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9)
2023(14815)
2022(12345)
2021(11246)
2020(9635)
2019(21800)
2018(21052)
2017(40997)
2016(21252)
2015(23451)
2014(23196)
2013(23008)
2012(21117)
2011(18760)
2010(18914)
2009(17944)
2008(16425)
2007(14192)
2006(12525)
2005(11334)
作者
(58955)
(49549)
(49134)
(46906)
(31569)
(23783)
(22409)
(19013)
(18886)
(17530)
(16974)
(16544)
(15546)
(15514)
(15500)
(15325)
(14420)
(14405)
(14018)
(13904)
(12087)
(11909)
(11805)
(11301)
(11234)
(11114)
(10872)
(10198)
(9993)
(9533)
学科
(109400)
经济(109304)
管理(66329)
(64649)
(55820)
企业(55820)
方法(46958)
数学(42517)
数学方法(42092)
(29767)
(28623)
金融(28622)
中国(28181)
(25688)
银行(25666)
(24730)
地方(23438)
(21580)
财务(21532)
财务管理(21498)
(20865)
企业财务(20789)
业经(20456)
(20282)
(17924)
(14864)
(14740)
贸易(14727)
农业(14595)
(14288)
机构
大学(302453)
学院(301889)
(140351)
经济(137922)
管理(118944)
理学(103191)
理学院(102239)
管理学(100565)
管理学院(100024)
研究(98152)
中国(81357)
(64834)
(60191)
科学(54972)
财经(52723)
(48094)
中心(47265)
(47201)
经济学(45895)
(42854)
研究所(42679)
(42317)
经济学院(41284)
业大(40910)
财经大学(39778)
北京(37236)
(35321)
(34134)
商学(33953)
(33920)
基金
项目(203205)
科学(162330)
基金(152578)
研究(145895)
(131921)
国家(130900)
科学基金(114902)
社会(97847)
社会科(93250)
社会科学(93229)
基金项目(80654)
(77583)
自然(74288)
自然科(72545)
自然科学(72523)
自然科学基金(71275)
教育(67218)
(64517)
资助(63125)
编号(55483)
(46179)
重点(45448)
成果(43452)
(43093)
(42585)
国家社会(41864)
教育部(40794)
创新(39972)
人文(39737)
科研(39478)
期刊
(148442)
经济(148442)
研究(89192)
(53155)
中国(52662)
管理(47456)
学报(43101)
(42787)
金融(42787)
科学(40434)
(37025)
大学(34356)
学学(33288)
财经(27951)
技术(27940)
经济研究(25939)
农业(24292)
(24038)
业经(20459)
教育(20061)
问题(19012)
技术经济(16460)
统计(15951)
(15282)
国际(14631)
理论(14498)
(14442)
财会(14327)
世界(13555)
商业(13129)
共检索到446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放  杨筝  杨曦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自然实验,选择2005-2009年140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公司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表示投资效率,使用实证检验方法研究了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相对于经济周期的繁荣期,在经济周期衰退期,公司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更低,投资效率表现为顺周期性;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显著,表现为衰退期更低的投资效率;相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公司的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显著,表现为衰退期更低的投资效率。强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更敏感,多元化可以降低经济周期对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天德  宗建亮  熊豪  
本文以1971-2005年的世界油价、世界经济增长率及美国等8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数据为基础,并利用单方根检验、VAR模型和Granger检验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正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宗建亮  李天德  熊豪  
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则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婵婵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加速,金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显著,金融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微观机制模型,运用系统GMM模型对我国70家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性问题以及顺周期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伍戈  
在探讨了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原因的前提下,阐明了经济周期波动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传导机制,分析了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联性问题。最后指出,当前应当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周期的变动,积极拓宽宏观政策分析的国际视角,并努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扩大内需的步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雪飞  
有别于传统信贷需求渠道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路径,构建包含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从信贷供给的角度分析基于银行资本渠道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以中国2000—2011年季度数据估计及模拟发现,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升级,银行资本约束上升增大了各项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复苏期不宜过早地执行巴塞尔协议III,需分阶段渐进实施资本监管,必要时需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银行注入资本,以减缓这种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雪晨  田侃  
外部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生产网络效应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将生产网络纳入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部门扭曲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然后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生产网络对金融冲击的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部门扭曲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总效率楔子和总劳动楔子,生产网络中关键部门对总劳动楔子影响较大,而对总效率楔子影响较小;生产网络在金融危机期间产生了大约5倍的放大效应。本文强调生产网络和关键部门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产业和金融两方面为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供了学理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晓彬  向蓉美  
文章利用多变量动态的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2季度的宏观经验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协动性特征显著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明显,进而揭示出了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与运行规律,从而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隋建利  闫超  
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识别和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以及经济周期阶段性变迁的可能性,并对未来3年内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趋势变化以及经济周期所处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研究发现,在步入2008年以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并在未来3年中仍将处于这一阶段,这说明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处于"低速增长阶段"的可能性逐渐减小,而处于"适速增长阶段"或"快速增长阶段"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在2009年第3季度达到经济周期的低谷,但在未来3年中总体将呈现出逐渐回暖的态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选取1999—2008年的月度数据,建立一个包含六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来测度货币政策、房产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施加短期约束识别结构冲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前,在中国存在通过房产市场影响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方面,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为有效;房产市场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保持房产市场的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进  
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争论很多,而且分析一般都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前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这必然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首先要明确历次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期。本文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成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线形趋势法、H-P滤波法、Band-Pass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对我国1952—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了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后的统计数据,分别估计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间。通过对这四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相互验证,笔者估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进一步分析历次宏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一、引言199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基本上达到政府预定的目标,为实施扩张性政策作了最好诠释。但从时间序列看,这是自1992年以来第6个下降年份,1999年预测GDP增长7%,意味着下降之势将持续下去。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