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6)
- 2023(8553)
- 2022(7390)
- 2021(6651)
- 2020(5951)
- 2019(13782)
- 2018(13736)
- 2017(27872)
- 2016(15046)
- 2015(17464)
- 2014(17797)
- 2013(18081)
- 2012(17551)
- 2011(16367)
- 2010(16896)
- 2009(16258)
- 2008(16290)
- 2007(14877)
- 2006(13455)
- 2005(12616)
- 学科
- 济(88477)
- 经济(88404)
- 管理(40643)
- 业(37294)
- 方法(33747)
- 数学(30273)
- 数学方法(30093)
- 企(28153)
- 企业(28153)
- 中国(22060)
- 地方(19653)
- 农(19472)
- 财(17007)
- 学(16246)
- 制(15600)
- 业经(15193)
- 贸(14119)
- 贸易(14112)
- 易(13642)
- 地方经济(13316)
- 银(13278)
- 银行(13256)
- 行(12767)
- 农业(12589)
- 融(12548)
- 金融(12546)
- 和(11243)
- 环境(11083)
- 体(10713)
- 发(9293)
- 机构
- 大学(239789)
- 学院(238285)
- 济(112905)
- 经济(110642)
- 管理(86958)
- 研究(85403)
- 理学(73380)
- 理学院(72545)
- 管理学(71507)
- 管理学院(71051)
- 中国(66071)
- 财(51977)
- 京(50855)
- 科学(48950)
- 所(44487)
- 财经(40927)
- 研究所(39823)
- 中心(38202)
- 农(38150)
- 经济学(36858)
- 经(36781)
- 江(36584)
- 经济学院(33131)
- 北京(32998)
- 业大(32249)
- 范(30848)
- 师范(30608)
- 农业(30035)
- 财经大学(29935)
- 院(29428)
- 基金
- 项目(141741)
- 科学(110332)
- 研究(105543)
- 基金(101963)
- 家(87545)
- 国家(86826)
- 科学基金(72693)
- 社会(68005)
- 社会科(64351)
- 社会科学(64330)
- 省(54536)
- 基金项目(53479)
- 教育(47916)
- 划(45744)
- 自然(43971)
- 编号(43233)
- 自然科(42830)
- 自然科学(42814)
- 资助(42754)
- 自然科学基金(42038)
- 成果(36569)
- 部(32581)
- 发(32436)
- 重点(32104)
- 课题(29914)
- 创(28385)
- 国家社会(28074)
- 教育部(27957)
- 性(27153)
- 人文(27110)
- 期刊
- 济(133994)
- 经济(133994)
- 研究(78634)
- 中国(43632)
- 财(39427)
- 农(34651)
- 学报(34022)
- 管理(31772)
- 科学(31450)
- 融(26001)
- 金融(26001)
- 大学(25580)
- 学学(24176)
- 农业(22761)
- 经济研究(22756)
- 财经(21702)
- 教育(20945)
- 技术(20557)
- 业经(19655)
- 经(18806)
- 问题(18478)
- 贸(15152)
- 技术经济(14393)
- 统计(13212)
- 理论(12799)
- 国际(12694)
- 商业(12491)
- 经济问题(11663)
- 世界(11478)
- 业(11380)
共检索到370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下降、失业增加和物价指数的连续下跌。目前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政策建议都是以主流经济学为基础,力图通过调节总需求来改变当前的局面。本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彩耀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是否正常樊彩耀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并判断其发展趋向,不仅涉及到今年“稳中求进”目标的实施,而且对今后几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具有重要影响。近来经济界人士对当前形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我国经济收缩虽然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岩 刘勇
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正在不断加强,一个最为突出的标志是,由新兴经济体和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取代七国集团(G7)或八国集团(G8)转变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本文将20国集团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分析其经济形势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宏源 李国斌 张根明 陈明星
一、宏观环境有所改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1.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1)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减少财政赤字、控制信贷规模、压缩基本建设,以及在经济适度增长的条件下,争取今年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有显著下降。(2)目前经济处于1991-1996年经济周期收缩期的最后阶段,企业更新改造的市场动力不足,而且政府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新开工项目,因此投资需求相对较弱。(3)国家较大幅度地调整了外贸政策:降低出口退税率和进口关税税率、取消出口信贷优惠等,这将使我国的外贸状况发生明显变化。(4)市场消费将更趋活跃。主要原因有:1995年农业大丰收,丰富和保证了市场供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向军
1996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为今年的宏观调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上年末和今年1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失业问题较为突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树清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从理解货币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出发。运用一般宏观经济理论进行学术讨论和政策研究,必须首先对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含义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中,消费、储蓄、投资、政府支出、经常账户余额、国际资本流动和价格等关键变量都有其特殊性,理解这些特殊性对于保证经济研究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基本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之上,详尽分析和论述了这些变量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特殊含义和应用统计数据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理论平台。
关键词:
宏观政策 消费 投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指标我国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首位,综合国力上新台阶近五年来,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向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又上新台阶。首先是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位。1993年至199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超 刘金全
文章基于双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利用Andrews检验统计量和Bai子样本过程以及Hansen异方差固定回归元自举法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融危机、体制改革等外部冲击和内部冲击的双重作用和影响下,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例如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结构突变,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也出现了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一、上半年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比较多的新问题和新考验,包括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放缓、国内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走弱等。面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继祥 何军红
经济系统无时无刻不在波动,时升时降,时弱时强,变化纷繁复杂。但从长远来看,任何经济系统在一个时期内总有一个较为适度的、稳定增长的趋势,现在的波动只是经济系统对长期增长途径的偏离。我们把这种经济增长的稳定趋势称之为经济系统潜在运行能力,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红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利用利率、税率等政策工具,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该文从结构调整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入手,就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以及税收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宏观经济运行,税收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
中国第一次真正的商业周期应始于 1999年, 2001年中国经济在复苏中将面临滞胀的阴影。 因为复苏中改 革与结构调整不足,并存在影响经济波动的若干不确定因素。 因此,中国经济的真正出路就是从供给方入手,坚决推进市场取 向的改革。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预测与分析 滞胀阴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耀华
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简论朱耀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要使我国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尤为重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建立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