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8)
2023(18110)
2022(15158)
2021(14194)
2020(12049)
2019(27858)
2018(26973)
2017(50841)
2016(27136)
2015(30926)
2014(30799)
2013(30462)
2012(28586)
2011(25747)
2010(25824)
2009(24677)
2008(24016)
2007(21035)
2006(18510)
2005(17164)
作者
(78813)
(65895)
(65239)
(62725)
(41947)
(31619)
(30028)
(25544)
(25343)
(23585)
(22564)
(22149)
(20943)
(20910)
(20819)
(20750)
(19476)
(19224)
(19116)
(18997)
(16311)
(16121)
(15993)
(15303)
(15015)
(14872)
(14532)
(14252)
(13319)
(13004)
学科
(128042)
经济(127918)
管理(79603)
(74299)
(61531)
企业(61531)
方法(53513)
数学(47662)
数学方法(47170)
中国(38040)
(36296)
(30491)
金融(30488)
(29561)
(28844)
银行(28799)
(27637)
地方(26940)
业经(25461)
(25277)
(25085)
(23417)
贸易(23397)
(23234)
财务(23180)
财务管理(23124)
(22762)
企业财务(22087)
农业(19680)
(17271)
机构
大学(393434)
学院(390441)
(175457)
经济(172095)
管理(147540)
研究(139523)
理学(125849)
理学院(124476)
管理学(122428)
管理学院(121710)
中国(113928)
(83611)
(82898)
科学(81199)
(70679)
中心(65716)
财经(64930)
(64233)
研究所(63740)
(59042)
(57997)
经济学(56153)
业大(54880)
北京(53369)
农业(50470)
经济学院(50438)
(49610)
财经大学(48244)
(48173)
师范(47622)
基金
项目(254103)
科学(200275)
基金(187936)
研究(183153)
(164343)
国家(163048)
科学基金(139287)
社会(119181)
社会科(113232)
社会科学(113202)
基金项目(97787)
(95861)
自然(89139)
自然科(87091)
自然科学(87060)
自然科学基金(85510)
教育(83137)
(81793)
资助(78673)
编号(72023)
成果(59266)
重点(57775)
(57455)
(55187)
(52439)
国家社会(50913)
课题(49581)
教育部(49553)
科研(49328)
创新(49320)
期刊
(193402)
经济(193402)
研究(121465)
中国(78214)
(68029)
学报(61006)
(57120)
科学(56194)
管理(54926)
(51044)
金融(51044)
大学(46569)
学学(43902)
农业(37987)
财经(33879)
教育(33682)
技术(33315)
经济研究(32790)
(29185)
业经(27221)
问题(24883)
(22596)
(21039)
国际(21000)
统计(20842)
世界(20448)
技术经济(20386)
理论(19323)
(18213)
(18000)
共检索到606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罗茜  赵雪婷  
本文采用1997年至2018年的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与政府债务的指标样本数据,运用DAG和SVAR模型,实证研究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联动机制。研究表明,长短期来看,金融市场、宏观经济与政府债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前两者是波动因素的传递方,后者是接收方,进一步地,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政府债务风险受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明显高于房地产业和价格水平等国内因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会使政府债务风险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繁荣程度可以减少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负影响,从而缓解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琛  金昊  
本文构建了包含国有和民营企业、金融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对信贷配置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上升挤出了企业信贷资源,加强了信贷的国企偏好,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2)地方政府债务在2009—2018年间使得国企/民企信贷比平均上升24.2%,TFP下降1.7%,产出下降7.2%;(3)金融供给侧改革、打破国企"刚兑"等政策能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累积的信贷错配效应。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模型的机制与结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华  石朝辉  伍再华  
采用1997—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债务解释了近30%的产出波动,企业债务则解释了近40%的产出波动。在短期中,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增长会促进总产出的扩张;长期中,高家庭债务规模会阻碍经济增长,企业债务对产出的影响趋于平缓。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引导家庭部门与企业部门根据自身资源状况进行借贷,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华  石朝辉  伍再华  
采用1997—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债务解释了近30%的产出波动,企业债务则解释了近40%的产出波动。在短期中,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增长会促进总产出的扩张;长期中,高家庭债务规模会阻碍经济增长,企业债务对产出的影响趋于平缓。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引导家庭部门与企业部门根据自身资源状况进行借贷,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选取1999—2008年的月度数据,建立一个包含六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来测度货币政策、房产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施加短期约束识别结构冲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前,在中国存在通过房产市场影响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方面,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为有效;房产市场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保持房产市场的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程  杨奕  
本文基于DCC-GARCH理论度量了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其他金融子市场间的时变相关性,并通过TVP-VAR-DY模型测度了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对风险溢出的宏观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相关性方面,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公司债、金融债市场呈正相关,表现为“联动效应”,而与股票、基金、保险市场近年来多呈负相关,表现为“跷跷板效应”。风险溢出效应方面,地方政府债券与其他金融市场间存在非对称的双向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券与公司债、金融债两固定收益市场间的溢出效应要显著强于浮动收益市场,地方政府债券更大程度上是风险溢出的被动方。宏观机理方面,金融深化会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对其他市场的风险溢出,财政赤字对市场间风险溢出存在抑制作用,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溢价会加剧其对外风险溢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新华  张思怡  刘辉  
