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6)
- 2023(7046)
- 2022(5825)
- 2021(5201)
- 2020(4222)
- 2019(9629)
- 2018(9374)
- 2017(18774)
- 2016(9934)
- 2015(11138)
- 2014(11239)
- 2013(11114)
- 2012(10843)
- 2011(10126)
- 2010(10698)
- 2009(10130)
- 2008(9961)
- 2007(9147)
- 2006(8696)
- 2005(8122)
- 学科
- 济(66210)
- 经济(66170)
- 管理(29969)
- 业(26097)
- 企(20604)
- 企业(20604)
- 方法(18688)
- 地方(17834)
- 数学(16609)
- 数学方法(16432)
- 中国(14606)
- 农(13302)
- 地方经济(12769)
- 业经(11460)
- 财(11236)
- 学(10763)
- 制(10255)
- 策(10128)
- 农业(8868)
- 融(8811)
- 金融(8811)
- 银(8727)
- 银行(8727)
- 贸(8609)
- 贸易(8604)
- 行(8460)
- 环境(8301)
- 易(8289)
- 及其(7898)
- 经济学(7582)
- 机构
- 学院(154611)
- 大学(152616)
- 济(80115)
- 经济(78623)
- 管理(57751)
- 研究(57355)
- 理学(48495)
- 理学院(47999)
- 管理学(47384)
- 管理学院(47081)
- 中国(44268)
- 财(36490)
- 京(31349)
- 科学(29993)
- 所(28400)
- 财经(28039)
- 经济学(26113)
- 经(25293)
- 中心(25194)
- 研究所(25165)
- 江(24483)
- 经济学院(23053)
- 财经大学(20409)
- 北京(20353)
- 院(20168)
- 范(19992)
- 师范(19902)
- 农(19570)
- 州(18908)
- 业大(17009)
- 基金
- 项目(90836)
- 科学(72775)
- 研究(70475)
- 基金(66529)
- 家(55938)
- 国家(55448)
- 科学基金(47938)
- 社会(47654)
- 社会科(45235)
- 社会科学(45226)
- 省(34324)
- 基金项目(33360)
- 教育(31742)
- 资助(28661)
- 划(28373)
- 编号(28129)
- 自然(27886)
- 自然科(27199)
- 自然科学(27194)
- 自然科学基金(26715)
- 成果(24283)
- 发(21590)
- 部(20963)
- 课题(20306)
- 重点(20283)
- 国家社会(19838)
- 发展(18683)
- 教育部(18611)
- 性(18582)
- 展(18420)
共检索到252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长生 王晶晶
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较严重的内外失衡。内外失衡是需求结构的失衡,即高投资和高出口拉动高增长,而消费严重不足。内外失衡的实质是整个经济的过度储蓄。过度储蓄主要由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造成。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又是依靠无限劳动力供给和极低劳动力成本实现快速资本积累和高速增长的生产模式决定的。必须针对需求模式、分配模式和生产模式三个层次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失衡进行系统的矫正,统筹协调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等多种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昌忠泽 王俊
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源于其特殊的制度经济背景: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动。内外平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新的调整。鉴于财政扩张与人民币升值是一种有效的政策组合,应根据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状况,建立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相结合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关键词:
内部失衡 外部失衡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200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了4年的经济繁荣期,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和投资高增长的潜在风险在加大。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三过”问题和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内外失衡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源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必须采取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敬东
结构失衡与宏观经济政策成效的理论分析尹敬东为论证方便,我们假定:(1)结构失衡模型仅限于投资和消费两个部门。(2)经济未到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状态。一、结构失衡: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作为研究结构失衡的起点,我们采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分析框架,这个由希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巍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较为严重,储蓄率过高、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低效、失业率上升与国际收支巨额双顺差同时并存。尽管内外失衡是开放宏观经济运行的“常态”,短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长期的内外失衡有悖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内外失衡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失衡,协调内外均衡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转变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内需为主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内外均衡 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经历了一个形成演变过程,且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其内因主要来自于国内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体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以及外向型的对外开放战略,外因主要来自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美欧等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美国不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施以相应的战略调整和政策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内外失衡 形成演变 内外成因 战略调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秦爱华
欧盟的经济失衡是导致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欧盟于2011年启动宏观经济失衡程序以避免经济失衡的深化和欧盟的分裂。欧盟经济失衡突出表现为贸易失衡和财政失衡,这也是导致欧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宏观经济失衡程序执行六年来多数欧盟成员国仍然存在经济失衡的风险,各国的政策效果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欧盟宏观经济失衡程序的执行效果有限,欧盟宏观经济失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多速欧洲将可能成为欧盟的战略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秦爱华
欧盟的经济失衡是导致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欧盟于2011年启动宏观经济失衡程序以避免经济失衡的深化和欧盟的分裂。欧盟经济失衡突出表现为贸易失衡和财政失衡,这也是导致欧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宏观经济失衡程序执行六年来多数欧盟成员国仍然存在经济失衡的风险,各国的政策效果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欧盟宏观经济失衡程序的执行效果有限,欧盟宏观经济失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多速欧洲将可能成为欧盟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周明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栋
本文认为, 我国当前的低水平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效需求不足、结构矛盾突出以及体制、政策的影响。这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但我国仍存在支持需求和整体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目前要解决低水平均衡问题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 1) 适当实施向供应方面倾斜的政策; (2 ) 继续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3 ) 更加明确地采取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 4)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采取重点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政策稳定消费者预期, 增加消费需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工具贺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宏观调控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过渡到市场经济下的以经济手段为主。从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工具主要是需求管理,即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我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晶 陈志勇
文章以开放式经济为背景,对促进经济均衡的宏观政策搭配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米德冲突理论,说明宏观政策搭配的必要性;其次,引用丁伯根政策模型,并结合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特点,对宏观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失衡问题提供政策依据;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了增加工资性收入、结构性减税、扩大财政民生性支出、提高资源租金和国有企业收益上缴比例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中琴
今年一季度 9 7%的经济增长速度 ,特别是投资和贷款增长过快、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资源消耗量过大等问题 ,引起了人们对宏观经济运行失衡的担心。宏观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 ,必须努力实现和保持宏观总量的平衡 ;推进职能转变 ,搞好综合协调 ;发挥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扩大内需 ,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加快结构调整 ,提高增长质量。
关键词:
宏观经济运行 失衡 表现与原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