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8)
2023(14292)
2022(11914)
2021(10807)
2020(8749)
2019(19672)
2018(19299)
2017(36712)
2016(19841)
2015(21680)
2014(21414)
2013(21159)
2012(20202)
2011(18645)
2010(18632)
2009(17088)
2008(16840)
2007(15000)
2006(13551)
2005(12505)
作者
(60999)
(51140)
(50725)
(48200)
(32735)
(24621)
(22901)
(19868)
(19582)
(18329)
(17754)
(16877)
(16674)
(16306)
(16016)
(15671)
(15145)
(15054)
(14726)
(14719)
(12992)
(12871)
(12348)
(11757)
(11637)
(11440)
(11344)
(11009)
(10308)
(10079)
学科
(102574)
经济(102483)
管理(53926)
(51174)
(39264)
企业(39264)
方法(35838)
数学(31423)
数学方法(31123)
中国(27451)
地方(26262)
(23807)
(21440)
业经(21133)
(19945)
农业(16668)
(16203)
贸易(16192)
地方经济(16009)
(15958)
(15773)
金融(15773)
(15604)
(15497)
银行(15445)
(14931)
环境(14303)
(13388)
技术(13239)
(12507)
机构
大学(290612)
学院(290200)
(127726)
经济(125358)
研究(109353)
管理(105753)
理学(90279)
理学院(89152)
管理学(87495)
管理学院(86960)
中国(82220)
科学(68001)
(62108)
(57309)
(56339)
(56194)
研究所(52157)
中心(48894)
业大(45832)
财经(44756)
农业(44232)
(43899)
(40735)
经济学(40535)
北京(39418)
(38828)
(38338)
师范(37835)
经济学院(36270)
(35114)
基金
项目(192961)
科学(151299)
基金(140976)
研究(134017)
(126297)
国家(125260)
科学基金(105515)
社会(88258)
社会科(83808)
社会科学(83786)
(75087)
基金项目(74118)
自然(68634)
自然科(67080)
自然科学(67059)
自然科学基金(65899)
(63649)
教育(59680)
资助(57618)
编号(51324)
(46475)
重点(44148)
(41672)
成果(41630)
(39497)
国家社会(37627)
科研(37230)
创新(37182)
计划(36543)
发展(36328)
期刊
(146637)
经济(146637)
研究(87910)
中国(61217)
学报(53147)
(50909)
科学(46176)
(42278)
管理(39363)
大学(38740)
学学(36936)
农业(34436)
(29963)
金融(29963)
教育(25811)
经济研究(25693)
财经(23185)
技术(23147)
业经(22780)
(20082)
问题(18892)
(18450)
技术经济(15313)
(14707)
统计(14584)
图书(14450)
世界(14142)
(14043)
理论(13917)
商业(13876)
共检索到449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晨辉  刘新梅  付雷鸣  耿紫珍  
以沪深300指数的五分钟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不同市态不同时段的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沪深300指数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市态下非交易时间宏观信息发布对沪深300指数波动的影响大于交易时间宏观经济信息发布的影响;不同市态下不同时段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波动非对称性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性,并且牛市行情下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波动非对称性的影响大于熊市行情下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全  邓淑斌  
利用同一样本空间下的多元波动率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股指期货的推出加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其中原因不仅源自现货市场的基本面因素,还源自股指期货的高波动性明显冲击了现货市场,从而加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而这其中的传导机理在于:在当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个人投资者占绝对比例的现实格局下,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正反馈交易效应、价格引导机制以及期现套利对冲不充分等三方面因素的叠加,最终将影响现货市场的波动,进而冲击现货市场的稳定运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窦泽群  李永建  程富强  
交易制度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做空机制并不成熟,投资者往往习惯于扩大正面消息对股价的影响,而缩小负面消息对股价的影响,这使得股票估值高于其内在价值,波动也随之增强。为了判断卖空约束与市场波动之间是否有明确的相关性,本文分别采用事件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研究我国卖空约束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卖空约束的放松能有效降低市场的波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西村友作  钊阳  
基于已实现波动率与ARFIMA模型,从股市波动率与宏观经济信息发布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信息(领先指标、同步指标以及滞后指标)对国际投资者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股市的波动率在中国宏观信息发布日明显增加,的确受到中国宏观经济信息发布的影响,且领先指标对美国股市波动影响显著;引入预期偏差后,发现国际投资者对领先指标的负向偏差信息做出了较大反应。中国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美国股市波动具有显著影响,这对我们进一步探究宏观经济信息作用与股市波动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一  惠晓峰  吴宝秀  
金融危机爆发后所伴随的跨市场间传染现象备受关注,其中信息渠道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检验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以不同市场股票指数收益率的共超数作为危机传染效应的度量,以投资者情绪、条件波动率溢出作为控制变量,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建立了金融危机传染的分位数回归模型。通过追踪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市场和英国市场的宏观经济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后确实会加剧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尤其对于下尾风险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一  惠晓峰  吴宝秀  