采用1997~2013年家庭债务、贷款价值比与GDP增长率等变量数据,在借鉴Kim的模型基础上,构建VECM模型,检验了信贷约束、家庭债务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宽松的借贷约束促进了家庭债务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宽松的借贷约束会导致家庭债务过高,阻碍长期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率、家庭债务等变量相比,贷款价值比、利率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决策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消费金融政策,居民应通过优化家庭资产组合,以实现家庭债务的可持续性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洪庆  邓瑛  
当前中国股市暴涨暴跌从而偏离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现象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协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及投资之间完全没有协整关系,与消费支出之间有弱协整关系,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强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检验了近些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反经济周期现象和"政策市"现象。中国金融市场的这种反经济周期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缺陷:股票市场规模小、股市的投机色彩浓重、股市微观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相背离。因此,深化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可以将一个包含了股市稳定的长期的低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新的名义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磊  
文章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为作了简要的回顾并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传染效应。不同于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由于出口下降而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而继续保持高增长率的原因是政府的救市计划。虽然中国经济增长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相对于长期平均趋势,中国遭受了与美国相同幅度的损失。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影响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些其它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司颖华  肖强  
本文引入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分析在不同经济政策稳定状态下,中国金融市场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选取多个金融市场价格变量,基于动态因子模型(DFM)构建了中国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以经济政策不确定(EPU)为转移变量,建立了包含FCI、产出和价格的logistic平滑转移的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分析在不同经济政策稳定状态下,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经济政策稳定状况下,金融状况指数代表的金融市场对产出和价格的冲击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相比经济政策稳定情形而言,经济政策不稳定情形下,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价格和产出的负向冲击效应更为显著。因此,中国政府需要维持经济政策的稳定,使金融市场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文雪婷  汪德华  
本文将宏观投资效率定义为以地级市为单位度量的地区投资率对资本回报率的敏感性。在按照这一定义测算中国宏观投资效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关注政府投资规模扩张对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文章首先估算出2006-2013年中国179个地级市的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发现2009年之后,在地级市投资率大幅攀升的同时,资本回报率却显著下降。计量检验发现,总体上看中国资本流向了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但在2009年后,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下降,表明资本回报率对资本流向的指引作用大大下降,宏观投资效率显著恶化。更进一步的计量检验发现,地方融资平台负债规模越大的地级市,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之间的负相关性越强,即宏观投资效率越低;地方融资平台负债规模对宏观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主要是在2009年之后才出现。由于地方融资平台规模能够较好地衡量当地政府投资的规模,这一结果表明,2009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张,已经对宏观投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文雪婷  汪德华  
本文将宏观投资效率定义为以地级市为单位度量的地区投资率对资本回报率的敏感性。在按照这一定义测算中国宏观投资效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关注政府投资规模扩张对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文章首先估算出2006-2013年中国179个地级市的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发现2009年之后,在地级市投资率大幅攀升的同时,资本回报率却显著下降。计量检验发现,总体上看中国资本流向了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但在2009年后,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下降,表明资本回报率对资本流向的指引作用大大下降,宏观投资效率显著恶化。更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芊  赵扶扬  
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中,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刻画了地方政府内生最优行为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外需萎缩对辖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提高对财政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需求,这一过程会要求其调整土地在出让和抵押之间的配置策略以维持房价;中央政府的宏观逆周期调控政策,包括宽松货币、刺激房地产、放宽地方政府债务管制、提高土地的审批供给等,会放宽地方政府的政策空间;最终,虽然两级政府行为叠加能够极大地稳定产出负向波动,但会不可避免地放大地方政府债务、房价等方面的波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云升  杨柳  
本文分别运用无市场预期和引入市场预期之后的GARCH模型,研究消费者物价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贸易顺差额以及货币供应量这五个宏观经济数据的定期公布对于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在股票市场,CPI统计数据的公布加大了日收益率的波动率,而其它经济数据的公布减小了其波动率;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由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公布对其价格行为的影响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志刚  钟巧  
文章分析了金融市场波动性中隐含的关于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信息。通过构建线性模型进行样本内回归分析和样本外预测精度的比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蕴含着对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波动的预测信息;外汇市场对一年内的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较强,而债券市场波动和同业拆借市场波动暂未发现关于未来经济的走势明朗的前瞻性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