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1)
2023(12510)
2022(11034)
2021(10311)
2020(8795)
2019(20263)
2018(20454)
2017(40741)
2016(21852)
2015(24779)
2014(24897)
2013(25062)
2012(23265)
2011(21244)
2010(21516)
2009(20284)
2008(19824)
2007(17479)
2006(15955)
2005(14470)
作者
(64348)
(53000)
(52995)
(50762)
(33794)
(25379)
(24145)
(20869)
(20079)
(19198)
(18076)
(17948)
(17076)
(16947)
(16357)
(16319)
(15770)
(15509)
(15214)
(14958)
(13459)
(13089)
(12822)
(12151)
(12108)
(11932)
(11721)
(11598)
(10767)
(10269)
学科
(106535)
经济(106427)
管理(63851)
(57782)
(47783)
企业(47783)
方法(42723)
数学(37267)
数学方法(36948)
中国(26396)
(25618)
(23059)
地方(23014)
(21810)
(21263)
业经(20440)
税收(20365)
(20193)
(18133)
(16927)
贸易(16917)
(16338)
(15779)
农业(15158)
(14869)
银行(14832)
环境(14825)
理论(14510)
地方经济(14463)
(14221)
机构
大学(325759)
学院(322939)
(138473)
经济(135545)
管理(126589)
研究(109648)
理学(109146)
理学院(107918)
管理学(106259)
管理学院(105681)
中国(81837)
(69479)
(68196)
科学(65366)
(55472)
财经(53497)
研究所(49796)
(48286)
中心(47209)
(46766)
(45120)
北京(44929)
业大(43966)
经济学(42678)
(41497)
师范(41207)
财经大学(39465)
(39189)
经济学院(38236)
(38016)
基金
项目(208404)
科学(163176)
研究(154755)
基金(151164)
(130159)
国家(129095)
科学基金(110432)
社会(98126)
社会科(92906)
社会科学(92878)
基金项目(80430)
(79392)
自然(70191)
教育(69581)
自然科(68464)
自然科学(68449)
自然科学基金(67220)
(66796)
编号(63849)
资助(63027)
成果(52929)
(46408)
重点(45718)
(44689)
课题(43131)
(42497)
教育部(40064)
项目编号(39929)
国家社会(39900)
创新(39653)
期刊
(159380)
经济(159380)
研究(107504)
中国(55245)
(49693)
管理(47494)
学报(47089)
科学(43675)
(40467)
大学(35490)
学学(33496)
教育(31344)
(28174)
金融(28174)
农业(28122)
技术(26881)
经济研究(26766)
财经(26393)
业经(23801)
(22476)
问题(20973)
技术经济(17259)
理论(16974)
(16196)
(16191)
(16122)
图书(15473)
实践(15227)
(15227)
现代(15174)
共检索到486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美娟  黄丽君  
地下经济是指逃避政府税收和监管。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活动。产生地下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税收,如能成功逃避税收。地下经济的成本收益率会明显高于地上经济。因此税收是影响地下经济规模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可变参数模型分析地下经济规模对宏观税负变动的敏感度,基于VAR模型分析宏观税负变动对地下经济规模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地下经济规模的增减跟宏观税负的高低有一定的正向关系;税制的完善程度同样也对地下经济规模产生影响,相对完善的税制结构、稳定的税收政策能够遏制地下经济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宏伟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主要方式,税负的高低不仅影响社会产品分配比例和结构,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整体赋税水平有利于财政调控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旭佳  
本文采用系统变参数模型,以广东省为例,对其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以小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还是以中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在短期内,税收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有负的促进作用;而在长期,税收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旭伟  张旭强  
我国宏观税负下降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其原因之一,本文从两方面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说明和考察:运用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拉弗曲线从理论上解释;借助统计数据和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宏观税负下降的合理性在于经济增长,提高宏观税负的主张很可能付出经济增长减速的代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炜光  王江涛  范程程  
宏观税负反映了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参照国际发展经验,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政府所占分配的比重一般趋于缩小。而我国则呈现上升的趋势,长期来看,这种悖于发展规律的现象隐藏着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威胁。本文利用国民收入核算支出法,将宏观税负纳入经济增长的内在结构中,建立起宏观税负、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分析宏观税负与政府消费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从而为政府实行轻税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税收负担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自1994年我国进行了重大的税制改革至今已有9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宏观税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由此而引发出来的税制改革等问题将展开一番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许生  李世刚  
中国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运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财政运行、微观企业税负相互结合的方法,客观看待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从属和服务于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财力作为坚强后盾,其意义完全不同于西方。制度环境不同,政府支出责任迥异。必须对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系统谋划,综合施治,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实现多元共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华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借助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从数据的平稳性、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税负提高会严重影响投资,并进而对实际GDP产生负的冲击。这一结论表明我国的税收政策实践与凯恩斯主义原理相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琳  
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宏观税负占GDP比重有所增加,而劳动报酬在GDP的占比却略有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对我国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及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现状,继而对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邓丽  
一国的税收收入来源于经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是当期的,更有长期的相互影响。因此,在对宏观税负的经济影响研究中,本文运用SVAR模型结合政府支出研究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即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这两个工具,对变量之间的传递效应进行数量分析。文章随后还构建了四个SVAR模型,深入分析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宏观税负通过投资、消费、进口和出口影响经济增长,其中降低宏观税负的刺激作用只有对投资才是长期有效的,宏观税负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春玲  
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宏观税负水平明显偏高于国有经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增值税计算中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同于一般纳税人的处理方法、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差异、各地税收征管过程中执法力度的不同、南北方企业经营意识差别等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龙  
近年来,研究有关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多,但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却不多。在宋则行先生推导的国民经济增长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税收和政府支出因素的同时,再做出如下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政府只对剩余价值征税;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税收不会改变产品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宏观税负的总体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钢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税收规模的不断增长,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对于宏观税负是否过重的争论,但是由于研究角度存在差异,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从我国宏观税负的规模变化、部门负担和使用方向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宏观税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建议从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机制、增长机制、分布机制、使用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既满足财政需要,又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符合民生需求的宏观税负新格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林香  汪柱旺  
在剔除了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采用修正后的宏观税负更能准确地描述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则是正向关系,且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有利。近10年来,我国三种宏观税负口径特别是大口径的实际宏观税负都高于最优宏观税负,甚至超出最优宏观税负区间上限。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视角看,我国应适当降低宏观税负,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逐步降低间接税占比,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非税因素的协同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水平成负相关关系,过重税负水平制约了经济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又不能把税收简单地一减了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