金融危机爆发后所伴随的跨市场间传染现象备受关注,其中信息渠道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检验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以不同市场股票指数收益率的共超数作为危机传染效应的度量,以投资者情绪、条件波动率溢出作为控制变量,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建立了金融危机传染的分位数回归模型。通过追踪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市场和英国市场的宏观经济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后确实会加剧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尤其对于下尾风险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瞿慧  刘烨  
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和波动率是金融资产投资和风险管理等应用中的重要决定因素。针对收益率的新息过程与波动率的新息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实际情况,将已实现波动区分为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对收益率、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联合建模并刻画各时间序列模型新息之间的相关性,给出联合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法,使用2005年4月8日至2011年5月23日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益率、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的新息之间存在统计显著的相关性,对各时间序列单独建模估计的传统方法存在本质缺陷,沪深300指数已实现波动的杠杆效应及周日效应主要来自连续波动分量。联合模型通过对新息之间相关关系的合理刻画,提高了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昊骅  张晓强  陈莹  
文章构造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lead-lag网络,分析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及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对于股票现货有显著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在不同的阶段差别并不明显;股指期货对于股票交易行为有显著影响,股指期货的变动会显著影响金融股的交易行为;异常波动日,股指期货对股票交易行为的影响发生显著变化,股指期货不再影响金融股的交易行为,反而很大程度上受金融股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盛美娜  
2010年4月16日,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填补了中国股票市场缺乏"双向交易"的空白。但到目前为止,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是一个问号。通过选取2005年4月8日至2011年2月23日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运用GARCH建模方法对其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洗脱强加在股指期货身上的莫须有罪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康艳青  许仿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GARCH和T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减缓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了信息的流动速度,利空信息对股票市场的冲击性变得弱,说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系统风险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玲  胡望斌  
本文对1979-2004年之间我国GN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三大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规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经济现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晔  刘智超  
对波动率预测模型的研究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文章以沪深300指数的5分钟高频真实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8个损失函数和Diebold Marinao检验较为全面的探讨评价了GARCH族模型对其预测能力。结果发现长记忆性模型的预测效果普遍好于短记忆性GARCH模型,且FIEGARCH是长记忆性模型中预测效果较好的,这对学术界和实务界进行风险测度及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控制都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海荣  陈标金  
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与股指现货价格关联波动的统计分析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按成交量加权设计的指数化套期保值策略是有效的;股指期货价格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比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更剧烈,股指现货价格则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比利好消息的反应更剧烈,说明涨市应更重视股指期货市场的表现,跌市应更重视股指现货市场的表现。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差价的变化对期货和现货价格并不具备统计意义上的预测能力,那种认为期现基差变化可以预测股市涨跌的"经验"认识是不可靠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榴红  张学东  王磊磊  
运用GARCH模型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虽然加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趋成熟,波动性将逐步减小;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并非是由于加速了信息流动所导致的,而是由期货市场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通过TGARCH、EGARCH模型检验非对称性效应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大了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效应;利空消息引起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大于同等程度利好消息引起的波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孝岩  沈中华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总体上不存在到期日效应;在中长期,股指期货推出则确实增加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减小。另外,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到引导作用,其冲击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本文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开始平稳有效运行,对现货市场起到重要引导和价格发现的作用,但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投机性,加强对其监管仍然十分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