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8)
2023(6284)
2022(5155)
2021(4712)
2020(3750)
2019(7993)
2018(7782)
2017(14498)
2016(7673)
2015(8131)
2014(7434)
2013(7224)
2012(6255)
2011(5488)
2010(5433)
2009(5381)
2008(5000)
2007(4211)
2006(3848)
2005(3424)
作者
(18362)
(15448)
(15197)
(14881)
(9671)
(7269)
(6890)
(5757)
(5713)
(5533)
(5378)
(5083)
(4820)
(4818)
(4806)
(4565)
(4527)
(4506)
(4310)
(4273)
(3709)
(3625)
(3584)
(3579)
(3574)
(3471)
(3360)
(3352)
(3075)
(3055)
学科
(27795)
经济(27766)
(21606)
管理(20877)
税收(20176)
(20008)
(19992)
(15822)
(14851)
企业(14851)
(13594)
收入(10032)
农业(9927)
方法(9261)
中国(8557)
业经(8508)
数学(8103)
数学方法(8009)
(5967)
财务(5957)
财务管理(5951)
财政(5889)
地方(5874)
企业财务(5577)
(5130)
国民(5039)
(5037)
(4982)
贸易(4978)
(4852)
机构
学院(98481)
大学(93726)
(40613)
经济(39814)
管理(34562)
研究(30271)
理学(29952)
理学院(29660)
管理学(29123)
管理学院(28944)
(26344)
中国(23151)
财经(19036)
(18360)
(17237)
科学(17204)
(14812)
(14227)
财经大学(13946)
经济学(13638)
中心(13494)
(13060)
经济学院(12413)
研究所(12354)
(12348)
师范(12253)
(11795)
业大(11673)
(11547)
北京(11208)
基金
项目(64169)
科学(51050)
研究(50523)
基金(46776)
(39835)
国家(39471)
科学基金(34438)
社会(33764)
社会科(31924)
社会科学(31918)
(25098)
基金项目(23976)
教育(22394)
编号(21796)
(20322)
自然(19760)
自然科(19362)
自然科学(19359)
自然科学基金(19000)
资助(18621)
成果(17834)
国家社会(14581)
课题(14331)
(14298)
(14260)
重点(14186)
(13742)
项目编号(13732)
(13546)
(13500)
期刊
(47496)
经济(47496)
研究(35438)
(20233)
中国(16715)
(15238)
(15000)
(14851)
税务(13504)
学报(13308)
科学(11610)
管理(11565)
农业(10347)
大学(10258)
学学(9903)
教育(9864)
经济研究(9352)
业经(9294)
财经(8548)
(7562)
金融(7562)
(7352)
技术(6757)
问题(5689)
(5034)
财会(4928)
(4755)
商业(4681)
国际(4662)
农业经济(4342)
共检索到149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骆永民  樊丽明  
本文在宏观税负约束的条件下,分析了间接税在总税收中比重的变化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何种影响。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和相应数值模拟分析,本文发现:随着间接税比重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间接税比重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工业品商品税在间接税中的比重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城乡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居民工资差距、人均财政支出差距变小时,间接税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变小,也即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弱化,间接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在减弱。随后,本文进一步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多种计量模型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基于此,进一步降低间接税在总税收中的比重,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地区,将十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建东  孙克雅  马骁  冯瑛  成树磊  
本文通过计算2009-2012年扣除直接税、间接税前后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和MT指数变化,考察了直接税和间接税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直接税和间接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别起着正向调节和逆向调节的作用,且直接税的正向调节作用强于间接税的逆向调节作用,但直接税的正向调节作用有减弱趋势,间接税的逆向调节作用有增强趋势,两者的作用大小在逐年趋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珍  
本文利用河南省1994~2013年相关数据,对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差异和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差异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长期内,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与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差异变化之间是正相关关系。短期内,河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变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差异的变化程度,还取决于上一期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变化程度对均衡水平的偏离。因此,在目前财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优化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完善间接税税收制度,平衡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缩小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森平  周敏  
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税收政策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理应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收入较低、从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出发,全面分析城乡居民分别承受的间接税负担及实际税负水平,指出完善间接税制也是调节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手段之一,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骁  王斐然  陈建东  孙克雅  
本文通过比较2009-2012年扣除直接税和间接税前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基尼系数和分项八大类消费基尼系数,考察了直接税和间接税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税和间接税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起着正向调节作用,且前者的正向调节作用强于后者,但间接税的正向调节作用有增强趋势。增值税和消费税对居民分项支出差距具有正向调节效果,而营业税则为负面影响。此外,基尼系数分解的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是消费基尼系数变化的决定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间接税改革和提高社会购买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骁  王斐然  陈建东  孙克雅  
