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8)
- 2023(10440)
- 2022(8552)
- 2021(7999)
- 2020(6584)
- 2019(15124)
- 2018(14538)
- 2017(27771)
- 2016(15033)
- 2015(17057)
- 2014(16686)
- 2013(16743)
- 2012(16223)
- 2011(15116)
- 2010(15360)
- 2009(14279)
- 2008(14070)
- 2007(12499)
- 2006(11479)
- 2005(10684)
- 学科
- 济(87743)
- 经济(87665)
- 管理(36739)
- 业(32888)
- 方法(31448)
- 数学(28263)
- 数学方法(28052)
- 企(24836)
- 企业(24836)
- 中国(22253)
- 地方(18785)
- 农(17618)
- 学(16366)
- 贸(15693)
- 贸易(15685)
- 易(15272)
- 业经(14923)
- 财(14414)
- 制(13445)
- 地方经济(13250)
- 融(12694)
- 金融(12693)
- 环境(12013)
- 农业(11824)
- 银(11575)
- 银行(11548)
- 行(11323)
- 体(10441)
- 发(10398)
- 和(10131)
- 机构
- 大学(233344)
- 学院(227428)
- 济(112996)
- 经济(111197)
- 研究(90186)
- 管理(81672)
- 理学(69567)
- 中国(68762)
- 理学院(68667)
- 管理学(67681)
- 管理学院(67248)
- 科学(50585)
- 京(50169)
- 财(48486)
- 所(46123)
- 研究所(41924)
- 财经(38902)
- 中心(38325)
- 经济学(37955)
- 农(36732)
- 经(35671)
- 经济学院(34007)
- 江(32724)
- 北京(32487)
- 院(31560)
- 范(30949)
- 师范(30706)
- 业大(30379)
- 财经大学(29103)
- 农业(28834)
- 基金
- 项目(146311)
- 科学(116882)
- 基金(110564)
- 研究(106830)
- 家(97167)
- 国家(96448)
- 科学基金(81409)
- 社会(72785)
- 社会科(69148)
- 社会科学(69128)
- 基金项目(56955)
- 省(51851)
- 自然(49700)
- 自然科(48591)
- 自然科学(48572)
- 教育(48479)
- 自然科学基金(47806)
- 资助(46135)
- 划(45452)
- 编号(39316)
- 部(34961)
- 成果(33634)
- 重点(33592)
- 发(32963)
- 国家社会(32365)
- 中国(30829)
- 教育部(30358)
- 创(29457)
- 人文(28405)
- 课题(28348)
- 期刊
- 济(130259)
- 经济(130259)
- 研究(76989)
- 中国(45602)
- 财(35096)
- 学报(34800)
- 科学(33949)
- 农(33490)
- 管理(31617)
- 大学(26950)
- 学学(25386)
- 农业(23214)
- 融(22858)
- 金融(22858)
- 经济研究(22834)
- 教育(21481)
- 财经(20989)
- 经(18424)
- 技术(18064)
- 问题(17251)
- 贸(16973)
- 世界(16447)
- 国际(16347)
- 业经(15664)
- 业(13531)
- 技术经济(13265)
- 统计(11853)
- 经济问题(10346)
- 策(9937)
- 现代(9932)
共检索到357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顶 李洁
本文利用1980年至2005年全球范围内106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经济数据,确定了经常项目失衡调整的事后标准,进而识别出经常项目失衡的不同调整期间。借助于调整期间的界定,本文针对宏观经济因素与经常项目失衡的调整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了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对经常项目失衡的调整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例如固定资本形成、贸易条件变化以及官方储备等。本文合理借鉴了经常项目失衡调整的跨国经验,并且结合中国经济实际情况针对中国经常项目的盈余调整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常项目 调整 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建清 张天顶
本文对1980至2005年期间全球范围内106个国家或地区的经常账户失衡调整进行了研究,通过界定经常账户失衡进行调整的事后标准进而识别出经常账户赤字或者盈余的不同调整期间。在对经常账户调整期间合理识别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国际经验,并且利用Probit模型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经济变量对于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文借助于近30年的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情况对经常账户收支盈余调整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不平衡 经常账户 Probit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靖祥
本文在对Obstfeld等的经常项目收支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82~2007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对经常项目与宏观经济产出的内生性以及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经常项目作用于产出波动条件下,存在发挥各自自我调节作用的空间。经常项目和宏观经济波动受制于多个经济变量的共同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目标的实现主要受"内"与"外"两个平衡目标的约束,需要兼顾"内部"与"外部"均衡,并以进出口贸易的调整为出发点,外商直接投资为纽带,实施外贸战略和外资战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石金海 徐明伟 于凤芹
利用3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均GNP、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占比、农业人口占比、失业率、人口负担系数对收入分配有较大影响,但对新兴市场国家、转轨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不同。投资率、对外依存度和通货膨胀率与基尼系数的关系在转轨国家较为显著,在其他类型国家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樊学瑞
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构建包括异质性生产率冲击的经常项目跨期理论模型,并采用1991—2014年65个国家(地区)的数据检验了两类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特定生产率冲击会增加经常项目逆差,世界生产率冲击会提升经常项目顺差;国家特定生产率冲击的永久性和世界生产率冲击的非永久性是造成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产生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全球经常项目失衡主要归因于各国国内和国际实体经济,各国除了要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平衡本国经常项目外,还需通力合作来调整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而非盲目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等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天顶
全球经常项目失衡是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经过多年累积,它已经发展成为威胁全球经济活力的重要隐患。借助于全球范围内56个国家或地区1980-2005年的经济数据,针对影响经常项目失衡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与各国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密切相关,政府财政收支对经常项目收支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于发达国家经常项目收支影响作用相对突出;金融开放度对经常项目收支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金融深化对经常项目收支的影响作用却没有得到明显的经验证据。因此,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新的不稳定地带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有效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才能促进...
