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5)
2023(13956)
2022(11817)
2021(11258)
2020(9790)
2019(22981)
2018(22379)
2017(43170)
2016(23217)
2015(26367)
2014(26070)
2013(25974)
2012(23963)
2011(21405)
2010(21094)
2009(19715)
2008(19659)
2007(17143)
2006(14739)
2005(13347)
作者
(64839)
(54421)
(54034)
(52002)
(34457)
(26011)
(24889)
(21234)
(20560)
(19244)
(18524)
(18211)
(17306)
(17053)
(16984)
(16922)
(16336)
(16083)
(15558)
(15501)
(13370)
(13210)
(13150)
(12467)
(12345)
(12319)
(11993)
(11725)
(10874)
(10794)
学科
(99348)
经济(99249)
管理(67855)
(63943)
(52966)
企业(52966)
方法(49555)
数学(44715)
数学方法(44242)
(30968)
中国(27045)
(24020)
(21921)
税收(20457)
(20286)
(20049)
贸易(20039)
(19564)
业经(19054)
(18820)
财务(18778)
财务管理(18736)
(18112)
企业财务(17878)
(17568)
地方(16315)
农业(15729)
(14751)
(14741)
银行(14713)
机构
大学(331754)
学院(327671)
(143556)
经济(140970)
管理(128425)
理学(111680)
理学院(110488)
研究(110343)
管理学(108594)
管理学院(107988)
中国(85726)
(70189)
(69193)
科学(65187)
财经(55390)
(54735)
中心(50911)
(50542)
(50180)
研究所(49584)
(46563)
业大(46305)
经济学(45445)
北京(43867)
财经大学(41282)
经济学院(41172)
(39948)
师范(39572)
(39563)
农业(39463)
基金
项目(219706)
科学(174445)
基金(164228)
研究(158430)
(143196)
国家(142091)
科学基金(122601)
社会(103311)
社会科(98181)
社会科学(98154)
基金项目(86257)
(81599)
自然(79323)
自然科(77610)
自然科学(77587)
自然科学基金(76259)
教育(72637)
(70148)
资助(68475)
编号(62845)
成果(51179)
(50351)
重点(49109)
(45728)
(45473)
国家社会(44308)
教育部(43691)
科研(43066)
创新(42613)
大学(42076)
期刊
(146998)
经济(146998)
研究(99154)
中国(58197)
(55708)
学报(49997)
科学(45905)
管理(45618)
(43336)
大学(38045)
学学(35865)
农业(29565)
(28353)
金融(28353)
教育(27777)
技术(27659)
财经(27086)
经济研究(25691)
(23220)
业经(21160)
问题(19973)
(18942)
统计(17876)
(17564)
国际(17528)
(17130)
技术经济(16595)
(16040)
世界(15861)
(15779)
共检索到482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三英  刘波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区1989—2009年期间民间投资、宏观税负和薪资水平的时间序列面板数据,分别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对其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在选择初始投资时,宏观税负和薪资水平等因素对其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宏观税负与民营投资之间负相关,而薪资水平与其正相关。然而,动态面板估计结果显示,民间投资的滞后项与其本身高度相关,而宏观税负和薪资水平等因素对民间投资影响不再显著。这表明,一旦民营企业选定投资地域或行业,企业不会再将税收和薪资等考虑为是否追加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结论是:适度的减税和提高员工工资政策,可促进民间投资的进一步增长;消除地区和行业壁垒,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飞霄  朱英明  
本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阵估计(SYSGMM),考察了宏观税负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关系,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相对稳健性。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需要大力实施结构性减税,清理规范政府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以降低企业负担,防止OFDI大规模外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飞霄  朱英明  
本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阵估计(SYSGMM),考察了宏观税负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关系,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相对稳健性。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需要大力实施结构性减税,清理规范政府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以降低企业负担,防止OFDI大规模外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海庆  高凌江  
通过使用P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4~2008年间我国省级税制结构、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显著地促进了税制结构和税负水平的提高,但税制结构和税收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阻碍经济的增长。所以,增加直接税的比重和整体税负水平,不但可以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还可以增加政府支出水平和提高消费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宏伟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主要方式,税负的高低不仅影响社会产品分配比例和结构,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整体赋税水平有利于财政调控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基于中国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数量关系。结果显示:宏观税负上升带动了财政民生支出绝对额的小幅增长,但对财政民生支出份额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表明中国的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性不容乐观,财政民生支出强度不足不应主要归因于政府财力规模不足。因此,囿于宏观税负高低之争并无实质意义,关键在于实现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和匹配,确保财政收入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东  
随着我国财政税收收入的不断增长,宏观税负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对于宏观税负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虽然国际比较看中国的宏观税负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客观上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并基于财税制度的差异性对税收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加以修正。通过制度性措施缓解政府集中收入给微观经济体带来的"痛苦感",应当成为我国政府今后财税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慕晓飞  孙绪  滕佳颖  
引入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对1991年以来东北地区宏观投资效率进行测度。采用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实证分析东北地区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宏观投资效率与政府财政支出占地区GDP的比例呈反方向变动;技术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对外贸易扩张对东北地区宏观投资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三产业的扩张对提升东北地区宏观投资效率作用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东北地区宏观投资效率提升的政策启示:减少地方政府对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创新资源的配置;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集中精力提高第二产业的聚集度和带动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海娟  
文章利用2003—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税负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产业税负变化的反应是比较敏感和强烈的。其中,第三产业税负对各地区产业结构影响均显著为负,但影响程度表现出西、中、东的递减趋势;第二产业税负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大且显著为负,对东、中部地区影响则相对均衡。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各地区第三产业税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总体上大于第二产业税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春灿  
本文论述了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我国目前宏观税负现状,得出目前我国宏观税负偏高、结构不均衡的结论,从税收政策调整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乾  魏下海  
本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动对国内需求和总产出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内需求体系属于工资领导型,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不仅有利于居民消费扩张,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提高劳动收入比重和促进经济增长同等重要,并且两者并不矛盾,无论是短期和长期,提高劳动收入比重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扩大居民消费,以及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税收收入增幅超GDP的高速增长,有关我国税收负担轻重的争论也日趋激烈。国外机构、政府部门、财税专家和纳税人等做出了不同的判断,这是我国财税制度缺陷造成的结果。本文在对中国宏观税负争议产生的制度根源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消除对税负认识的分歧,准确度量我国宏观税负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培勇  
区分财政支出和政府支出并以全部政府支出作为测度宏观税负水平的最终标准,是认识并分析中国资源配置格局的关键。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本源出发,政府支出实质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履行职能的必要成本,宏观税负实质是纳税人为政府支出“埋单”而承受的负担。政府支出规模的大与小和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与低,并无绝对的数量界限。对于它们的评判或控制,只能同履行政府职能所须花费的必要成本联系起来,以“政府履职必要成本”为评判标尺或控制量限,作既有政府支出规模与履行政府职能必要成本的比较分析。抓住了“政府履职必要成本”这个关键变量,便牵住了控制政府支出规模和宏观税负水平的“牛鼻子”。只有脱出年度预算平衡的意义局限而跃升至财税体制建设层面,在深入政府活动、政府职能本源并澄清政府收支实质意义的基础上,方可能找准控制政府支出规模和宏观税负水平的根本着力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朱庆民  
合理地确定宏观税负水平,是优化税制的重要内容,对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税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税收的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影响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相关制度。因此,提高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应着重从完善相关制度入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体富  岳树民  
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制度的核心,也反映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合理界定一定时期的税负水平,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的财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矛盾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国:一方面企业负担沉重,生产经营困难,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