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9)
- 2023(3857)
- 2022(3078)
- 2021(2543)
- 2019(4603)
- 2018(4423)
- 2017(8630)
- 2016(4362)
- 2015(4935)
- 2014(4978)
- 2013(5046)
- 2012(5127)
- 2011(4895)
- 2010(5209)
- 2009(5034)
- 2008(4711)
- 2007(4309)
- 2006(4211)
- 2005(4094)
- 2004(3675)
- 学科
- 济(48278)
- 经济(48257)
- 地方(14119)
- 管理(12032)
- 方法(11521)
- 地方经济(11428)
- 数学(10376)
- 数学方法(10353)
- 中国(8258)
- 业(8061)
- 学(7577)
- 业经(7008)
- 经济学(6177)
- 企(5805)
- 企业(5805)
- 农(5630)
- 环境(5389)
- 融(5040)
- 金融(5040)
- 发(4713)
- 制(4701)
- 产业(4575)
- 体(4542)
- 农业(4247)
- 财(4240)
- 和(4208)
- 资源(4124)
- 银(4100)
- 银行(4100)
- 行(4040)
- 机构
- 学院(75671)
- 大学(75533)
- 济(46559)
- 经济(45864)
- 研究(31026)
- 管理(25551)
- 中国(23128)
- 理学(21328)
- 理学院(21065)
- 管理学(20834)
- 管理学院(20682)
- 财(18612)
- 经济学(16610)
- 科学(15594)
- 所(15470)
- 京(15392)
- 财经(14755)
- 经济学院(14591)
- 研究所(13758)
- 经(13312)
- 中心(12800)
- 江(11498)
- 财经大学(10738)
- 院(10702)
- 北京(10050)
- 社会(9814)
- 科学院(9761)
- 经济研究(9506)
- 范(9451)
- 师范(9409)
- 基金
- 项目(43357)
- 科学(34738)
- 研究(32557)
- 基金(32529)
- 家(27519)
- 国家(27326)
- 社会(24201)
- 科学基金(23438)
- 社会科(22995)
- 社会科学(22989)
- 基金项目(16361)
- 省(15953)
- 教育(13774)
- 资助(13616)
- 划(12735)
- 自然(12611)
- 自然科(12294)
- 自然科学(12292)
- 自然科学基金(12073)
- 济(11881)
- 经济(11785)
- 编号(11543)
- 发(11151)
- 国家社会(10841)
- 重点(9892)
- 发展(9860)
- 部(9800)
- 展(9755)
- 成果(9556)
- 中国(8850)
共检索到126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何睿
未来几年内美国宏观经济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格局,原因是私人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与净出口都难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支撑。从宏观政策组合来看,美国政府仍将实施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但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空间有限;美联储将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但量化宽松政策未必能显著改善信贷紧缩、刺激私人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而且量化宽松政策将为中期内的通胀与美元贬值埋下风险。基本面因素与量化宽松政策都将推动美元贬值,美国政府也存在让美元贬值以提振出口与降低债务的激励。如果不能通过美元贬值实现降低贸易赤字的目标,美国政府将会实施更为严厉的进口限制政策。美国宏观经济增长与政策选择将给中国经济造成一系列负面冲击,对此...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延南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艰难,且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增长不平衡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GDP增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预计全年CPI涨幅在4 5%左右,其中受翘尾因素影响,CPI月度涨幅高点可能出现在一季度。宏观政策方面,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稳中偏紧,信贷规模控制仍将是主要手段。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德宁
效率与公平之间并非“两难的选择” ,而是互补的关系 ,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有可能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 ,还能提高经济的总体效率 ,实现“公平增长”。因此 ,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理应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中国 ,政府目前实现公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是消除行政性垄断 ,推进市场化 ,废除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 ,改革和完善财政收支的结构和范围 ,促进劳动力的流动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波
本文以中国和日本1960-2013年数据为样本,验证能源政策、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由于三大产业能源依赖程度有显著差异,通过对三者之间关系进行分产业的分析,发现能源消费对于中日两国三大产业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能源政策在两国的三大产业上的具体体现并无很大不同。
关键词:
能源政策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宁宁 魏加宁 沈坤荣 黄桂田 贾康 陈淮 李义平 陈学彬
1999年的宏观经济趋势和货币信贷政策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丁宁宁一、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速度回升乏力在1997年以来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1998年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由于欧元出台的不确定性继续存在,亚洲经济恢复增长步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平 张红霞 王学真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后,近期面临着由于内外经济不景气带来的紧缩压力。目前,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已呈递减趋势,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倘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话,应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连续第5个年头的快速、稳定增长的格局。GDP比2006年实际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2008年,在世界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以"双防"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出现高位稳中回落态势。预计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受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广
2008年经济增长趋势预测(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我们对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1%以上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公遂 高艳兰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调控政策的出台,实体经济、房地产、通货膨胀状况都发生了很大转变。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确定风险,中国实体经济下行的风险,股市、房市等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面对经济、债务、社会、政治等危机叠加的复杂风险,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应对,才能有效化解风险,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风险 实体经济 影子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未来需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活力在经历了连续七个季度经济增速放缓后,进入2012年第四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经济增长回稳态势已基本确立。展望2013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企稳回升。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纪敏 王月
文章综合分析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后指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未真正确立,结合新的外部冲击,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有所显现;随着国内外需求放缓,整体价格水平特别是PPI将出现回落,但粮食、生猪等部分食品价格存在较大上涨压力。总体看,短期政策无论放松或收紧都不具备大动的条件,需要在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和前期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微调。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信贷 物价形势 汇率走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2012年,预测全年GDP增速为9.2%,全年固定投资名义增速较2011年出现轻微回落,增速为22.3%,实际增速与2011年持平。2012年,消费名义增速将有所放缓,大约为16.6%,但实际增速却有所提高。贸易总额增速进一步回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文华
近年来房价上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房价在中国不同区域差异很大。房地产对社会发展而言存在财富累积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非理性行为,则会产生房地产泡沫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土地财政、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供需双方的价格预期以及国内金融支持和国外资金流入,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扩张过快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受到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等利益集团的制约。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不能引发短期的经济衰退,更不能膨胀泡沫。从长期来看,不能把房地产作为一个支柱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于大力
本文通过GDP、上证指数、经济政策综合指标,采用VAR模型,在考虑经济政策的影响下,研究了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这里,利用因子分析从反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多指标中提取了经济政策综合指标,并且剔除了结构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股票市场不反应经济增长;第二,股票市场走势与经济政策强度大小与结构紧密联系,但是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