理性行为与集体理性行为的冲突及其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门学科 ,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个内在统一、完整的框架可以对门类众多的宏观经济学派进行梳理和整合。那么 ,在风采纷呈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发展长河中 ,究竟有没有内在的线索可寻 ?在一定意义上 ,正是因为对于这一个问题缺乏深入而全面的回答 ,目前对于中国经济学发展路径难以形成共识。在本文 ,我们抛砖引玉的提出一个模型 :经济主体决策模型的变化影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走向。接着利用该模型粗线条地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一点拙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璐  柳欣  
在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历经多次转换,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分别促成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宏微观理论的割裂使经济学研究存在不合理的悖反,推动了西方经济学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探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问题的出现,令西方学者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外另觅宏观理论的研究基础,由此掀起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热。与强调实物经济技术关系分析的主流新古典理论不同,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之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成樑  崔小勇  
在传统的Ramsey模型中,代表性个体的效用函数是时间可分的,这类效用函数由于其简洁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后续的研究发现,时间可分效用函数框架下得到的结论与现实经济差别很大。为此,经济学者通过拓展和完善Ramsey模型关于效用函数的设定,进而使得理论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现实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在传统Ramsey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习惯形成来解释现实经济问题,从而对很多宏观经济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首先介绍了习惯形成的含义以及习惯形成的基本分析框架,而后从消费储蓄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资产定价理论几个维度考察了习惯形成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常志霄  高震华  
一、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 理论综合与竞争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历史起源于凯恩斯的首开总量经济分析之先河的杰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通论》出版初期,理论界并未对它取得一致意见,虽然围绕其主题产生了大量的讨论性著述。到了50年代,一致的意见开始出现,这就是“新古典综合”(The Neo-classical Synthesis)框架。在随后的二十余年的历史岁月中,新古典综合一直以主流经济学的高傲姿态支配着经济学界和主要发达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晓楠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为转型经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主要介绍俄罗斯学者马耶夫斯基所提出的演化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他对于俄罗斯转型经济的分析与建议。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应该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对于这个问题,马耶夫斯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本文对近十年来新兴不完全信息理论之一——粘性信息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介绍了信息粘性的来源、度量,存在信息粘性摩擦时的消费者行为特征、通胀与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粘性信息菲利浦斯曲线)、融入粘性信息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对经济周期(大稳定)的解释。文章最后还总结了粘性信息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规则设计、透明度及可信性等货币政策哲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倪志良  
1989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宋则行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该书于1991年荣获了“光明杯”一等奖。通览全书,我认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富有创造性的一些理论见解 不明确“研究对象”的任何理论分析必然是混乱的和无效的,该书的创见之一,首先是明确界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彦斌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苏教授历时七年撰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于201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认为该书具有如下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宏观经济学经典文献的引入深刻、生动。作者在序言中提出,要坚持对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每一个理论板块都回溯到经典文献,这一点作者的确做到了。教材还对经典文献的前后文献进行了细致考察,加深了读者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比如,第五章引入了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楷弛  
本文以剑桥增长公式和收入支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货币量值变量的宏观经济模型,讨论企业行为模式和货币银行体系的融资约束如何决定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论证了在需求起决定作用的市场经济中,宏观变量可能存在数个不同的稳定增长状态,其中一些是"刀锋增长路径",另一些则是经济长期收敛的对象,当前的投资资产比决定未来趋向于其中哪一个,而利息率、储蓄率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可以改变这些稳定增长状态。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分析给出了本模型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治·阿克洛夫   方草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对经济学家工作的描述有一个转变。在那以前,微观经济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以利润最大化厂商和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基础的完全竞争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乔治A.阿克罗夫  方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代光  张延  
由吴易风教授和王健博士、方松英博士经5年时间研究完成的专著《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一书,前不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自凯恩斯出版《通论》以来,现代宏观经济学已走过八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之后传统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又被罗伯特〃卢卡斯创立的动态随机宏观经济学赶下神坛,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更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如今是时候对这门学科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瀚  
在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过程中 ,一个一致不变的主题和中心是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争论 ,而凯恩斯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不确定性牢固地置于经济各阶段的中心 ,不确定的预期在消费、投资及货币需求三大心理规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当今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成为判定诸多宏观分支理论的分界 ,而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深化 ,也是未来宏观经济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 ,力图给人们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