本文通过比较2009-2012年扣除直接税和间接税前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基尼系数和分项八大类消费基尼系数,考察了直接税和间接税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税和间接税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起着正向调节作用,且前者的正向调节作用强于后者,但间接税的正向调节作用有增强趋势。增值税和消费税对居民分项支出差距具有正向调节效果,而营业税则为负面影响。此外,基尼系数分解的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是消费基尼系数变化的决定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间接税改革和提高社会购买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本文以投入产出表构建税负转嫁模型,追踪间接税的行业最终归宿,计算行业实际间接税收入和实际税率。以投入产出表、行业实际税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有效对接,判断间接税向前转嫁给消费者的力度,测算间接税在城镇和农村不同收入等级居民之间的负担比例,同时厘清间接税对于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率整体是上升的,城乡居民承担的增值税税负率最重;间接税具有较明显的累退性,高收入人群承担的间接税税负率低于低收入人群;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居民间接税税负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间接税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不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梦珂  唐爽  
文章构建具有城乡家庭异质性的DSGE模型,在宏观税负稳定的约束下,分析四种税率(消费税、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税、城镇居民劳动税和资本税)调整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保证宏观税负水平不变,降低四种税率仍能促进居民消费,但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第二,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可增强税率变动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第三,降低消费税和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税,增加资本税和城镇居民劳动税,会降低城镇居民资本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劳动性收入差距,使税收负担向城镇转移,具有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效果;第四,“提高直接税比重”的政策实施,相对于提高资本税和劳动税,以降低消费税为主要手段,既能促进总消费,又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能够发挥较优的政策效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念明  庞凤喜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稳定税负"将构成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约束。从形式上看,稳定税负意味着宏观税负水平的总体稳定;而从实质看,稳定税负实际上是以稳定政府支出规模为约束,通过对税负分配进行"有保有压"、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目标导向的基础性、支柱性制度改革与创新。在稳定税负的现实约束下,我国深化税制改革,应明确一定的施力指向,并在着力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结构优化、负担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税制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梦珂  唐爽  
文章构建具有城乡家庭异质性的DSGE模型,在宏观税负稳定的约束下,分析四种税率(消费税、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税、城镇居民劳动税和资本税)调整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保证宏观税负水平不变,降低四种税率仍能促进居民消费,但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第二,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可增强税率变动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第三,降低消费税和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税,增加资本税和城镇居民劳动税,会降低城镇居民资本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劳动性收入差距,使税收负担向城镇转移,具有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效果;第四,"提高直接税比重"的政策实施,相对于提高资本税和劳动税,以降低消费税为主要手段,既能促进总消费,又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能够发挥较优的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聂海峰  岳希明  
使用全国城乡家庭消费和收入微观数据考察间接税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平均来看,全国居民负担的税收占收入的比例是10.6%;不论在全国范围来看还是分别在城乡内部来看,间接税负担都呈现累退:低收入的负担率高于高收入的负担率。在城乡之间,城镇居民的税收负担率高于农村居民的税收负担率。间接税增加了城乡内部不平等,降低了城乡之间的不平等。间接税主要对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略微恶化了整体收入不平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祥  赵婷  
根据间接税的再分配原理建立模型,运用广义熵指数(MLD)和2002—2012年的数据测算了我国三种主要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或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现行间接税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具有正向调节功能,反而具有逆向调节作用:与税前收入差距相比,税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增大;城乡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要大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三种主要税收各自的作用来看,增值税的逆向调节作用显得更突出一些,其次是消费税,最后是营业税;我国间接税制之所以呈现逆向的分配调节效应,主要是因为三种主要间接税的税率设计不科学、基本生活品(服务)和非基本生活品(服务)的适用税率没有拉开档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席玮  
本文基于税负转嫁的视角,构造了要素收入有效税率的核算框架,详细界定了各种要素税负的核算范围,并实证测算了1995-2010年中国劳动与资本的实际有效税负。研究发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要素税负也并不算低。其中,间接税对居民消费的转嫁作用、增值税进项抵扣环节的重复计税是劳动、资本有效税率攀升的重要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萧艳汾  周建军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研究中国整体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现行税制中间接税税率调整,间接税向直接税转化,间接税调整对储蓄、投资的影响等改革措施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税收政策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模型的局限与改进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应绘  田双全  
为了探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宏观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文章以相对标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测度2000—2018年分城乡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一步对比分析影响城乡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宏观因素。结果显示:城乡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宏观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同时有利于提升城镇和农村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但提升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国家财政政策对提升城镇中等收入群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对提升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稍显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