关键词:
经常项目 失衡 影响因素 政策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经历了一个形成演变过程,且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其内因主要来自于国内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体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以及外向型的对外开放战略,外因主要来自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美欧等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美国不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施以相应的战略调整和政策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内外失衡 形成演变 内外成因 战略调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巍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较为严重,储蓄率过高、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低效、失业率上升与国际收支巨额双顺差同时并存。尽管内外失衡是开放宏观经济运行的“常态”,短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长期的内外失衡有悖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内外失衡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失衡,协调内外均衡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转变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内需为主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内外均衡 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晓霞
基于15个国家1995~2004年反倾销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因素对反倾销立案存在显著影响。依据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及经常项目差额等相关数据,指出这些变量与反倾销立案数量显著相关,强调失业率的影响比GDP增长率更加显著。在发展中国家中,汇率对反倾销立案数量影响的显著性较低,而经常项目差额对反倾销立案数量影响的显著性较高。文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制定反倾销政策提供了相关参考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珺 朱启贵
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其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中跨期权衡的研究,他对宏观经济学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其学术成果从根本上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费尔普斯无论在通胀和失业方面的研究还是在资本积累等方面的研究,都贯串了对于宏观经济政策权衡中动态不一致的关注,这一思路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很多重大问题,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
跨期权衡 通胀 失业 资本积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本文将我国宏观经济划分为5大领域,13个类别,再细分为32个组,设置了93个年度宏观经济失衡指标,提出了判断经济失衡的8个标准和确定均衡值的9种方法,按年度测算了每个指标的失衡度,在此基础上用组合权重和层次分析方法逐层综合,构建了一个宏观经济失衡指数,实际测算了2001-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失衡度。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各主要方面的失衡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经济均衡 统计指数 统计加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威 舒琪 金山
文章利用G20华盛顿会议提出的评估一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指标体系,对2003~2012年中国总体及内外经济失衡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内部失衡相对偏高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总体失衡依然严重,但自2008年后中国外部失衡正逐步改善,并使总体失衡有所减轻。然而实证检验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外部失衡改善仍是一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被动调整,其主要来自刺激经济增长情况下中国财政赤字的增加、国内金融深化程度提升、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及进出口增速减慢,中国需在防范外部失衡调整风险和增加实际利益基础上,以内部失衡治理为主,适当控制外部失衡。
关键词:
G20评估体系 失衡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晓韧 戎云飞
新加坡汇率政策的宏观经济管理功能及其启示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田晓韧,戎云飞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愈益重视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而汇率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短期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对货币政策起辅助和配合作用。在这方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文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过两个阶段 :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早期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以基德兰德、巴罗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周期分析、宏观政策分析以及政策设计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理论成果给我们以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余炳雕 胡方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文化勋章获得者小宫隆太郎教授一直关注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把日本宏观经济政策作为这种研究的重点,涉及有关日本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的许多问题。同时他还以这种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为基础,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与经济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具体建议。小官教授有关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宏观经济理论 日本宏现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